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49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61篇、会议论文187篇、专利文献333篇;相关期刊2184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预算管理与会计、中国政府采购等;
相关会议137种,包括泰山学术论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公共政策创新专题暨第八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城市财政与政府创新中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七次年会等;财政支出的相关文献由9508位作者贡献,包括等、高培勇、苏明等。
财政支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61篇
占比:95.18%
总计:10781篇
财政支出
-研究学者
- 等
- 高培勇
- 苏明
- 王云生
- 刘仲藜
- 崔建才
- 贾康
- 刘晓凤
- 夏康裕
- 宋立根
- 张馨
- 本刊通讯员
- 本刊评论员
- 李达昌
- 王小华
- 石雷
- 邓子基
- 项怀诚
- 马善记
- 马海涛
- 夏杰长
- 张勇
- 李平
- 楼继伟
- 王敏
- 王远鸿
- 王金秀
- 雷良海
- 傅光明
- 姚绍学
- 林峰
- 王朝才
- 王磊
- 白景明
- 童道友
- 谢煊
- 马国贤
- 倪红日
- 刘国永
- 刘文
- 刘晓辉
- 刘溶沧
- 安体富
- 席克正
- 张平英
- 张斌
- 张明
- 张根明
- 张立承
- 徐日清
-
-
吴婷如;
蒋毓赟;
余忠
-
-
摘要:
城区污水处理专项财政支出存在涉及范围较广、资金数目较大等显著特点,为严格规范财政支出,城区污水处理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逐渐成为政府财政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负责单位愈发重视应如何理解并构建城区污水处理专项绩效评价体系.本文阐明城区污水处理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相关定义,明晰城区污水处理专项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介绍构建城区污水处理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维度,分析该体系应如何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应用.
-
-
姜昊;
朱军
-
-
摘要:
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实践与经验总结,中国的项目支出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并逐渐完善。中国的项目支出管理工作起步较早、推广较快,在多措并举的推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有些方面仍存在完善的空间。本文介绍了中、英两国各自项目支出管理的经验,并就二者体系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中国财政项目支出管理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优化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加强项目库建设和管理、完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项目支出的绩效管理体系等。
-
-
李召白
-
-
摘要:
在政绩考核和政治晋升激励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赢得“晋升锦标赛”。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的确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考察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微观表现和现实状况,将有助于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策略互动视角探索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因以及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问题,纠正支出结构性问题,对于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无
-
-
摘要:
忻州市财政系统紧紧围绕财政资源统筹课题,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的实践路径,努力为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实施“336”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一、充分认识现状,明确乏力点一是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运行现处于收支“紧平衡”状态,短期不会改变。政府偿债压力高峰即将来临,财政支出保障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财政进一步减收增支,收支矛盾更为突出。
-
-
赵玉洁;
武彬
-
-
摘要:
"双循环"的提出表明持续、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依然是"十四五"财政政策的重点,这会减轻企业负担,刺激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也给各级财政带来巨大压力。随着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增速变缓和财政支出持续刚性增长带来的收支矛盾必然影响我国财政可持续性。同时,由于财政管理体制问题,地方政府前期通过大规模举债弥补收支缺口导致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频发。所以本文建议在继续推进减税降费以加快经济恢复的同时,通过"开源节流",财政体制改革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等手段以实现财政可持续;通过"清存量,禁增量",加强绩效管理和建立风险预警和监管机制等措施来保证地方债务的健康发展。
-
-
-
-
摘要:
1山西财政:全省财政支出合理重点领域保障有力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048.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3972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全省财政支出总体保持了适度强度,重点领域保障有力。一是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乡镇工作人员补贴等标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886.1亿元,增长9.5%;二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
-
张立华;
赵雅坦
-
-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财政支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对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背景,以河南省财政支出总体规模及职能结构、地区结构为例,分析了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同时将河南财政支出结构与发达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河南省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总体问题、配置问题及管理问题。提出了以质量变革为基础,丰富财政支出来源;以效率变革为主体,提升财政支出效益;以动力变革为保障,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等对策建议。
-
-
余天挥
-
-
摘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支出效益提升的有效手段,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在评价结果应用、过程监督机制、数据管理等方面尚待改进。为此,应该坚持公平性、可操作性、全面性、科学性、目的性的原则,改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全过程。
-
-
韩剑;
郑航
-
-
摘要:
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措施,是一国政府部门为满足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各国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占GDP的15%左右,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世界各国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刺激国内经济,未来市场规模潜力巨大。然而,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历史并不长,通常被视作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也是WTO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的例外领域。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各国对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呼声越来越大。
-
-
杨琳(编译)
-
-
摘要:
两大因素凸显新兴国家债务风险由于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增加财政支出,新兴国家的债务进一步增加。截至2021年9月底,新兴国家债务达到92.6万亿美元,较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底增长20%。新兴国家债务的年增长率自2010年以来一直基本控制在7%以下,但目前已超过10%。各大央行随着物价上涨而上调利率会使恢复缓慢的新兴国家经济雪上加霜,从而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风险因素。
-
-
胡文骏
-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作为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工具,财政支出无法改变贸易开放所带来的初次收入分配不公,而贸易开放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又将扭曲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①整体上看,财政支出、贸易开放均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②任何预算结构、支出类别的财政支出均无法显著影响贸易开放规模,这表明财政支出无法通过影响贸易开放规模来间接影响其收入分配效应;③贸易开放将显著抑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规模,以及不同类别的财政总支出规模,这表明贸易开放能够通过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来间接影响其收入分配效应.因此,贸易开放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扭曲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不断优化财政支出收入分配调节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其有限性.
-
-
李金珊
- 《中国财政学会2017年年会暨第21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
| 2017年
-
摘要:
公共财政作为公权力的财政表现形式,一直以来广受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尤其在财政支出领域,由于财政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黑箱效应”(Barkin,2006),大大增加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难度.近年来,尽管在中国理论界和实践界不约而同地对财政支出绩效领域给予了深切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绩效”理念很难真正渗入公共权力的核心,不成体系甚至逻辑紊乱的指标间关系导致的绩效评价结果偏差很难达成客观有效的评价结果,从而偏离绩效评价的初衷.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管理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财政监管工作的新途径,改进财政管理模式和监管方式,提升财政监管水平,已成为财政管理领域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必须从现阶段理论和实践的整理入手,重新审视近年来中国在财政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显然是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在综述我国学术界和实践界对于财政支出绩效的理论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对近三十个政策专项的评价实践,重新思考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内容,提出一套适用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以供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参考和指正.
-
-
陈文美;
李春根
- 《第四届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运用“巴罗法则”的自然效率原则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回归的分析方法,对我国2006-2016年三级政府社会救助最优支出责任进行测算,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测算,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发现:随着救助任务加重、救助水平及均等化不断提高,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支出社会救助支出力度,其具体到不同区域,东部略微超出最优支出责任,中西部不断优化,但还未达到最优,需进一步对中央财政的社会救助区域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在全国范围内省本级财政均未达到最优支出责任,其区域表现为东部省级财政的社会救助支出责任已达最优,而中西部均为满足最优条件;相比之下,县(区)及财政的社会救助支出责任已超过最优水平,并主要表现在中西部,尤其是中部地区,县(区)级财政的社会救助支出责任最重,充分说明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支出责任之重.鉴于此,本文认为需适度调整三级政府的社会救助支出责任,积极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来确保省级以下政府履行社会救助最优支出责任能力,并加强中央到地方政府的社会救助财政支出监管力度.
-
-
黄珏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基层实践调研、大数据空间分析,并结合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借鉴,以上海为例,剖析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从成因出发,区分空间和管理两大类问题,认为实际操作中所面临的与空间有关的典型问题在于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差异巨大、服务人口分布不均导致的空间失配,以及行政壁垒导致的综合设置困难和标准滞后;与管理有关的典型问题在于政策过于单一导致的适应性不足、人才缺失和人才稳定性不足,以及普遍存在的重建轻管及引入市场机制力度不足等.本文立足于基层的操作管理需求和眼下迫切面临的矛盾,提出了实施时序、财政支出、供给体系、人才建设、设施配置、空间布局以及实施机制方面的若干政策建议,以期对其他有相似情况的城市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
-
胡洪曙
- 《中国财政学会2017年年会暨第21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
| 2017年
-
摘要:
使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提出:(1)时不我待,建立广泛的共识.新常态下财政政策更加积极,首要体现在更加主动、更加灵活,而且还要达成广泛的共识,倾听民众和企业呼声.(2)减税降费可以更加“积极”.(3)财政支出可以更加“积极”.(4)预算约束力可以更加“严厉”.(5)债务管控机制可以更加“实际”.
-
-
卢爱华
- 《2020年基础教育研究论坛》
| 2020年
-
摘要:
全新形势之下,中国乡镇地区的财政税收工作发生系统性的变化,不过有关以民为本的服务准则始终不会被抛弃,财政税收仍旧是对广大民众生活有益的.当下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乡镇政府领导认识到财政税收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意义,自觉落实好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树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优化建设包含医疗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长此以往,保障村民的基础性权益,促进乡镇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
-
-
卢爱华
- 《2020年基础教育研究论坛》
| 2020年
-
摘要:
全新形势之下,中国乡镇地区的财政税收工作发生系统性的变化,不过有关以民为本的服务准则始终不会被抛弃,财政税收仍旧是对广大民众生活有益的.当下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乡镇政府领导认识到财政税收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意义,自觉落实好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树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优化建设包含医疗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长此以往,保障村民的基础性权益,促进乡镇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
-
-
卢爱华
- 《2020年基础教育研究论坛》
| 2020年
-
摘要:
全新形势之下,中国乡镇地区的财政税收工作发生系统性的变化,不过有关以民为本的服务准则始终不会被抛弃,财政税收仍旧是对广大民众生活有益的.当下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乡镇政府领导认识到财政税收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意义,自觉落实好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树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优化建设包含医疗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长此以往,保障村民的基础性权益,促进乡镇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
-
-
卢爱华
- 《2020年基础教育研究论坛》
| 2020年
-
摘要:
全新形势之下,中国乡镇地区的财政税收工作发生系统性的变化,不过有关以民为本的服务准则始终不会被抛弃,财政税收仍旧是对广大民众生活有益的.当下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乡镇政府领导认识到财政税收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意义,自觉落实好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树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优化建设包含医疗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长此以往,保障村民的基础性权益,促进乡镇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
-
-
卢爱华
- 《2020年基础教育研究论坛》
| 2020年
-
摘要:
全新形势之下,中国乡镇地区的财政税收工作发生系统性的变化,不过有关以民为本的服务准则始终不会被抛弃,财政税收仍旧是对广大民众生活有益的.当下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乡镇政府领导认识到财政税收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意义,自觉落实好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树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优化建设包含医疗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长此以往,保障村民的基础性权益,促进乡镇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