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城市财政与政府创新中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城市财政与政府创新中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城市财政与政府创新中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4-11-08

主办单位:上海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地方财政研究》杂志社

会议文集:城市财政与政府创新中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政府一旦加入GPA,中国产品在国际政府采购市场(含国内政府采购市场)上获得合同授予份额的大小,将取决于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中国服务类产品来说,总体上要面临国外服务类供应商的市场冲击,导致部分国内服务类政府采购市场的"让出",并带来相应的风险.而从服务类产品的内部结构而言,向GPA成员方开放国内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参与成员方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有利于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服务类产品出口,并促进该类产业的发展;但对于运输服务和保险服务却有较大的冲击.
  • 摘要:"物有所值"是GPA、欧盟以及各国和地区公共采购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伴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逐步走向完善,政府采购的制度目标也应及时从"节资防腐"转向"物有所值".本文分析了"物有所值"作为政府采购制度目标的缘由,考察了"物有所值"的内涵,指出应从采购计划制定、采购标准化、透明采购程序以及加强第三方评估等多方面推进实现"物有所值".
  •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治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治理的核心和基石在于基层治理的实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许多问题,基层治理模式应逐步以善治为导向,以Y县的实证分析可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实践,对基层治理善治具有推动作用,促进了社会治理的提升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基层治理实现善治是基础,传统的政府主导公共服务局面,应当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下不断拓展,使得民众和社会能够参与社会的建设,治理的水平和质量逐步提升。
  •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房产税的功能主要包括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地方财政治理,进一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则面临着税收文化迟滞、不动产收益权归属复杂和纳税人偏好表达机制未尽完善等约束条件.对此,本文认为进一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应加快房产税立法与不动产统一登记,扩大征税对象,将房产评估价值作为计税依据.房产税改革的推进有赖于税收管理体制的理顺和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无论从完善税制结构、稳定房价的角度看,还是从维护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引导住房消费的政策目标层面说,都有必要将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由试点方案中的“交易价格”改为“评估价值”;将征收对象由仅包括增量房产征税或对大部分存量房产不征税改为对存量和增量房产都包含在征税对象范围内。
  • 摘要:地方税作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与发展完善,我国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税收收入体系、税权管理体系、税收制度体系、税收征管体系等构成要素在内的地方税框架.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现行地方税体系中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税收增长不可持续、税权配置不尽合理、主体税种比较单一等,如何构建中国地方税体系成为一个迫切和重要的问题.地方税收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征管机构不统一,征管手段不完善。地方政府对地方税收的政策制定权、调整权等被限制,以至于地方税收的调控能力和对地方财力的形成能力偏弱,必须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地方税体系。
  • 摘要:将税收增长过程解读为税收的生产过程,引入菲德两部门模型,建立分析腐败影响税收增长的理论框架,推导出两个回归方程,以检验腐败对税收增长的全部作用和扩散效应.以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1978-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分税制改革前后、全国总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腐败对税收增长的全部作用和扩散效应.结果显示:腐败对税收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分税制改革之后较之改革之前的负向影响程度更甚;腐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税收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扩散效应,并且分税制改革之后的扩散效应较之分税制改革之前更为强劲;税收投入要素的边际税收产出相对差异在所有的样本中都为负,并且分税制改革之后较之分税制改革之前有扩大的趋势.
  • 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与日益增大的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如何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财政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是当前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财政调整时期的内生划分方法,采用STR模型对我国1980-2012年间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因素与转换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一是财政政策调整的幅度是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但财政政策调整的组成成分与政府的初始债务规模不是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先决条件.二是当基本预算赤字占GDP小于临界值0.0450时,财政支出对实际产出增长表现为凯恩斯效应,但是财政收入对实际产出增长却表现为非凯恩斯效应;三是当基本预算赤字占GDP大于临界值0.0450时,虽然财政支出对实际产出增长表现出一定的非凯恩斯效应,但就总效应而言,财政支出与收入均表现为凯恩斯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政府制定财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还有助于改善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的操作效率和运行效果.
  • 摘要:如何度量和评价扶贫的政策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扶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扶贫资金支出本身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扶贫引发的地方公共资源非效率配置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构造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将这两方面的影响共同引入模型中,在内生增长的主流分析框架内来考察扶贫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模型的均衡分析表明,当中央给予地方的扶贫支出占中央本级支出比重较小时,扶贫能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中央扶贫支出的增加,扶贫反而可能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地方政府内部的横向帮扶支出占比很可能与经济增长负相关.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指出扶贫支出应该与地方财政分权度相适应.如何降低扶贫带来的地方公共资源非效率配置问题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
  •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潜在风险增加,为有效防范其风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本文主要从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探讨,从而实现债务风险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判断等阶段。风险识别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性质、特征;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资料加以分析、度量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判断是根据有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安全界限来判断风险的程度。
  • 摘要: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赤字问题日益严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为了治理地方财政赤字问题,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于2004年就开始试行改革,历经9个年头,逐渐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政府、人大、公民三位一体的预算制度.该机制以预算作为切入点,通过制度设计,推进政府细化预算,吸纳公民参与预算恳谈会,促进人大预算权实质化等全面监督政府资金的运动过程.事实证明,新河镇的改革富有积极成效.一方面,新河镇的财政赤字问题得到大幅削减;另一方面,新河镇的改革激活了地方人大制度,促进了基层权力关系的重构.尽管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新河镇的预算民主化改革对其他地区的债务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依托新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理论,对1994-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分析而知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积极影响,在滞后三期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原因.为此,应根据经济增长情况加大对教育重视力度、适时适度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比例、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以使教育支出更好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增长.
  •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政府职能转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要点与关键.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结合当前和未来政治经济发展方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但是,目前我国政府职能的履行仍存在问题,如政府权力界限模糊、产权不清,审批制度不完善,行政效率低下,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不足,社会法治不完善等.对此,结合当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设立,以及在自贸区实施的多项新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改革可以发现,我国政府要实现职能转变,确保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合理划定政府与市场界限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法治政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快产权界定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完善权力运行监督体系等.
  • 摘要:随着"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在我国全面推开,区县级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在全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中贯彻落实上级政府财政政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借助新公共管理中绩效评价的工具,对上海市某区政府近年来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开展绩效评价,从中可以总结区县级政府集中采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并通过对采购中心、采购单位、供应商、评标专家等利益相关者的调研访谈,可以找到完善我国区县级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提高区县级政府集中采购绩效的措施和建议.
  • 摘要:我国农村留守贫困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儿童,有能力承担传统开发式扶贫的主体很难确定,社会保障类扶贫服务的重要性凸显.但乡村缺乏服务性质的治理结构,致使扶贫目标时常重叠、疏漏、偏离."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保障扶贫服务,扶持乡村基层以服务为主的治理制度发育来链接政府和穷人",可能成为实现乡村治理结构由秩序性治理向服务性治理转型的有效途径.构建这一制度体系政府购买的是"软服务",宜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模式,政府的责任重在监管,围绕绩效展开评估.
  • 摘要:本文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旨在研究结构性减税对我国就业水平的影响方式与程度,并提出结构性减税过程中如何稳定、提高社会就业水平的相关建议.结构性减税是"有增有减"的税制顶层设计,营业税改增值税、间接税改直接税、资源税改革等将通过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对就业产生传导作用.政策牵涉税收构成的调整,将改变不同类型经营实体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改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要辅之以人才培养及导向政策,鼓励劳动力集中到减税力度较大的服务业中去,集中到中小企业中去,才能释放税改政策的就业红利.
  • 摘要:地方财政治理是地方公共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基层财政财源、财力与支出责任的适应性是保障基层政权运转以及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嘉定区街道财政财源、财力和支出总量、结构和发展趋势,解构当前基层财政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做好"三个加减法"——构建财源体系,做财力增长的加法和支出责任的减法;调整支出结构,做行政运行、经济发展支出的减法和社区建设、民生发展支出的加法;强化财政管理,做提高绩效的加法和降低成本的减法——的破解之道.研究的结论对其他地方财政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早期标本,上海租界的城市建设管理和财政收支制度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本文整理了1927-1936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数据,分析市政管理组织工部局的财政政策模式.租界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地税房捐等直接税,财政支出集中于市政建设和公共服务;发行市政债券和公共投资收益是维持财政预算平衡的重要途径;租界的城市型财政体制具有明显的"土地财政"特征.
  • 摘要:为了促进郊区农民非农就业,上海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就业补贴政策.然而,这些补贴政策却存在种种政策歧视问题.本文界定了就业补贴政策歧视的含义,分析了政策歧视的现象及其原因,对政策歧视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消除政策歧视的具体建议,以期推动政策完善.转换政策思维,树立共赢理念,修改政策内容,消除歧视规定,强化政策学习,完善配套政策,为了消除政策歧视,在政策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中需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动员不同层面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政策执行树立牢固的群众基础。通过成立能够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使分散的力量形成合力,增加弱势群体在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完善信访等手段、广开言路,严格监督问责机制,协调各区县的补贴政策和执行情况,建立区县间、部门间的长效合作机制,遏制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从而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日本地方债的举债史,对日本的地方债的形成与发展加以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债的承接资金中,政府资金一直以来都是其主要资金来源.虽然进入21世纪以后,民间资金构成比有所上升,但政府资金依然占整体的50%以上.本文将围绕日本的地方债体系中政府资金在调整地区间财力差异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其功效如何,近年来不断推动地方债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资金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加以探讨.
  • 摘要: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修订后的《预算法》.《预算法》修订工作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的突破口,有八个方面的重大突破:突出预算的全面完整性原则,实现四本预算的全覆盖;突出预算的公开透明原则,循序渐进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突出预算的法治性原则,构建预算对政府施政的硬约束机制;拓展预算的年度性原则,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预算的绩效性原则,倡导"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职责权限划分;加强预算超收收入管理,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强化预算的再分配功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也必将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规范政府施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运行、提升纳税人权利意识、提升人大审查监督政府预算能力、防范财政风险等方面,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 摘要:本文立足于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视野,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各地人大开展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工作情况,检讨剖析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不足,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督促政府完善预算行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提出建议。地方人大要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落脚点,加强与审计机关的工作配合,有效借助与发挥审计监督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全口径决算的审查,督促政府及其各部门真正树立“花钱必须办事、支出必有责任”的观念,建立完善资金使用绩效考评体系和严格的问责机制,最终形成以绩效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
  • 摘要:紧凑城市是西方规划学者提出的一种空间形态模式,旨在有效解决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高密度、土地混合利用以及相对集中设置公共设施遏制城市扩张,以减少交通距离和污染排放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梳理紧凑城市理论以及紧凑城市与城市效率的关系基础上,用上海市的数据,对紧凑城市与城市效率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最后文章在实证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的发展现状和定位,对提高上海市城市紧凑度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 摘要:大数据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技术上的可行措施仍然不被用户所接受的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创新设计既应实现理想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也应当考虑到在未来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负责任创新"是一种针对技术创新领域的伦理问题提出的理论方法,对研究和创新进程中综合的途径进行探索,为以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建议,对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负责任创新”理论是通过预测维度、反思维度、协商维度、反馈维度来对技术创新及其设计过程进行全面的综合考量和评估,充分了解和筛选大数据技术在未来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价值冲突,使大数据技术的相关信息能够被公众所理解,从而真正将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和“负责任”结合起来,以一种开放、包容、互动的态度来看待技术的良性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