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艺
解放军文艺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专利文献479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新闻爱好者、当代、神剑等;
解放军文艺的相关文献由13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福春、刘南方、徐岩等。
解放军文艺
-研究学者
- 刘福春
- 刘南方
- 徐岩
- 苗得雨
- 裘山山
- 辛力
- 高凯明
- 丁临一
- 丁尔纲
- 丁扬东
- 乔梁
- 何南竹
- 何镇邦
- 余宏
- 全展
- 公羽
- 兵戈
- 凌行正
- 刘延龙1
- 刘慧
- 刘成信
- 刘正平
- 刘海涛
- 刘立云
- 刘茂辰
- 初曰春
- 利旭
- 叶延滨
- 吕宗林
- 吕志强
- 吴乃华
- 吴平安
- 吴正中
- 吴淮生
- 周同宾
- 周政保
- 周铸
- 姚楠
- 孙彤
- 孙晓琴
- 孙甲仁
- 孙道荣
- 巴迅
- 庞培
- 张东
- 张同吾
- 张守仁
- 张效民
- 张昆华
- 张桃洲
-
-
-
-
摘要:
1950年出生,甘肃榆中人。1968年2月在北京101中学应征入伍,至福州军区空军司令部。1973年-1976年、1979年-1982年在厦门大学中文系读书,获硕士学位。198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83年起在总政治部文化部工作,曾任艺术局副局长、局长。2003年6月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2004年1月任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少将军衔。2010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退休后,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过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话剧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法制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语言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等。2005年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等九家单位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
-
-
杨彬
-
-
摘要:
赵丽是一个善于写中短篇小说的作家,她的《乳香》曾获第六届湖北文学奖。近年来在《长江文艺》《青年文学》《芒种》《芳草》《芳草·潮》《长江丛刊》《厦门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发表很多中短篇小说。赵丽的小说从城乡对照的角度,描写当下乡村现实生活,书写浓浓的乡情,叙事细腻、结构精巧、人物鲜活、语言清丽。
-
-
余宏
-
-
摘要:
导语:1957年,时任海南军区宣传干事的刘文韶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以海南“红色女子军连”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军旅作家梁信读后深受感动,很快奔赴海南采访写出电影剧本《琼岛英雄花》。1961年,谢晋依此剧本导演的电影《红色娘子军》立即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女英雄吴琼花的形象由此家喻户晓。1964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成为中西方艺术成功融合的典范。在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红色娘子军》系列经典作品背后的真实故事。
-
-
江上苇
-
-
摘要:
《保卫延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的一部著名的战争小说,作者是新华社随军记者杜鹏程。该书完稿于1953年末,随即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列为“解放军文艺丛书”之一,并交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4年夏出版,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首次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作品。
-
-
李浩
-
-
摘要:
我和李亚的认识可以追溯至很久很久之前,当时我还在县武装部工作一大约是2000年或2001年。我对具体的时间总是缺乏概念,一贯如此。《解放军文艺》组织部队作家的改稿班,我有幸忝列其中,当时,我还几乎没有发过小说,只写过一些诗。这个改稿班以小说作家为主,诗人、主编刘立云在和大家见面并出席了开班仪式之后就忙其它事务去了,改稿班则全权交由李亚负责一如果我的记忆没错的话,大抵是这样。
-
-
初曰春
-
-
摘要:
李皓,1970年秋生于辽宁大连,现供职于大连新闻传媒集团。中学时代开始写作,后投笔从戎。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山花》《清明》《黄河》《安徽文学》《天津文学》《福建文学》《朔方》《四川文学》《文学自由谈》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部分作品被《青年文摘》《台港文学选刊》《散文选刊》《诗选刊》《散文》海外版以及《作家文摘》报等转载,入选数十部各种年度选本,曾获冰心散文奖、辽宁文学奖、曹植诗歌奖、杨万里诗歌奖、陈子昂诗歌奖提名奖、刘伯温诗歌奖提名奖等。著有诗集《击木而歌》《怀念一种声音》,散文集《一个人的词典》《雨水抵达故乡》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诗歌委员会秘书长、签约作家。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文学创作一级,《海燕》文学月刊主编。
-
-
-
刘正平
-
-
摘要:
上小学后,我就学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经典老歌,我也是从这首雄壮的歌曲中了解“共产党”的。唱着这首经典老歌,我进入了中学时代。中学毕业后,伴随着这首熟悉的旋律,我于上世纪60年代末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文艺战士。
-
-
黄倩
-
-
摘要:
提起中国著名电影编剧、作家王愿坚,相信许多读者都有深刻印象,他的许多作品被收入小学课本中,比如《党费》《灯光》《三人行》《七根火柴》《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真实地塑造了那个烽火年代的红军形象,影响了几代人。靠自学走上写作之路王愿坚1929年出生于山东诸城市相州镇,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52年,他调到《解放军文艺》工作。1956年至1966年,他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