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艺报》

《文艺报》

《文艺报》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72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0篇、专利文献1728篇;相关期刊335种,包括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自由谈、中国美术馆等; 《文艺报》的相关文献由653位作者贡献,包括魏宝涛、刘福春、阎纲等。

《文艺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0 占比:29.41%

专利文献>

论文:1728 占比:70.59%

总计:2448篇

《文艺报》—发文趋势图

《文艺报》

-研究学者

  • 魏宝涛
  • 刘福春
  • 阎纲
  • 高洪波
  • 屠岸
  • 祝学剑
  • 古远清
  • 张均
  • 李炳银
  • 吴中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咏戈
    • 摘要: 在学术界,朱有勇是一名院士,但在他自己眼中,只是一名有知识的农民。2020年春天,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春雷正在疫情最前线武汉采访,云南方面通过几位好友,盛情邀请他书写朱有勇事迹。研究资料,李春雷惊奇地发现,朱有勇扶贫之地,正是大家熟悉的那首爱情歌曲《婚誓》的诞生地——澜沧江畔!浪漫歌曲的背后,竟然有着那么沉重的故事。于是,李春雷走进了澜沧,走进了阿哥阿妹的故乡……目前,长篇报告文学《农民院士》已正式出版发行。作为一部致敬时代楷模、书写中国脱贫华章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2022年3月30日,《农民院士》在北京、昆明两地举行图书视频研讨会。本刊刊发著名文学评论家、《文艺报》原总编辑范咏戈撰写的书评,以飨读者。
    • 税路林; 傅宗洪
    • 摘要: 转载是文学生产的第二现场,是文学再传播的一种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报》作为全国性的文学评论报纸,承担着阐释文艺政策、发表文艺评论、推进文学运动的责任。《文艺报》转载国家刊物上的文章,将文学批评从“个体”推向“群体”。同时,《文艺报》也转载地方报刊上的文章,为全国各地文艺信息的交换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文学大众化。《文艺报》的转载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主流话语渠道,参与建构“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制度。
    • 何旻
    • 摘要: 王瑶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文学史”研究,这个学科方法定位影响深远。此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的生成,既基于现代大学知识生产机制内的传承,也应注意到其时文坛以文艺运动为方式发生的介入作用。方法的建构中涵纳着王瑶与学院外的文学世界对话及博弈的策略。1954年至1958年,王瑶被文坛领导媒介《文艺报》发现并吸纳为编委,见证和参与了其时最重要的数次文艺运动。运动中,校园内外多方合力,令“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化不断加速,进而构建其“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及核心议题。王瑶曾以文学史家的身份为其时的文艺机制所吸纳,并尝试与其中议题对话,而终于讲“史”对“论”的不完全贴合而被排除。被排除后,王瑶再次清理了自己的路径:中国现代文学应指向存真伪的稳定时段的历史研究,而与当下文坛所产生的理论、批评保持距离。
    • 马明宸
    • 摘要: 孙博文Sun Bowen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闻,号汝阳山人。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崔子范诸先生。画以大写意居多,气势磅礴,笔墨雄健,画风自由率真。特别是山水巨幅,改变了山水画的传统观念,由自我赏玩向公共空间延伸与拓展。书画作品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2002年)、中国美术馆(2020年)、山东美术馆(2021年)展出,受到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书画报》《北京日报》《教育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媒体曾专门对其人其艺进行报道。
    • 李希翎
    • 摘要: 作家档案王继怀,湖南怀化人,现居广州。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等10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余万字。曾多次获奖,多篇文章被《文摘报》《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语文世界》等报刊转载或入选年度精选、读者丛书、学生课外读本,其中20余篇文章被全国各省市区选作中考等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题。著有《收集幸福》《烛光璀璨》《跋涉放歌》《岁月未曾抵达》《怎样采写基层教育新闻》等文集。
    • 摘要: 梁鸿鹰,《文艺报》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著有评论集《守望文学的天空》《文学:向着无尽的可能》《向道与叩问》《写作的理由》《在场与审思》,散文集《岁月的颗粒》等,出版《阿西莫夫诠释人类万年》等译作。曾获《上海文学》专栏奖,《十月》散文奖等。
    • 张炯
    • 摘要: 我在大学读书时便知道阎纲是《文艺报》的编辑兼评论家,但认识他却较晚。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噩梦后,我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被借调到红旗杂志文化组负责,经手发表了教育部写作组为教育战线“黑线专政”论翻案的文章。那时《文艺报》尚未复刊,阎纲、刘锡诚都在人民文学编辑部工作,他们来找我为《人民文学》也写一篇为文艺战线“黑线专政”论翻案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虽排成清样,没有发出来。不过,我们从此却成了朋友。
    • 宋遂良
    • 摘要: 我算是在劫后复苏的新时期正式登上当代文坛的,在我初登文坛的过程中,阎纲是我的伯乐之一。1978年,我还在山东泰安一中任语文教师时,写作了一篇《秀丽的楠竹和挺拔的白杨——漫谈周立波和柳青的艺术风格》,忐忑不安地投送到刚刚复刊不久的《文艺报》。当时任评论组编辑的阎纲、刘锡诚、雷达等人,不弃草味,独具慧眼,选用了我的稿子,文章在《文艺报》1979年第2期刊出,由此在文学评论界挂上了号。可以说,时任《文艺报》的编辑阎纲,还有刘锡诚和雷达,是他们把我引进文坛的。对此,我永远心存感念。
    • 吴俊; 郜元宝; 谢有顺; 张燕玲; 汪政; 杨庆祥; 韩春燕; 曾攀
    • 摘要: 时间:2022年8月26日地点:中国作家协会10楼会议室参会人员:白烨、吴俊、洪治纲、贺仲明、杨扬、陈汉萍、张洁宇、丛治辰、南帆、郜元宝、谢有顺、汪政、张燕玲、韩春燕、王春林、杨青、杨庆祥、岳雯、房伟、傅逸尘、曾攀、王金胜、陈培浩、杨辉(本次会议部分专家发言已在《文艺报》及“文学新批评”公众号上发表)。
    • 黄莹
    • 摘要: 根据《要实事求是一些!》原文手稿在专用稿纸、书写笔迹、涂改校订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冯雪峰曾以多种笔名在“新语丝”栏目发表文章的现象、冯雪峰笔名的常用字,乃至文章论证特征、观点及用词与冯雪峰其他作品的一致性,本文推断:“何仲”是冯雪峰的笔名之一,《要实事求是一些!》及以同一笔名发表于1952年《文艺报》半月刊的另一篇文章《文艺教学的坏例子之一》是失收于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2卷本《冯雪峰全集》的佚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