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声学

超声学

超声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8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21981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2007年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等;超声学的相关文献由134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志刚、王智彪、杜联芳等。

超声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4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1981 占比:99.61%

总计:122455篇

超声学—发文趋势图

超声学

-研究学者

  • 王志刚
  • 王智彪
  • 杜联芳
  • 刘政
  • 张青萍
  • 刘望彭
  • 伍烽
  • 倪晓武
  • 本刊编辑部
  • 柳建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卫国倩; 韩建宁; 赵荣荣; 赵欣洒; 马瑜涓
    • 摘要: 为了解决超声在检测微小组织的过程中衰减太快及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达到精准定位的问题,设计将亚波长声学探头置于声源近场中,结合声透镜式聚焦换能器,使声源实现对单个微小组织和多个微小组织的精准定位。通过运用COMSOL软件对声学超透镜进行建模,得到声压初始值为100 Pa时,声波进入模型内部后有明显的聚焦现象,模型内部的声压峰值不断增加,最高达到了1000 Pa,从而降低了能量损耗,为今后研究相关近场声学精确控制微小物体奠定基础。
    • 邓进; 刘艺灏; 李海洋; 李兵; 潘强华; 张晓彤; 那雪璐
    • 摘要: 该文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斜裂纹与激光超声表面波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建立斜裂纹与激光超声作用的二维仿真模型,分析裂纹处透射波声场的频谱特征;并对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宽度的斜裂纹进行仿真计算,实现采用透射系数对斜裂纹几何参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超声表面波透射系数随斜裂纹深度呈线性变化,深度越大,透射系数越小,且这种变化与倾斜角度无关。同时,当斜裂纹深度大于0.5 mm且倾斜角度在45°~90°和90°~135°范围内,此时透射系数与倾斜角度呈线性关系。此外,透射系数随着裂纹宽度的增大而减小,且这种变化与深度、倾斜角度无关。该文研究结果可为激光超声定量检测斜裂纹的深度、宽度与角度提供有力的仿真研究参考。
    • 无; 夏焙; 罗红
    • 摘要: cqvip:我国颅脑超声开展于20世纪80年代,经新生儿学和超声影像学工作者多年努力,此项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超声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已有《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1]《小儿超声诊断学》[2]和《小儿超声诊断学手册》[3]等专著出版。2018年和2019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超声学组核心专家,讨论了颅脑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的同质性问题,基于超声诊断的质量控制要求,撰写了颅脑超声检查规范[3],形成了新生儿及婴儿颅脑超声专家共识,供临床实践参考。
    • 吴庆玲; 郑立东; 李仁虎
    • 摘要: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90例.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常规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联合组行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室观察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T1)、完成骶管阻滞后(T2)、切皮时(T3)、手术完成时(T4)、拔除气管导管时(T5)、苏醒后10 min(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在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躁动评分.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室观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维持时间常规组短于联合组(P<0.05).T1时两组患儿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5时联合组HR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T5~T6时联合组MA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2.2%,明显高于联合组的6.7%(P<0.05);联合组患儿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可降低术中患儿机体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减少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苏醒期质量.
    • 刘帅; 林伟枫; 惠涛涛; 王金萍; 黄海
    • 摘要: 目的 联合应用Graf和Harcke超声评价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诊治效果,探讨关节稳定性与发育状况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小儿骨科首诊的存在DDH风险因素的婴儿资料共113例226髋,平均年龄为10周,范围为4~19周.应用Harcke技术评价髋关节外展程度和稳定性,应用Graf技术对髋关节进行分型.其中Graf Ⅰ型髋关节不予治疗,首诊后4~6周复查,若仍为Graf Ⅰ型则终止随访.Graf Ⅱa+型且“外展正常”的髋关节暂不治疗,于婴儿12周龄后复查,若连续2次复查均为Graf Ⅰ型则终止随访;若转为Graf Ⅱb型则予以治疗.“外展受限”的Graf Ⅱa+型和其他分型均予Ottobock支具治疗.经过治疗的患儿均于1岁时复查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应用IHDI分型评价髋关节发育情况,比较首诊时各Graf分型髋关节的稳定性.结果 Graf Ⅱ a+型且“稳定”、“外展受限”2髋,Ⅱ a+型且“松弛”、“外展正常”转为Ⅱ b型2髋,予以治疗;其余分型53髋均予治疗.共治疗57髋,平均治疗时间为13周,范围为7~22周.“松弛”11髋、“加压可脱位”3髋、“脱位可复位”14髋中的12髋及“脱位不可复位”1髋经治均转为“稳定”,其余“脱位可复位”2髋均转为“松弛”.1岁复诊时57髋均为IHDI-Ⅰ型,髋臼指数为(24±2)°,范围为21°~28°.以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首诊时各Graf分型的髋关节稳定性.Graf Ⅰ a型稳定性与Ⅱ型及以上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f Ⅰ b型稳定性与Ⅰ a型和Ⅱ a+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Ⅱ a-及以上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f Ⅱ a+型、Ⅱ a-型和Ⅱ b型三者稳定性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af联合Harcke超声技术能够满足临床筛查DDH的基本需求,可以从髋臼发育和关节稳定性两个角度出发,共同判断髋关节的发育状况,指导临床干预和监测随访,值得在临床推广.
    • 向成林; 冯仁; 米元元; 黄海燕; 万佳; 胡恩华; 庞志强; 明耀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9年5-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ICU经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者60例,将患者按照床号的奇偶数分组,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0、4、8、12、16、20、24h评估胃残余量,每个时间点先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完成后立即进行注射器抽吸法经胃管抽吸胃残余量;对照组采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比较2组患者在操作时间、不同时间点的监测结果、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使用率、目标喂养达标时间等.结果 试验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与抽吸法监测胃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分别为(62.40±4.00)、(78.39±12.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633,P<0.01).2组在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物使用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为(3.04±0.31)d,试验组为(4.19±0.3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42,P<0.01).结论 床旁超声可用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评估,指导肠内营养实施,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肠内营养制剂污染.
    • 李蕊; 魏鲁刚; 张萍; 尹浩; 王刘艳; 高英; 卢静怡
    • 摘要: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股内侧肌的视觉反馈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6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肌肉力量训练、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常规股内侧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超引导下股内侧肌视觉生物反馈训练,疗程为3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进行评定.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3周后,HSS评分中各因子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观察组各因子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P<0.05).结论 通过B超引导下股内侧肌视觉生物反馈训练,更有利于全膝置换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王丹凤; 叶鹏; 陈晓辉; 许文言; 俞增贵
    • 摘要: 目的 评价术前双侧后路腰方肌阻滞(QLB)对全麻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镇痛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取60例年龄36~70岁、A S A分级Ⅰ或Ⅱ级、诊断为肝脏恶性肿瘤拟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QLB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双侧QLB,注射0.33% 罗哌卡因0.4 mL/kg;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后行双侧QLB并给予0.9% 生理盐水0.4 mL/kg.评估术中和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术后48 h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镇痛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麻醉和手术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等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0~12 h舒芬太尼消耗量及围术期总消耗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QLB组的运动VAS评分在术后2,6,12,24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LB组的氟比洛芬酯术后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双侧后路QLB可明显减少全麻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镇痛药用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