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溴海因
二溴海因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预防医学、卫生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29376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黄山学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2007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2005‘第三届全国(丽江)防霉防菌技术研讨及产品交流会等;二溴海因的相关文献由301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晓山、秦震毅、李丽敏等。
二溴海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9376篇
占比:99.98%
总计:429461篇
二溴海因
-研究学者
- 林晓山
- 秦震毅
- 李丽敏
- 姚虎卿
- 崔群
- 张娜
- 殷学振
- 王志强
- 秦娟
- 赵晓鹏
- 刘广发
- 徐燕
- 李伟光
- 邵长银
- 陈越英
- 朱伟
- 谈智
- 陈凯
- 陈建国
- 何义进
- 余招龙
- 冷红英
- 刘广达
- 刘波
- 刘锰
- 初克
- 吕礼良
- 周保良
- 周品众
- 周群兰
- 夏萍
- 姜霞
- 娄献之
- 孙博
- 弓飞龙
- 张云影
- 张亚
- 张伟
- 张俊勇
- 张友凡
- 张婷
- 张超峰
- 徐昊
- 徐武杰
- 徐煜
- 成艳芬
- 房英春
- 文国樑
- 曹煜成
- 李丽花
-
-
朱大欣;
马小燕;
段玉奇;
时梦瑶;
倪孟侨;
李哲;
王奎涛
-
-
摘要:
二溴海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广谱含溴消毒剂,可以消灭多种微生菌和病毒,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溴化剂,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其消毒杀菌机理、消毒效果对比、性能评价以及应用研究,总结优势及不足,并对其进行展望.
-
-
赵晓雨;
苏浩昌;
徐煜;
徐武杰;
胡晓娟;
文国樑;
曹煜成;
余招龙
-
-
摘要:
为探讨利用渔用氧化剂去除养殖水体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并控制其传播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磺胺类抗性基因sul1作为目标抗性基因,选用次氯酸钠(NaClO)、二溴海因(C_(5)H_(6)Br_(2)N_(2)O_(2))高锰酸钾(KMnO_(4))3种养殖中常用的渔用氧化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目标渔用氧化剂对水源水和池塘水体中ARGs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测试的水源水和池塘水体中的sul1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到了10^(5)和10^(6)拷贝·mL^(−1),而且微生物的细胞内sul1是其主要存在形式;其次,NaClO对各实验组中的sul1均呈现较强的去除效果,C_(5)H_(6)Br_(2)N_(2)O_(2)仅对水源水中细胞内和细胞外的sul1具有较强的去除作用,KMnO_(4)仅对不同水体中的细胞外sul1具有较强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3种目标渔用氧化剂中,NaClO对水源水和池塘水体中ARGs的去除效果最好,科学应用NaClO有利于去除水产养殖水环境中的ARGs,进而防控其在养殖过程中的传播。
-
-
赵晓雨;
苏浩昌;
徐煜;
徐武杰;
胡晓娟;
文国樑;
曹煜成;
余招龙
-
-
摘要:
为探讨利用渔用氧化剂去除养殖水体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并控制其传播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磺胺类抗性基因sul1作为目标抗性基因,选用次氯酸钠(NaClO)、二溴海因(C5H6Br2N2O2)和高锰酸钾(KMnO4)3种养殖中常用的渔用氧化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目标渔用氧化剂对水源水和池塘水体中ARGs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测试的水源水和池塘水体中的sul1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到了 105和106拷贝·mL-1,而且微生物的细胞内sul1是其主要存在形式;其次,NaClO对各实验组中的sul1均呈现较强的去除效果,C5H6Br2N2O2仅对水源水中细胞内和细胞外的sul1具有较强的去除作用,KMnO4仅对不同水体中的细胞外sul1具有较强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3种目标渔用氧化剂中,NaClO对水源水和池塘水体中ARGs的去除效果最好,科学应用NaClO有利于去除水产养殖水环境中的ARGs,进而防控其在养殖过程中的传播.
-
-
郑祖彪;
董召营;
储新月;
陈方媛;
韩冰冰
-
-
摘要:
介绍了以二卤海因(二溴海因和二氯海因)为催化剂催化苯甲酸和甲醇反应制备苯甲酸甲酯的方法,分别探讨了催化剂二卤海因的用量、苯甲酸与甲醇的配比,反应温度以及时间等因素对甲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20mol%的二卤海因;苯甲酸与甲醇的配比为1︰10~1︰20;反应温度60°C;反应时间7小时.在此条件下,苯甲酸甲酯收率为99%.同时底物拓展表明大部分苯甲酸甲酯类化合物收率均能达到95%以上.
-
-
-
孟可;
李冀;
黄凯;
王腾;
付德才
-
-
摘要:
目的 优化泰地罗新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泰乐菌素为起始原料,经还原胺化、酸性水解、卤代、哌啶取代及与磷酸成盐反应得到泰地罗新及其磷酸盐.结果 目标化合物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化学结构,总收率31.3%,纯度99.5%(HPLC).结论 该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磷酸盐形式储存较为稳定.
-
-
-
-
摘要:
预防最重要,虾苗不带病毒,消毒放养,池塘消毒,水源保持干净,定时消毒。使用高能氧、亚硝酸盐降解灵消毒。使用颗粒饲料,提高虾的营养。饲料添加维生素,增强虾的抵抗力。治疗方法是高能氧喷洒池塘,第2次使用强克101喷洒,第3次泼洒二溴海因。6 d后洒益水宝,泼洒时要开增氧机。
-
-
ZHOU Long-mei;
ZHANG Liang-liang;
WANG Jin-yan
-
-
摘要:
以氨基磺酸为稳定剂,配制质量浓度为25.3 g/L的二溴海因水溶液,测定了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稳定性和杀菌性.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水溶液在波长280 nm处有吸收峰,表明水溶液中氨基磺酸氮原子与二溴海因分子中的部分活性溴形成共价键,从而减缓活性溴的释放,增强二溴海因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稳定性实验表明该水溶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二溴海因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消毒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二溴海因质量浓度为2500 mg/L的消毒液对悬液中白色念珠菌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现场消毒实验表明二溴海因消毒液对物体表面自然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
-
-
肖永清
-
-
摘要:
秋季是水产业收获的黄金旺季,同时也是国内水产品消费的旺季,秋季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但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导致鱼病偏多,安全隐患较大,一定要加强鱼病的预防和治疗。秋季是鱼病多发的季节,鱼病的多发和鱼病的严重性是不可低估的,应引起业内重视并加强病害管理。
-
-
-
刘晓娟;
陈昭斌
-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为筛选出噬菌体用于消毒学试验中评价消毒因子对肠道病毒灭活效果的指示病毒,初步研究和比较MS2噬菌体、Q噬菌体对二溴海因的抵抗力.rn 方法:采用病毒悬液定量灭活试验的方法.rn 结果:①二溴海因对MS2噬菌体的灭活对数值(LIV): 250mg/L作用5min~60min,LIV为3.87~5.28,作用10min,LIV为4.36,达到消毒水平;375mg/L作用5min,LIV为4.75,作用10min,LIV>5.73,均达到消毒水平;500mg/L作用5min, LIV>5.73,达到消毒水平.②二溴海因对f2噬菌体的灭活对数值(LIV): 250mg/L作用5min~60min,LIV为3.25~3.68,未达到消毒水平;375mg/L作用5min~60min,LIV为3.89~4.44,作用10min,LIV为4.24,达到消毒水平;500mg/L作用5min,LIV为>5.75,达到消毒水平.rn 结论:MS2噬菌体和f2噬菌体对二溴海因的抵抗力为:f2噬菌体>MS2噬菌体.
-
-
钮伟民;
何恩奇;
周伟杰;
虞锐鹏;
陶冠军;
严振坤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2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研究二溴海因对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去除效果,探讨不同反应影响因素(反应时间、温度、二溴海因质量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溴海因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MC-LR和MC-RR.二溴海因对MC-LR的去除率与二溴海因投加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成正相关,其中二溴海因质量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反应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不显著.
-
-
王国福;
曾令明;
韩健;
曾关琼
- 《2007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隶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处于热带、亚热带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沿海。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民的喜爱。本文根据笔者从事方斑东风螺养殖研究多年经验,就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疾病的实验药物防治方法、二溴海因防治方法等进行探讨,指出一定浓度的二溴海因、菌毒必杀、中药制剂、中药提取液对该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药提取液浓度的高低对该病的治疗无显著差异。
-
-
-
秦娟;
崔群;
胡婷;
李铭慧;
姚虎卿
- 《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04年
-
摘要:
研究了二溴海因和溴氯海因水溶性制剂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情况;探讨了添加少量助溶剂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含溴氯海因632ppm和514.1ppm的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90分钟,二溴海因574ppm和474.4ppm作用60分钟,杀灭率均高达99.7%以上;助溶剂的加入可增强溴代海因水溶液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海因杀菌效果随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温度对溴代海因的杀菌效果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