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同礼
袁同礼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9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大学图书馆学报、山东图书馆学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首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图书馆学会2017年会等;袁同礼的相关文献由6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晓泽、潘梅、张书美等。
袁同礼
-研究学者
- 李晓泽
- 潘梅
- 张书美
- 张升
- 张秀民
- 李国庆
- 段洁滨
- 王成志
- 王英智
- 程旭
- 苏健
- 蔡振翔
- 陈秋慧
- 余丰民
- 刘东元
- 刘劲松
- 刘卓英
- 吴效华
- 吴汉华
- 吴稌年
- 吴萍莉
- 周莲
- 孟化
- 宋凤英
- 尹汉超
- 张光润
- 张红扬
- 张西平
- 张静1
- 戚志芬
- 曾凡菊
- 朱士嘉
- 朱天策
- 朱渊清
- 李兴辉
- 李周1
- 李婷
- 李彭元
- 杨印民
- 杨殿珣
- 柳音
- 模糊
- 江山
- 温国强
- 烸铂
- 王世民
- 王熹
- 王长宇
- 美王成志1
- 胡輝平
-
-
尹汉超
-
-
摘要:
国家图书馆收藏中国学文献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学文献作为国图特色专藏,不仅使国图成为国内中国学文献收藏的一流文献中心,也使其成为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文献收藏重镇。本文首先对国家图书馆收藏中国学文献的历程进行简要回顾,从收藏历程可以看出国家图书馆中国学专藏的鲜明特点,即收藏的完备性、语种的多样性、藏书的宏富性、报刊的连续性、文献的互补性、建设的针对性等。最后对学者与图书馆的交往关系做了初步探讨,并就新时代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图中国学文献,加强与学界、业界的联系等提出一些构想和建议。
-
-
雷强
-
-
摘要:
本文以袁同礼和费正清共同撰写的《中美文化关系备忘录》为研究对象,剖析此份重要文件的撰写起因,详述备忘录的原则和内容,列举美国政府、学术机构和团体、私人基金会、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反馈和措施,分析该份备忘录对“二战”结束后美国形成自身特色汉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
-
胡輝平
-
-
摘要:
抗戰期間,大批學者跟随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西遷昆明,後再遷四川。期間董作賓應同遷昆明的北平圖書館館長袁同禮邀约,編撰《甲骨叢編》爲《國立北平圖書館考古學叢刊》第五種。《甲骨叢編》(第一集)完成於1941年,廣泛收集甲骨資料,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叢刊因故未出版,未刊稿現藏於國家圖書館。本文對董作賓書稿的内容框架和成書背景等方面展開介紹,就書稿在甲骨學中的學術價值和地位略作評述,並附録書稿序文。
-
-
-
-
-
程旭
-
-
摘要:
参考咨询是图书馆重要业务工作之一,抗战期间袁同礼凭借深厚的图书馆知识、广博的人脉以及对战时国内、国际形势的认知,积极主动为民国政府外交部、教育部以及政府官员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发挥了图书馆参考咨询的重要作用,为抗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
-
王成志
-
-
摘要:
抗战期间, 袁同礼和费正清发起、参与、主办中美学术文化交流机构——美国驻华大使馆学术资料服务处和国际学术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 通过这两个机构推动中美书刊文献交流:美国图书馆界集体向艰苦抗战的中国采购中文书刊, 美国公私机构免费向中国提供图书文献, 甚至在抗战后期提供大学教学实验设备和教科书等援助, 中方向美国提供大量战时文献资料.他们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 促成了中美学术资料和文化的双向、平等、互利交流.
-
-
刘劲松;
张书美
-
-
摘要:
袁同礼研究,不是以1965年蒋复璁的《悼念袁同礼先生》一文为开始,也不是起步于1931年出版的《当代中国名人录》,而应肇始于1943年汪应文发表的《记袁守和先生事》.该文高度评价了袁同礼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勾勒了袁同礼研究的轮廓,影响深远.
-
-
-
-
杨印民
- 《首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自1929年9月至1948年底,袁同礼先生实际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工作长达20年之久,对于馆藏方志的收藏与整理拥有莫大之功.包括发布征求各地所存及新修方志通告;大量采访地方志,对地方志文献进行编目、编纂方志目录、出版相关方志书籍;为读者设立有关方志类的专门研究室i筹设善本乙库,选入清初方志;抗战爆发前将珍稀方志装箱南运等等.直接砌筑了今天馆藏方志数量上的主体与质量上的核心部分.
-
-
李国庆
- 《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阮氏提要,指阮元撰《四库未收书提要》(以下简称《阮提要》)."二礼",指傅以礼和袁同礼,因其名并有"礼"字故名.两位学者在清光绪和民国时期先后整理了阮元撰《四库未收书提要》和阮元进呈书《宛委别藏》,分别刊印发表了《揅经室经进书录》(以下简称《傅目》)和《宛委别藏现存书目及其版本》(以下简称《袁目》).《傅目》侧重提要的梳理,而简于版本的胪列;《袁目》详于版本之著录,而省略了阮撰提要."二礼编目",互有侧重,互为补充,遂为研究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和《宛委别藏》之重要文献.
-
-
- 袁恒祺
- 公开公告日期:2001-03-07
-
摘要:
袁码(音群)汉字输入方法,确立汉字由笔画群组合而成的思想,笔画群就是人们都会写会读的基本字,输入几个基本字就可以灵活地组合成汉字(词组)。因此,汉字由群声码和字声码组合而成;词组由首字的群声码和逐字声码组合而成;字词书写由首字的群声码(大写字母)和逐字声码(小写字母)组合而成;字词既可连词写,也可分词写。本发明是信息时代的“国际汉字”,能够适应不同的中文信息产品。它易学、易记、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