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机
车载充电机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3年内共计866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公路运输、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36560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计量与测试技术、机电工程、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2016年第七届中国功率变换器磁元件联合学术年会、中国电源学会磁技术专业委员会第10届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电子变压器技术部第17届学术年会、第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等;车载充电机的相关文献由150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颖盈、姚顺、吴壬华等。
车载充电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36560篇
占比:99.99%
总计:636640篇
车载充电机
-研究学者
- 冯颖盈
- 姚顺
- 吴壬华
- 刘钧
- 罗耀文
- 赵德琦
- 徐金柱
- 刘立志
- 蒋荣勋
- 王虎
- 莫光铖
- 张晓彬
- 张红彬
- 葛俊
- 陈丽君
- 胡定高
- 陶敬恒
- 刘佩甲
- 姜炜
- 张君鸿
- 朱建国
- 李敏
- 李晨光
- 苏伟
- 谢三军
- 陈建
- 陈海东
- 项寿南
- 刘卫平
- 孟江涛
- 张远昭
- 方波
- 鲁卫申
- 刘鹏飞
- 周平炉
- 肖伟军
- 肖胜然
- 胡烨
- 茅园
- 蔡国亭
- 薛圣立
- 郑必伟
- 黄洋界
- 余培
- 全新妍
- 冯仁伟
- 刘博
- 刘骥
- 姚云鹏
- 孙浩
-
-
熊正耀;
何永义
-
-
摘要: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的性能测试问题,设计了车载充电机自动化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NI的模拟量板卡测试充电机输入输出信号,电源模块和电子负载模块模拟充电机工作模式,温度箱以及水冷机组模拟充电机的工作环境。基于LabVIEW开发的上位机软件,可以测试充电机的工作状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显示与存储。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性能稳定,可以满足充电机的各项性能的测试,符合测试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机的测试效率。
-
-
周凯;
顾福森;
杨嵇森
-
-
摘要:
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充电机和DC/DC大多都是独立运行.基于一个变压器控制双输出端口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带LLC谐振电路双输出端口的充电机,其包括原边侧转换电路、副边侧第一转换电路、副边侧第二转换电路、以及连接这3个电路的变压器.原边转换电路连接外部电源,副边第一转换电路连接高压电池,副边第二转换电路连接低压负载.通过采样,获得副边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与基准值比较和补偿,最终实现控制原边转换电路中开关管的通断时间;采样原边转换电路输出电流,经过零检测计算出过零延时,控制副边第二转换电路中整流开关管的通断时间.基于对该技术的研究,研制了一台6.6 kW LLC谐振变换器的样机,并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
-
-
摘要:
2月3日,联合电子首款6.6k W车载充配电单元(CharCON)在上海厂顺利批产。6.6kW CharCON由联合电子完全自主开发,是一款高度集成化的车载电源产品,集成双向车载充电机(OBC)和大功率高压直流转换器(DCDC),其中车载充电机可以实现6.6kW AC/DC和3.3kW DC/AC的双向转换,高压直流转换器DCDC功率达3kW。
-
-
袁伟刚;
马义勋;
史忠峰
-
-
摘要:
铝电解电容器的耐压、容量、使用温度和寿命等主要参数影响车载充电机使用效果,从耐压、容量、使用温度和寿命等方面介绍了车载充电机滤波用铝电解电容器的选型原则.针对此类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提出来主要原材料选用方法与提高耐低温和耐振动性能的设计思路,并从裁切、卷绕、含浸、装配和分选等主要工序阐述了生产过程中需要重点管控的工艺点,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更好地满足车载充电机的使用要求.
-
-
杨晓健;
周庭海
-
-
摘要:
1吉利帝豪EV450车无法交流充电的原因分析吉利帝豪EV450车由外部电网提供220 V交流电源给车载充电机(OBC),由车载充电机给动力电池充电,充满电一般需要12 h~18 h。交流充电的优点是充电桩成本低、安装方便;可利用电网晚间的低谷电进行充电,降低充电成本;充电时段充电电流较小。
-
-
-
-
摘要:
车载充电机OBC(on-board charger)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上的关键部件之一,将交流电转换为电动车动力电池所需的直流电,确保电池能够安全且自动充满电,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目前0BC的设计已集成包括双向功率转换,直流到直流转换以及其它辅助器件功能,集成化赋予0BC更加紧凑的整体设计。
-
-
贾民立;
孙浩
-
-
摘要:
车载充电机和低压输出DC/DC进行集成化设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实现方式上可分为物理集成和磁集成,其中后者因拓扑简洁、系统集成度高,对提高功率密度和降低成本贡献度大而备受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磁集成的方法也面临着挑战,即:由于3个端口在磁路上的强耦合造成了输出功率的非自由调节性,必须采用新的控制策略或拓扑结构来实现3个端口的解耦.为此,在对比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延时控制的双向谐振型DC/DC的控制,提出一种磁集成双向三端口电路拓扑的解耦实现方法,同时考虑到车辆运行特点,给出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控制策略.最后,根据实际工况,采用SIMetrix/SIMPLIS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给出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
-
杨文荣;
栾君玲;
刘畅;
屈建帅;
乔艺伟
-
-
摘要:
该文针对车载充电机、DC-DC和高压配电盒组成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三合一总成模块,在高压工作时电磁干扰超标问题进行分析及抑制研究.分析车载充电机前级电路和DC-DC电路的结构、控制方法,建立了稳压、抗干扰的仿真模型,进行传导干扰、辐射干扰实验;分析三合一总成模块传导干扰源,采取超级电容滤波、设备外壳接地及线束屏蔽的措施抑制三合一总成传导干扰.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两者变化趋势一致,对比抑制前后三合一总成传导干扰波形,幅值降低符合标准.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及整改方案的可行性,为电动汽车集成化模块电磁干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
戴慧纯;
叶雪韬;
寿以宁;
王正仕
-
-
摘要:
基于无桥Boost PFC与全桥LLC的两级式隔离型拓扑,提出一种新型的车载充电机控制策略.通过对模块与整机的控制策略的描述,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最后基于一台3.3kW样机,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效率曲线与试验波形.
-
-
于会群;
林豪洋;
王雷;
沈昱
-
-
摘要:
车载充电机是电动汽车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针对车载充电机的谐波问题,分析了其谐波特性,对其整流电路进行了结构性改进,并将全控器件引入其中,提出了一种PI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在仿真环境下,分析了单台与多台车载充电机在无谐波抑制方法下的谐波特点,再将所提出的新型复合控制策略应用于车载充电机,分析其谐波特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车载充电机的谐波污染。
-
-
ZHANG Fan;
张凡
- 《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纯电动车能耗要求的提高,降低整车重量、实现轻量化对于纯电动车至关重要.本文从纯电动车车载充电机和直流变换器的工作时间、工作特性出发,提出了车载充电机和直流变换器板集成的方案,即车载充电机和直流变换器共用同一块功率板,共用一部分滤波器、变压器、磁性元器件等,节省重量、节省元器件、节省成本.经实车验证,集成方案可行,对于指导纯电动车车载充电机和直流变换器的集成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
-
FANG Wei;
方炜;
XU Rui;
徐瑞;
LIU Xiao-dong;
刘晓东;
LIU Su-cheng;
刘宿城;
XU Peng;
徐朋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电动汽车以其显著的节能减排优势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车载充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动力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影响巨大,研究高效率、无污染的充电机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设计的车载充电机采用AC/DC到DC/DC的两级隔离式电路结构.前级采用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Boost-APFC电路以减少对电网的污染.后级使用移相全桥ZVZCS变换器,并采用副边辅助电路由电容和二极管组成的新拓扑结构来满足充电机更高效率的要求.接着提出单-双环充电切换的控制方法,实现了蓄电池的恒压-恒流充电电流连续.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并采用TMS320F2812控制芯片完成3kW的样机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