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共模电流

共模电流

共模电流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61309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科技致富向导、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2012年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学术会议、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等;共模电流的相关文献由487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平岗、沈友朋、卢进军等。

共模电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1309 占比:99.95%

总计:261432篇

共模电流—发文趋势图

共模电流

-研究学者

  • 宋平岗
  • 沈友朋
  • 卢进军
  • 方刚
  • 杨勇
  • 汪泉弟
  • 赵方平
  • 黄敏
  • D·奥斯瓦尔德
  • 刘晓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国兵; 阮兆忠; 张宝玉; 朱贤; 刘玉辉; 李良
    • 摘要: SQ扁线共模电感在电视等黑色家电上应用很普遍,这种电感有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一致性好、高频干扰抑制效果好等优点,但一直未用到变频冰箱产品上。当变频冰箱使用与常用的环形共模电感的外形尺寸和感值相当的SQ扁线共模电感时出现电感失效,致使骚扰电压低频段异常高,分析SQ扁线共模电感失效的原因是电感出现了饱和,由于SQ共模电感具有较小的磁芯截面积、较大的漏感,以及相较于电视等黑色家电,变频冰箱具有较大的峰值工作电流、较大的变频载波泄漏电流,所以SQ扁线共模电感在共模电流和差模电流共同作用下就容易出现饱和而失效。故提出用通过增大磁芯面积、减少绕线匝数的方法来减小磁芯中的磁密而避免磁芯出现饱和失效,使SQ扁线共模电感能够应用在变频冰箱产品上。
    • 孔祥旭; 冉岩; 边敦新; 陈羽; 姜吉顺
    • 摘要: 准Z源逆变器可以实现升压功能,允许同桥臂上下开关管直通,提高了逆变器的可靠性,但准Z源逆变器存在共模电流,为解决准Z源逆变器的共模电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共地拓扑的单相非隔离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分析了传统准Z源逆变器产生共模电流的原因,改进了准Z源逆变器的逆变拓扑结构,引入虚拟直流母线,通过将光伏阵列和电网的负端共地,旁路由光伏杂散电容构成的共模电流回路,有效解决了单相非隔离型准Z源逆变器的共模电流问题,并介绍了单相非隔离型准Z源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改进了新拓扑的PWM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逆变器的可行性。
    • 张银娟; 王永科
    • 摘要: 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的新型升压式无变压器逆变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使用双载波同相层叠调制技术,可实现电压的高增益,仅使用较低占空比即可将低压直流侧电压并网。该拓扑输入负极与电网中性点共地,可将分布的杂散电容短路,完成无共模电流运行。同时,所提拓扑结构通过多单元整合实现了能量的单级传递,仅含6个功率开关管。文章详细分析了所提拓扑各功率元件的设计及主要工作模式。最后,通过一台120 W的试验样机,验证了所提拓扑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杨健; 苏建徽; 马志保; 瞿晓丽
    • 摘要: 针对光伏水泵系统的逆变器PWM电压输出导致的共模电压、电流等现象常引起水泵电机故障的问题,在分析了PWM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产生共模电压、电流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滤波电容公共点接回到光伏母线侧负端的LC滤波器,使共模电压与电流得到抑制。LC滤波器使电机侧的输入状态发生改变,通过分析PWM输出LC滤波方法对感应电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对滤除参数的选取进行了优化。并对以上研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参数选取方法的正确及有效性。
    • 朱浩亮; 黄玉
    • 摘要: 为有效降低双变频空调(Air Conditioner,AC)系统中电压波动产生的共模电流,以便满足电磁干扰标准,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步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方法。在由两个逆变器驱动(主从式控制模式)的AC系统中,通过在从模逆变器的矢量空间进行信号选择,以便减小相电流的畸变;采用矢量控制的方法来抑制风扇电机的不稳定性,并利用特殊的扇区选择方法减小电压误差,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PWM方法,提出的同步PWM方法明显减小了相位电流的畸变,并有效降低了AC系统工作过程中的传导发射噪声,在170 kHz、1 MHz和10 MHz的频率下,噪声分别可降低23 dB、6 dB和1.5 dB,理论仿真和实机测试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张开颜; 王世山; 李孟子; 郭静; 颜伟
    • 摘要: 电磁辐射在空间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干扰其他电气电子设备,是电磁兼容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功率变换器系统(PCS)远场辐射机理的复杂性,该文以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探索得到功率变换器中的共模(CM)电流是PCS的主要辐射噪声源,并通过输入线缆与地平面之间的寄生电容传递,由此建立功率变换器的共模电流通路(CCP)模型.通过适当的简化,CCP进一步等效为等效辐射预测模型(EMR);采用有限元法(FEM)提取变换器系统的寄生电容,进而迭代设计确定EMR结构,利用信号发生器给EMR馈电模拟变换器的电磁辐射.在电波暗室中分别对PCS和EMR测试比较,两种模型的辐射场强很好地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该文提出基于散射参数的方法对电磁噪声抑制效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铁氧体磁环改变线缆系统的散射参数矩阵,从而可对电磁辐射进行抑制;给出了磁环的推荐安装方式,使得PCS通过GB 9254 ClassB测试标准.
    • 蒋志林; 杨安; 姜岩峰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两级式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后级的高效DC-AC转换器.该转换器拓扑在传统带交流旁路的全桥逆变结构上加以改进,用一个氮化镓(GaN)代替反向串联的两个IGBT管,简化了结构,在抑制共模电流的同时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本文论述了该拓扑的工作模式并利用Pspice仿真验证,实验表明其与传统带交流旁路的全桥逆变相比,抑制共模电流能力保持不变,而能量效率提高了近0.8%,达96%.
    • 康明明; 李辉; 赖立; 袁义生
    • 摘要: 为研究CR200J型动力车110 V控制电源现场测试的传导干扰问题,介绍了控制电源的电气结构,现场测量了控制电源不同工况下输出电压、电流信号和主断路器闭合工况下输出端口的差模、共模电流信号,并分析了输出电压、电流的特性和输出端传导干扰的频谱.测试结果表明:不控整流产生的二次纹波传递到了输出侧;输出电压、电流纹波较大且输出电压幅值偏低;开关频率附近多个频率点的共模干扰幅值较高.最后,根据测试分析结合现有成熟的技术,给出了控制电源电磁兼容优化的建议.
    • 江友华; 朱沁琳; 赵方平
    • 摘要: 针对现有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共模电流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该拓扑在单相全桥逆变器的基础上增加2个续流二极管,并将交流侧滤波电感移至逆变器下桥臂,使得开关周期内共模电压保持恒定,有效抑制了共模电流;同时高频开关管使用MOSFET,工频开关管使用IGBT,且避免引入额外的开关管,系统整体损耗降低.通过对3 kW系统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新型拓扑抑制共模电流的效果.
    • 黄其; 郭航城; 罗玲; 李凡考
    • 摘要: 微特电机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设备和工业驱动系统中,各国对电子设备提出了相应的电磁兼容标准.针对一款出口欧洲的微特电机系统,其传导干扰、辐射干扰均超过欧洲EN55032标准,在安装尺寸固定条件下,根据电机的控制原理和结构,对其进行了传导干扰、辐射干扰改善设计.从理论上分析控制器的电磁干扰和耦合途径,通过傅里叶变换分类出共模电流和差模电流的成分,采用调整驱动电阻和开关频率、增加RC吸收电路来削弱干扰源,通过接地滤波来抑制传播途径2种方法来降低电磁干扰.试验结果显示,加滤波电路可以降低传导干扰,加RC吸收电路可以降低辐射干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