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囊藻

微囊藻

微囊藻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860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4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92863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湖泊科学、水生生物学报、生态科学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2013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等;微囊藻的相关文献由2095位作者贡献,包括宋立荣、刘永定、陈伟等。

微囊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4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2863 占比:99.83%

总计:193183篇

微囊藻—发文趋势图

微囊藻

-研究学者

  • 宋立荣
  • 刘永定
  • 陈伟
  • 朱伟
  • 杨飞
  • 甘南琴
  • 何苗
  • 张文艺
  • 施汉昌
  • 孔繁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晓云; 付爱民
    • 摘要: 以微囊藻为优势藻的R水库原水及柱孢藻为优势藻的J水库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预氧化混凝试验。采用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剂,按照0∶1、1∶1及2∶1的质量浓度比搭配硫酸铝混凝剂,分析预氧化混凝对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建立合适的预氧化加药策略。结果表明,3种组合均可以提升混凝除藻效果。对于R水库原水,不建议使用二氧化氯及次氯酸钠进行预氧化;J水库原水使用二氧化氯搭配次氯酸钠比单独使用次氯酸钠去除藻类及有机物效果好。
    • 王天强; 章杨; 罗永琴; 芶振东; 肖雨柔; 刘加平
    • 摘要: 为研究楚雄市区内地表水中有毒微藻的分布及藻类多样性,本文从楚雄市区内的龙江公园、桃源湖、花鸟市场、青龙河、铜鼓寨等水体采集水样,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直接观察和水样富集后的观察,对水体中的微藻种类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到的有毒微藻包括鱼腥藻、微囊藻;除此以外,其他藻类包括小球藻、盘星藻、栅藻等21种微藻;各个水体藻类Simpeson指数在0.944~0.995之间,差异较小,但Shannon-Wiener指数存在较大差异。楚雄市区内地表水中的微藻大多为无毒藻类,有毒微藻的仅有鱼腥藻和微囊藻,这一发现有利于有效利用楚雄市区内的藻类资源以及针对性地预防藻类引发的水环境安全问题。
    • 谭啸; 石琳; 段志鹏; 曾庆飞; 李聂贵; 强娟
    • 摘要: 太湖水体氮浓度及氮磷比的改变可能影响藻类对磷元素的赋存及分配,进而影响水体总磷浓度.为此,本研究选取常见蓝藻(群体微囊藻和单细胞微囊藻)和绿藻(斜生栅藻),设置低氮磷比(N:P=2)和高氮磷比(N:P=20)培养实验,分析藻体胞内磷(INT-P)和胞外磷(EPS-P)含量、形态及分布,探究氮磷比对藻体磷元素赋存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磷比组斜生栅藻和群体微囊藻的藻体磷(CTP,即INT-P与EPS-P之和)显著增加,分别为高氮磷比组的2.7和1.4倍.斜生栅藻和群体微囊藻EPS-P含量(约占CTP的80%)分别增加了3.1和0.48倍,而INT-P含量对氮磷比无明显响应.低氮磷比组的斜生栅藻和群体微囊藻EPS含量分别增加了51.7%和63.5%.此外,微囊藻的CTP与EPS-P主要以可交换态活性磷存在,而INT-P主要以铁铝结合态磷存在.本研究发现低氮磷比促进了藻类EPS分泌,导致EPS-P升高,显著增加了藻体颗粒态磷的含量.这或许是近年来太湖水体总磷波动的原因之一.
    • 王天强; 汪婷; 李陈婧; 李楠; 郭桂荣
    • 摘要: 本文为在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研究澜沧江景洪至勐罕段水域的微藻多样性,并且有针对性地调查了该区域内有毒微藻的种类情况。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分段选择,在该段水域的景洪告庄(起点)、橄榄坝农场三分场(中点)以及勐罕码头(终点)三个地点于春夏秋冬四季分别进行采样,而后经过直接镜检以及水样富集后镜检的方式观察并记录水样中的微藻种类、数量及形态。综合数据得出,共发现3门5纲14目21科30属34种的微藻。研究发现该水域中存在丰富的小球藻资源,并且在该水域中发现了有毒微藻微囊藻,这一发现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微藻资源,同时也为研究区内微藻防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 宋婵媛; 白芳; 李天丽; 宋立荣
    • 摘要: 为筛选具有控制微囊藻水华潜力的绿藻,研究基于藻类之间的化感作用,对34株绿藻开展筛选及评价工作。结果发现,栅藻FACHB-1229的抑制率最高,其滤液对微囊藻FACHB-3550和FACHB-905的抑制率分别为53.95%和48.39%;通过对滤液中的物质进行GC-MS检测,推测该藻株的效应物质可能为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进一步对FACHB-1229生长和光合放氧、氨氮耐受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该藻株在孔板中的生长速率(0.38±0.06)/d高于微囊藻生长速率(0.13±0.03)/d;栅藻FACHB-1229的光合放氧速率高于同期测定的其他绿藻光合放氧速率,可达(229.91±10.49)μmol O_(2)/(mg Chl.a·h);同时该藻株对氨氮的耐受能力最强,在氨氮浓度为1888.60 mg/L时其生长速率可达(0.30±0.08)/d。此外,在与微囊藻FACHB-3550进行共培养时,栅藻FACHB-1229所占比例持续升高。综上,栅藻FACHB-1229具备与微囊藻竞争的优势,有望成为微囊藻水华生物控制的优选材料。
    • 朱伟; 陈怀民; 肖曼; LürlingMiquel; 李明
    • 摘要: 微囊藻群体大小和形态决定其垂向迁移能力,从而影响着水华的形成.为了探讨湖泊中风生紊流对微囊藻群体大小和形态的影响,本研究于2012年8月26日至9月7日在太湖梅梁湾的围隔内进行了12 d的昼夜不间断的高频采样(采样间隔每2小时一次).研究期间,水面微囊藻密度呈现4次周期性消涨,藻密度变化范围为4×104~2671×104 cells/mL.而整个水柱中的藻密度变化范围仅为3×104~18×104 cells/mL.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囊藻的原位生长速率与表面藻密度呈负相关而与风速呈正相关.强风速使微囊藻在水柱中均匀分散,增强了透光性,促进了微囊藻的生长.微囊藻群体粒径随着风速的增大逐渐减小,反之亦然.其中值粒径(D50)变化范围为66.2~768.0μm.在此期间微囊藻群体形态主要以鱼害微囊藻、不规则的惠氏微囊藻、球状的惠氏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群体形态为主,其占比也呈现出波动状态.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微囊藻群体大小与风速呈负相关,说明湖泊中风生紊流会影响微囊藻群体大小.当紊流强度为2.33×10-5 m2/s3时,微囊藻群体会发生破碎现象,该紊流强度相当于5 m/s的风在30 m深的水库或湖泊中所产生的紊流强度.微囊藻群体被风生紊流破碎后最大粒径与该风速下紊流的最小涡旋尺度相近,表明紊流的最小涡旋尺度决定了微囊藻所能形成群体的最终大小.监测期间,整水柱中不同群体形态的微囊藻占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监测初期以鱼害微囊藻群体形态为主,随后不规则的惠氏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群体形态的比例不断增加,最后鱼害微囊藻群体形态又占据主导地位.球状的惠氏微囊藻群体形态在整个监测期中的比例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群体形态微囊藻之间比例的大幅变化无法用微囊藻生长演替来解释.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鱼害微囊藻与惠氏微囊藻(不规则的和球状的惠氏微囊藻之和)群体形态之间存在负相关,且惠氏微囊藻与铜绿微囊藻群体形态呈负相关.但在今后研究中需进一步关注在微囊藻群体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细胞大小、胶被、产毒特性和基因序列等特征,从而验证不同种微囊藻群体是否存在形态转换这一猜想.总而言之,普通强度的风生紊流能够破碎微囊藻群体,而气候变化导致的内陆湖泊周边风速下降会促使微囊藻形成更大的群体,从而有利于水华的形成.
    • 郭赟; 潘越; 黄晓峰; 沈冀; 李海妮; 葛宇翔; 张雅晶; 杨桂军
    • 摘要: 太湖蓝藻水华的爆发严重影响了太湖周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如何有效控制蓝藻水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水动力被认为是决定藻类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为了解水动力方式对太湖蓝藻的抑制效果,在野外条件下开展了连续性混合和间歇性混合对太湖蓝藻影响的研究.在连续性混合组,蓝藻和绿藻平均生物量在总藻类生物量中的占比分别为18.43%和76.54%;在间歇性混合组,其占比分别为56.07%,27.73%;在对照组,其占比分别为57.16%和30.72%.研究发现:连续性混合组中微囊藻数量占总藻平均比例(63.77%)显著低于对照组(85.13%)和间歇性混合组(84.48%).在一定条件下连续性混合抑制了太湖蓝藻的生长,不利于微囊藻维持优势地位.此研究结果为太湖蓝藻水华的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 张民; 史小丽; 阳振; 陈开宁
    • 摘要: 随着我国湖泊治理力度的加大,太湖和巢湖的营养盐水平,特别是氮水平近年来明显下降,如2007年以后太湖总氮和近年来巢湖的氨氮水平都呈现下降趋势,但是2个湖泊水华蓝藻的优势种却向相反的方向演化,太湖的长孢藻(Dolichospermum)比例在增加,而巢湖的长孢藻比例却在降低,为阐明这种变化过程和驱动因素,本研究利用太湖(1993-2015年)和巢湖(2012-2018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2个湖泊中的水华蓝藻——微囊藻(Microcystis)和长孢藻生物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结合营养盐数据分析了影响2种水华蓝藻变动的驱动因素.结果 显示:太湖和巢湖的微囊藻生物量多年来始终保持高位波动,近年来均有升高的趋势,这与2个湖泊磷的高位波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磷是决定微囊藻生物量长尺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太湖的长孢藻生物量呈现较大波动变化,2007年以后明显升高,巢湖的长孢藻生物量则明显下降,氮与长孢藻生物量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且这种负相关仅在低磷浓度时具有显著性.微囊藻生物量对磷浓度变化敏感的正反馈响应是其水华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在高温高磷条件下,微囊藻可以快速繁殖,并竞争性排除长孢藻,从而形成优势;而长孢藻可以通过温度生态位和固氮两种方式占据优势,在氮浓度相对较低,且温度低于微囊藻形成水华的温度范围时,长孢藻可以依靠温度生态位的优势形成水华,而在氮限制的条件下,即使在夏季高温时,长孢藻依然可以利用固氮作用形成水华,但是关键的温度阈值和开始固氮的氮浓度阈值仍不清楚.基于2种水华蓝藻对营养盐变化响应的差异,建议在进行蓝藻水华治理、污染削减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水华蓝藻的特性进行分时段分类别的营养盐控制策略.
    • 郑涛; 曹琪; 朱梅; 乔之怡
    • 摘要: 为了研究天津于桥水库微囊藻(Microcystis)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将分离自于桥水库的10株微囊藻的7个管家基因(ftsZ、glnA、gltX、gyrB、pgi、recA和tpi)构建了微囊藻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基因库,与20个鄱阳湖序列型(STs)和237个日本湖泊的序列型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于桥水库的STs呈独立分支,说明相对于其他地区的藻株,于桥水库微囊藻株具有共同祖先.MLST的结果显示本研究10个藻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期望杂合度H值为0.938.基于序列类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MLST可以有更精细的分辨率,有成为种群分子标记的潜在可能性.
    • 吴世凯; 吴功果; 王文静; 戴杰霖; 张其军
    • 摘要: 以浸泡在海水中的钢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钢板发生腐蚀过程中附着生物过程的变化,在实验周期内,理化指标、附着藻类、附着浮游动物和附着微生物进行了监测。实验结果表明:1) 海水对钢材料表面确实存在腐蚀现象,腐蚀区域集中在声程值4~12 mm之间。2) 早期的生物附着是随机的,运动能力强的附着机会更大。3) 有着良好固着能力的藻类和原生动物随后附着并成为优势。4) 浸泡1个月后,材料表面附着微生物OTU数为377到577,拟杆菌门和α-变形菌占比最高。发现加速腐蚀的细菌3种,与修复过程有关的细菌4种。本研究表明,多种生物参与了钢材料的腐蚀过程、生物的运动能力和固着能力是腐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要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