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被动桩

被动桩

被动桩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08612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地质学报、河南科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七届全国基坑工程研讨会、运用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届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等;被动桩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敏、李忠诚、陈福全等。

被动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8612 占比:99.91%

总计:108706篇

被动桩—发文趋势图

被动桩

-研究学者

  • 杨敏
  • 李忠诚
  • 陈福全
  • 向先超
  • 李琳
  • 宋伯石
  • 张浩
  • 梁发云
  • 黄伟达
  • 刘敦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庞锋; 孙凯
    • 摘要: 软土地基地面堆载会引起地基土压缩和侧向位移,土体的侧移又会进一步导致临近桩基承载性能发生改变。为了考察沿海漫滩回填堆载导致的地基软弱土压缩和侧向移动作用下的临近既有桩基受力性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堆载作用下临近桩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堆载作用下软弱地基土的变形运移规律,研究了临近堆载单排桩、双排桩在堆载荷载大小与作用位置、桩身刚度、桩顶约束条件等工况中的性状。结果表明,堆载作用位置越近、荷载水平越高,桩身变形受力响应越明显;桩身刚度的提高会增加被动受荷影响范围;不同桩顶承台约束下桩身变形受力性状差异显著,且桩身轴力引起的“二次弯矩”效应明显,不容忽视。当基底软弱土较厚时,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有利于改善临近桩基变形受力性状。
    • 张超凡
    • 摘要: 将位移法和p-y曲线法相结合以计算被动桩桩身内力和变形。将桩周土体水平位移与桩周软土层厚度、土体性质、堆载工况等因素联系起来,基于位移法计算邻近堆载对基桩产生的影响,并对比选用典型p-y曲线模型描述桩侧土抗力与桩身水平位移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桩顶荷载及桩周堆载的影响,建立了引入P-Δ效应的被动单桩桩身挠曲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考虑土体非线性时被动桩桩身内力和变形。据此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程序DSN,对典型案例进行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采用本文所述方法计算考虑土体非线性时被动桩内力和变形。
    • 胡凡
    • 摘要: 软土区桥头路堤填筑会给下卧软土层带来一定的位移场,导致典型的软土-桩基相互作用,会威胁到桥梁的建设与正常使用.研究开展了软土-桩基相互作用的1∶1原位试验,根据桩顶偏移、桩身拉压应变、桩身弯矩、桩侧土抗力和桩周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对路堤填筑引发的软土-桩基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在相同大小的堆载作用下,桩径越大,桩身抗弯刚度越大,桩身最大拉压应变越小,桩身最大弯矩越小,最大应变和最大弯矩的位置越深,抗裂性能越强,桩侧土抗力越大,桩身与软土间的相互作用效果越好.
    • 张超凡
    • 摘要: 将位移法和p-y曲线法相结合以计算被动桩桩身内力和变形.将桩周土体水平位移与桩周软土层厚度、土体性质、堆载工况等因素联系起来,基于位移法计算邻近堆载对基桩产生的影响,并对比选用典型p-y曲线模型描述桩侧土抗力与桩身水平位移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桩顶荷载及桩周堆载的影响,建立了引入P-Δ效应的被动单桩桩身挠曲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考虑土体非线性时被动桩桩身内力和变形.据此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程序DSN,对典型案例进行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采用本文所述方法计算考虑土体非线性时被动桩内力和变形.
    • 杨涛; 童立元; 潘皇宋
    • 摘要: 为了研究被动桩在堆载及基坑开挖卸荷作用下的水平受力及变形规律,基于三参数地基模型,提出一种被动桩受力变形响应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布西奈斯克解及明德林解析解,利用复合辛普森公式进行数值积分,求解得到堆载及开挖卸荷条件下被动桩处的水平附加应力.然后,采用Kerr地基模型,建立被动桩的挠曲微分方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到桩体挠曲微分方程矩阵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坑底卸荷引起的桩体水平附加应力约为侧壁卸荷作用下桩体水平附加应力的1/3,坑底卸荷对被动桩的影响不可忽略;堆载大小对桩体水平位移的影响略大于堆载区域尺寸,应避免集中堆载;基坑开挖深度对桩体水平位移的影响远大于基坑开挖面尺寸,开挖过程中宜采用梯次开挖方式.
    • 张浩; 孙凯; 杨玲; 郭院成
    • 摘要: 工程桩经常遇到因周围土体侧移而引起的被动受荷问题,为了合理评估此类被动桩的被动荷载效应,基于滑移线塑性理论和饱和软黏土的Tresca屈服准则假定,构建了被动桩与位移软土的平面应变相互作用模型,给出了极限状态下土体绕桩塑流时的被动桩侧向极限土压力计算模型,并进一步考虑桩周位移土塑性区开展范围的影响,建立了桩周土塑性区局部开展时的桩身侧向被动荷载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桩周土塑性区开展范围时桩身被动荷载与桩前法向应力变化规律的分析,建立了边载作用工况下基于桩前法向应力的桩身侧向被动荷载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与文献理论解和工程实例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和简化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 袁子琦; 崔允亮
    • 摘要: 软土地基中为控制临近浅基础建筑物的单层地下室基坑变形,开发了新型的基坑支护结构和控制技术,并应用于工程中.在基坑内设置被动桩,被动桩与支护桩设置传力梁,将内支撑设置于支护结构顶部并在浇筑地下室顶板时不拆除支撑,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土体水平位移、坑外土体竖向位移及周边房屋沉降等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施工开挖,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曲线呈现"鱼肚"形,且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土体位移变化不大,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坑外土体竖向位移及周边房屋沉降均未超出报警值.通过新型支护结构和控制技术的应用,有效控制了临近浅基础基坑变形.
    • 上官士青; 杨剑
    • 摘要: 基坑开挖造成的土体水平位移会导致临近桩基的挠曲变形,这种因周边土体位移而发生变形的桩基通常被称为被动桩.本文依托某明挖隧道下穿BRT桥的工程案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对临近被动桩的影响,并探讨了被动桩的保护措施.研究表明,当被动桩紧邻基坑支护结构时,被动桩的变形略小于支护桩,应对被动桩采取保护措施,如增加支护刚度、坑内加固、坑外加固或隔离桩等.
    • 张浩; 孙凯; 杨玲; 郭院成
    • 摘要: 工程桩经常遇到因周围土体侧移而引起的被动受荷问题,为了合理评估此类被动桩的被动荷载效应,基于滑移线塑性理论和饱和软黏土的Tresca屈服准则假定,构建了被动桩与位移软土的平面应变相互作用模型,给出了极限状态下土体绕桩塑流时的被动桩侧向极限土压力计算模型,并进一步考虑桩周位移土塑性区开展范围的影响,建立了桩周土塑性区局部开展时的桩身侧向被动荷载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桩周土塑性区开展范围时桩身被动荷载与桩前法向应力变化规律的分析,建立了边载作用工况下基于桩前法向应力的桩身侧向被动荷载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与文献理论解和工程实例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和简化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 李琳; 曹磊; 刘艳婷; 白建方
    • 摘要: 实际工程中,被动桩承受侧向荷载的同时往往还承受轴向荷载.在自主研发的被动桩模型试验台上,针对滑移土层厚度较小情况进行了轴向荷载影响的研究.试验中,滑移土层厚度200 mm,嵌固土层厚度500 mm,分别进行桩顶无轴向、有轴向荷载的模型试验,对桩身弯矩、剪力、位移和桩侧土压力沿桩长分布及最大值随土体侧移量增加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土体侧移使得桩身弯矩、剪力、位移和桩侧土压力达到最大分布之前,轴向荷载对桩身最大弯矩、最大剪力、最大位移和最大桩侧土压力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土体侧移使得桩身弯矩、剪力、位移和桩侧土压力达到最大分布后,轴向荷载会使桩身最大弯矩、最大剪力、最大位移和最大桩侧土压力明显增大;同时桩顶轴向荷载会引起被动桩旋转点位置上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