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帧间预测

帧间预测

帧间预测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74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4170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技术、计算机工程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信息隐藏与多媒体安全学术大会暨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CIHW 2009)、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第三届青年学术交流会等;帧间预测的相关文献由88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海涛、陈焕浜、林聚财等。

帧间预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4170 占比:99.80%

总计:94362篇

帧间预测—发文趋势图

帧间预测

-研究学者

  • 杨海涛
  • 陈焕浜
  • 林聚财
  • 张凯
  • 张莉
  • 江东
  • 李河贤
  • 李镇浩
  • 林成昶
  • 金晖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苏宸巧; 施隆照; 兰尔铭; 罗隆; 张志勇
    • 摘要: HEVC帧间预测中,Merge模式是对相邻已编码的PU进行合并处理,其需要重复访问数据并进行大量的复杂计算,是影响硬件实现效率的模块之一。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对帧间预测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实现高清视频实时编码的多级流水并行硬件架构设计,其使用多级流水线计算Merge模块,达到了较高的数据吞吐率;合理规划同个CTU不同深度的CU扫描顺序,实现了CTU内流水线不断流的高效编码设计;整个帧间的插值模块和SATD运算模块合理复用,提高了硬件资源利用率。
    • 刘子龙; 罗小龙
    • 摘要: 国际组织提出了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高效率视频编码标准.为了提高编码效率该标准引入大量新技术,随之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计算复杂度.为进一步满足低延时视频传输的需求,本文提出将加权多视图聚类方法用于高效率视频编码帧间模式预测的想法,具体通过引入一种快速和高效的基于核的K均值多视图聚类算法,结合合并标签,运动矢量,跳过标签和率失真优化比率的特征选择.利用无监督机器学习视频帧间的时间相关性,达到减少帧间预测候选模式数量的目的.经过数学公式推导和实验证明,所提算法可以节省高达36.690%的编码时间,但只增加了0.278%的码率损耗.并通过与同类算法的横向比较,进一步证实所提算法的综合优势明显,达到预期目标.
    • 王佳波; 杨静
    • 摘要: 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通过引入多种新的编码技术,如仿射运动补偿预测、自适应运动矢量精度、多核变换等,以支持360°视频和HDR视频的编解码,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优的视频质量,但是在H.266/VVC帧间预测过程中,仿射运动估计计算复杂度高导致编码时间显著增加。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仿射运动估计算法。通过对仿射高级矢量预测(AAMVP)候选列表的构建过程进行改进,并构建一种AAMVP候选列表候选项筛选准则,使得列表的候选项更接近编码块真实的运动矢量,从而缩短编码时间。同时对仿射运动估计中迭代搜索最优仿射运动矢量的迭代过程进行优化,以加快迭代搜索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时延的编码器配置下,相比VVC原始算法,当BD-BR增加了0.023%时,该算法的总体编码时间平均缩短13%,在保证编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编码的计算复杂度。
    • 王适; 郑明魁; 陈建; 王泽峰; 邱鑫
    • 摘要: 针对视频点云压缩(video-based point cloud compression,V-PCC)把点云序列分解成2D的非规则图像块(patch)进行编码,破坏点云连续性,不利于后续帧间预测的问题,设计一种三维配准帧间预测结合V-PCC帧间预测的改进算法.首先,为了提高点云配准的有效性,设计一种基于运动一致性的二叉树的粗分割和进一步八叉树细分割的算法,使得每一块点云在配准时具有一致性运动和准确的对应性.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三维帧间配准预测的可靠性,对分割后的块进行三维配准帧间预测并计算误差.对于误差小于一定阈值的块直接熵编码块索引和运动信息;对于误差大于阈值的块,则融合并使用V-PCC的帧间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进一步提高了V-PCC的编码性能.
    • 杨若兰; 何小海; 熊淑华; 卿粼波; 陈洪刚
    • 摘要: 针对H.266/多功能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帧间仿射运动估计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已重建先验信息的快速仿射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帧间跳过(Skip)模式和仿射运动估计(Affine)模式之间的互斥性,根据上层级编码块(Coding Unit,CU)、本层级子CU和相邻CU的重建信息跳过冗余的仿射运动估计过程,以降低仿射运动估计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明显影响视频码率和质量的情况下,该算法的编码时间相较于VVC标准整体下降了10.17%,仿射运动估计时间下降了44.2%,有效地降低了仿射运动估计的复杂度。
    • 张秋阳; 黄晓峰; 殷海兵
    • 摘要: 可逆性分像素插值滤波器可以解决插值没有真实样本的难点,但是,存在传统卷积核形状固定、正则项损失函数冲突等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增强的可逆性插值滤波器设计优化方案。首先,引入可变形卷积层,改变卷积核的形状和不同位置的像素参与卷积的权重,增大了感受野,提高了网络的适应性;然后,在正则项设计中,引入生成对抗网络,提升了网络的收敛能力;最后,使用基于运动模糊方法生成的训练样本来替代原本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生成的样本,达到更逼近真实运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和H.265相比,改进方案的BD-rate指标提升了2.56%。
    • 沙月; 杨静
    • 摘要: 针对H.266中基于历史块的运动矢量预测(HMVP)技术在换行更新列表过程中无法参考之前运动信息,以及HMVP候选列表在加入Merge列表过程中存在繁琐的去冗余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H.266合并模式候选决策算法。通过临时存储一个HMVP候选列表来解决原有HMVP列表在换行清空时存在的无法参考之前运动信息的不足,从而更好地预测运动信息。通过Merge候选列表中原有的空时域候选数量来确定需要进行去冗余的HMVP候选数量,以简化去冗余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与H.266标准算法相比,该算法在随机接入的配置下,测试图像序列的亮度分量能够平均节省0.46%的码率,编码总时间平均缩短4.09%,帧间预测时间平均缩短10.87%,能够提高编码性能同时降低编码复杂度。
    • 霍俊彦; 邱瑞鹏; 马彦卓; 杨付正
    • 摘要: 帧间预测是视频编码的核心模块,其利用参考帧的重建样本来预测当前图像样本,从而通过传输少量预测残差数据表示复杂视频内容。在有损视频编码中,参考帧质量受到量化失真的影响,导致预测精度较差,影响编码性能。针对低时延视频业务,提出一种基于最邻近帧质量增强的参考帧列表优化算法,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增强与当前帧最邻近参考帧的质量,并将增强后的高质量帧整合到当前帧的参考帧列表中,提高了帧间预测精度。以高效视频编码H.265/HEVC参考软件平台HM16.22为参考基准,所提算法在Y、Cb、Cr这3个分量上可分别节省9.06%、14.92%、13.19%的编码码率。
    • 韩强; 吴帆; 蒋剑飞
    • 摘要: 高效视频编码(HEVC)作为最新视频编码标准,有着非常高的压缩效率,但是由于各种新技术的提出,其编码复杂度也大大提高.复杂度对视频编码有着重要意义,低复杂度编码的研究非常必要.利用神经网络进行HEVC的分区预测为低复杂度编码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组合网络架构来对帧间分区进行预测的方法,利用自建数据库对网络进行训练;文中设计了一种预搜索模块来建立训练数据库,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的精度可达87%,利用该网络架构进行帧间预测可以实现52%~71%的复杂度节省.
    • 王威; 赵荣彩; 裴航
    • 摘要: 由于X265编码库目前还不适应申威平台的软件生态环境,造成移植到申威处理器上的X265视频编码库性能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分析X265编码库中视频编码的各个编码模块,提出了基于申威平台的帧间预测模块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4个线程对帧间预测模块进行优化,提升了X265编码库执行效率,同时解决了多线程中存在的线程数据竞争、分配不均衡和迁移耗时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X265编码库的性能.通过对比6个测试序列优化前后的编码转换时间和PSNR,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