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特征融合

特征融合

特征融合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565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5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107982篇;相关期刊612种,包括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工程等; 相关会议55种,包括CCF2016-2017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会、2016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会大会、第十九届网络新技术与应用年会等;特征融合的相关文献由14955位作者贡献,包括焦李成、张伟、何小海等。

特征融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85 占比:2.25%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07982 占比:97.69%

总计:110533篇

特征融合—发文趋势图

特征融合

-研究学者

  • 焦李成
  • 张伟
  • 何小海
  • 王磊
  • 刘芳
  • 李波
  • 杨健
  • 张强
  • 杨静宇
  • 王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司恩鹏; 王鲁豫; 李浩杰; 杜军威
    • 摘要: 基于社区问答CQA(community-based question and answering)的知识分享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交互平台,然而随着大量用户参与和大量问题的涌入,普遍存在问题回复慢而领域专家又难以发现合适的问题回答的“回答饥饿”(answer hungry)现象。已有的专家推荐方法多基于提问者、问题、答案、回答者、社交网络等中的局部视角进行特征提取,并没有分析哪一类特征或特征组合是所需的推荐特征;同时,采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进行专家推荐时,其推荐标签特征仅区别“best answer”和非“best answer”,而不能评价非“best answer”的回答者真实知识水平,存在推荐质量不高问题。本工作充分利用用户对答案的反馈评价作为答案质量细粒度评分,设计一种考虑特征组合与交互的FM回归模型进行专家推荐,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每类特征在专家推荐的作用。在爬取的Stack Overflow数据集上,按真实时间序列进行专家推荐,较主流基准算法有不同程度提升,也实证了提问者、问题、答案、回答者这几类特征组合对专家推荐的价值。
    • 梁玉泽; 冀俊忠
    • 摘要: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脑功能连接分类方法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脑功能连接的分类准确率,获得与疾病相关的鉴别性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型学习与深度特征融合的脑功能连接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栈式自编码器从脑功能连接中提取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深度特征;然后利用原型学习在自编码器的各隐层中提取表示样本类别信息的距离特征;最后采用深度特征融合策略将这些距离特征融合,并将该融合特征用于脑功能连接的类别标签预测.在ABID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而且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与疾病相关的脑区.
    • 盘展鸿; 朱鉴; 迟小羽; 蔡瑞初; 陈炳丰
    • 摘要: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张图像超分辨率(single image super-resolution, SISR)模型通常是通过加深网络层数来提升模型的拟合能力,没有充分提取和复用特征,导致重建图像的质量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超分辨率模型。该模型在特征提取模块使用残差中嵌入残差(residual in residual, RIR)的结构,该网络的特征提取模块由包含多个残差块的残差组构成,并且在每个残差组内进行局部特征融合,在每个组之间进行全局特征融合。此外,在每一个残差块中引入坐标注意力模块,在每一个残差组中引入空间注意力模块。经验证,该模型能充分提取特征并且复用特征。实验最终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视觉效果上都优于现有的模型。
    • 应自炉; 王发官; 翟懿奎; 王文琪
    • 摘要: 与具有大量标注数据的光学图像相比,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缺乏足够的标记样本,限制了监督学习的SAR目标识别算法的性能。而无监督识别方法又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自注意力特征融合的半监督生成对抗网路。首先,在构建生成器和判别器时引入自注意力层,克服卷积算子不具有长距离特征提取的问题;其次,判别器采用多层级特征融合,捕获SAR图像的关键信息;最后,在训练过程中采用谱归一化,提升模型的收敛稳定性。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运动与静止目标获取和识别(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MSTAR)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从未标记样本中学习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地解决标注不足的问题。
    • 邓权; 林明星
    • 摘要: 为了满足海洋生物检测对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SD算法(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的海洋生物检测算法。针对SSD算法浅层特征层语义信息不足、小目标检测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特征融合模块和特征增强模块。特征融合模块通过融合不同特征层,丰富了浅层特征层的语义信息以及深层特征层的细节信息,综合上下文信息提高检测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浅层特征层的语义信息,提出了特征增强模块,通过引入空洞卷积以及多尺度的卷积核,综合不同感受野信息以提高改进算法对小目标的检测效果。改进算法在仅增加少量计算量和参数量的情况下,全面提高了算法对海洋生物目标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海洋生物数据集中的平均精度(mAP)达80.8%,比原始网络提高了5%,检测速度(FPS)为74,略低于SSD算法,但远高于其他改进算法。改进算法能在保持实时性的同时取得较高的检测精度,能够满足海洋生物检测要求。
    • 高娜; 吴清; 张满囤
    • 摘要: 针对目标检测中多类别、多尺度和背景复杂而导致的SS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算法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增强的改进SSD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SSD网络模型的高层特征依次向下与浅层特征融合,构造一种多尺度目标检测结构。然后利用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达到增强网络模型特征提取的目的。最后用DIoU-NMS来处理图像目标中冗余框的问题,减少目标的漏检。在公开的NWPU VHR-10遥感数据集上将该方法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其m AP较传统的SSD算法提高了6.7%。最后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于地铁安检图片检测,并在此数据集上进行消融实验来验证此算法每一阶段的有效性。
    • 陈姝; 徐蕾; 邹北骥; 陈静
    • 摘要: 语义分割任务是对图像进行像素级别的分类预测,其难点在于对像素级别的准确预测和物体的边缘划分.现有方法大多采用基于编解码结构的网络模型,通过下采样快速扩充网络的感受野,但连续的下采样对特征图的空间信息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语义重定位的并行网络.设计了一条全局空间路径,在保持高分辨率的情况下提取丰富的空间信息并缓解多次下采样带来的信息丢失.在另一条上下文信息提取路径中,采用一个特征提取器,通过快速下采样扩充网络的感受野.此外,设计基于物体类别的语义重定位模块弥补多次下采样造成的上下文信息缺失,使用粗分割结果中该类目标区域的所有像素分别对目标区域中的每个像素进行引导.同时,采用Dice loss缓解数据中存在的正负样本不平衡问题,以获得更好的分割性能.最后,在Cityscapes和CamVid数据集上对所提网络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分割网络相比,在CamVid数据集上,SRPNet在mIoU指标上能提升3.1%,在Cityscapes数据集上,SRPNet在mIoU指标上能提升1.8%.
    • 刘仓; 童靳于; 包家汉; 郑近德; 潘海洋
    • 摘要: 针对单个传感器获取信息有限导致诊断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两级特征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工况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首先,在第一阶段特征融合中,通过变分模态分解计算每个传感器振动信号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消除噪声等冗余信息;再根据IMF提取时域、频域和多尺度熵特征,在一维特征层面融合成一个多域特征集。其次,在第二阶段特征融合中,首先构建基于Swish激活函数和log(cosh)损失函数改进的深度自编码网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多域特征集并进行故障分类。将所提模型应用于不同工况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数据集,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和鲁棒性。
    • 高心悦; 田汉民
    • 摘要: 液滴图像的精确分割是高精度接触角测量的重要环节,针对在液滴分割过程中存在的目标不准确、轮廓不完整以及固-液-汽3项交点和边界细节效果不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液滴分割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以U-Net网络为基础,在其输入处加入1×1卷积层汇总图像特征,避免从初始图像中丢失信息;并采用Resnet18结构作为U-Net的特征学习编码器,增强了网络的表达能力,促进了梯度的传播。在解码过程中引入密集连接的特征融合技术,在提升分割目标细节信息的同时降低了网络参数。最后在每个卷积层后都添加批量归一化操作,进一步优化了网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U-Net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液滴识别的准确率,提升分割效果,在接触角测量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胡新荣; 陈志恒; 刘军平; 彭涛; 何儒汉; 何凯
    • 摘要: 在双模态维度情感识别中,存在由于信息不全面而导致预测性能不高的缺陷,且使用决策级融合方法进行融合大多依赖支持向量回归算法,但该算法无法有效处理大样本情况。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语音和文本模态的基础上增加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Mocap)数据,并针对该多模态数据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的决策级融合维度情感识别方法。结合多任务学习机制,利用不同的深度学习模型分别对语音、文本和Mocap特征进行训练,并基于决策级融合方法实现多模态维度情感识别。在IEMOCAP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ocap数据更有助于提高效价维的值,结合更多情感数据有助于提升维度情感识别的预测性能,基于SGD进行决策级融合得到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均值高于其他回归算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