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房
蜂房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4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71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中国民间疗法、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3年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五届学术大会暨黑龙江省中医周围血管病2013年学术讨论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等;蜂房的相关文献由59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学东、王磊、M.威廉斯等。
蜂房
-研究学者
- 周学东
- 王磊
- M.威廉斯
- R.霍普曼
- 李继遥
- 乔志洪
- 王梅千
- 冯露
- 刘斌
- 王天威
- A.舍费尔
- C.克洛彭布格
- J.布兰德
- K.贝格哈恩
- 中野悦宏
- 余林生
- 崔越
- 左渝陵
- 张晓莲
- 李欢
- 梁良
- 潘炜
- 陈立群
- 付月生
- 代平礼
- 刁青云
- 刘祖莲
- 刘锋
- 刘驰
- 周婷
- 庞振华
- 张体银
- 张奇
- 李乃强
- 杜兵
- 格雷戈里·兰伯特
- 王一飞
- 王强
- 王星
- 秦明珠
- 程志新
- 肖伟
- 胡志勇
- 董立群
- 谢倩
- 谢关林
- 赵维成
- 赵维诚
- 邢金鹏
- 郭晓健
-
-
院倩;
张广德;
黄珂
-
-
摘要:
魏子孝教授临床用药精当,切中病机,善用蜂房药对配伍,以毒攻毒、升降相因、动静结合,兼顾标本因果,疗顽疾痼瘴,解疑难杂症,收效明显。
-
-
王越欣;
李媛媛;
王梅;
张文智;
冯敏;
冀来喜;
倪艳
-
-
摘要:
目的:为艾椒散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艾椒散中蜂房、艾叶、芦荟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艾椒散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5∶25),柱温为25°C,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TLC结果显示各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对应斑点,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256~5.12 mg/mL(r=0.99967)、0.374~14.96 mg/mL(r=0.9991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RSD=2.3%)、99.7%(RSD=2.5%);测得艾椒散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075、1.8225 mg/g。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鉴别方法简单、精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以用于控制艾椒散的质量。
-
-
童长忆;
袁芝琼
-
-
摘要:
蜂房是一味常用传统动物药,其主要构成物质有蜂蜡、蜂胶和蜂房油三类,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抑癌等药理活性。其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就国内外学者对蜂房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蜂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
-
刘佳;
姜楚华
-
-
摘要:
易小华对蜜蜂并不陌生,但第一次看到蜂房时,她震撼了--一个个大小、形状、结构几乎完全相同的蜂巢连点成片、连片成块、连块成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美观的结构体。“结构”这个词忽然像电影的慢镜头一般,在易小华的眼前缓缓地、反复地出现。她灵光忽现--眼前的蜂房,不正如自己对“结构型数学”教学的艰辛求索过程吗?
-
-
-
顾庆
-
-
摘要:
俄亚大村是四川省俄亚纳西族乡的政府驻地,村落山环水绕,民居依山而建,彼此相连,形似“蜂房”(图1)。当地的民居为何这样建造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蜂房”建筑群选址于地下水较丰富、相对平缓安全的凸岸山坡,有利于减轻山体崩塌、滑坡等对房屋产生的危害,便于蓄水防火,同时也有利于防范洪水。
-
-
-
-
摘要: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德]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资本论》。
-
-
邹文武(策划);
陈德前(执行)
-
-
摘要:
同学们,你见过蜜蜂建造的蜂巢吗?蜂巢的横断面是由正六边形组成的,但组成蜂巢的蜂房并非正六棱柱,蜂房的底部是由三个全等的菱形拼成的。蜂巢的这些结构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数学助力寻找建造方案众所周知,周长一定的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但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能铺满平面。
-
-
王绍仙;
赵若丹;
王莹;
王玉新;
陈旭冰
-
-
摘要:
目的:探讨蜂房对痔疮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蜂房提取物制成栓剂,并进行药效学评价.结果:蜂房栓剂低剂量组大鼠肛周组中度红肿,有少量分泌物,无出血和糜烂.蜂房栓剂高剂量组大鼠肛周组轻度红肿,有少量分泌物,无出血和糜烂.低剂量组除iNOS含量显著降低外(P<0.01),对其它炎症因子无明显影响,高剂量组显著降低组织中TNF-α、IL-6、IL-1β及iNOS含量(P<0.05或P<0.01).结论:蜂房栓剂对痔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否是黄酮类化合物还需进一步研究.
-
-
解红霞;
郝伟亮;
赵炳聪;
贾福群
-
-
摘要:
目的:鉴别蜂房药材的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特征,测定蜂房浸出物以及没食子酸的含量,完善蜂房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镜下观察蜂房药材的粉末特征;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对蜂房药材及蜂房对照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测定蜂房的浸出物;采用GH0525046 C18A色谱柱(250×4.6 mm,5 μm),以甲醇-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3.0)(5∶9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3 nm,柱温室温,对蜂房药材中没食子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蜂房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和薄层鉴别方法;没食子酸浓度在5.28-47.52 μg·mL-1(R2=0.9993)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0.33%)、稳定性(RSD=1.58%)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27%(n=6,RSD=2.15%),蜂房药材中没食子酸的平均含量为1.27 mg·g-1.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蜂房的质量标准研究.
-
-
邱根祥;
严根华;
郑兰军
-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5年儿科分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蜂房治疗小儿鼻炎、哮喘、口疮、腹痛、遗尿、湿疹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并附典型案例以资验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房提取液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抑制和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即可按中医的辩证,也可按西医的药理实验结果来使用它。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如:鼻炎、哮喘、湿疹等,它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对各种疼痛如咽痛、腹痛、无论寒热虚实均可加减使用。历代本草认其为有毒之品,但笔者在长期临床使用中均未发现或出现中毒反应。推测可能与古时候其在驱虫方面用量过大以及品种或炮制有关。
-
-
-
-
于鹰;
平静;
王均宁;
张成博
-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不同历史时期,蜂房的功用及临床运用各有特点.为充分发挥该品的治疗作用,分析其配伍规律.两汉至明清,不同历史阶段,蜂房发挥的功用及临床运用各有特点,体现在:两汉至唐代,本品多为攻毒疗疮之用,主治疮毒、瘰疬、痔瘘诸疾,至宋金元时期,在对该品攻毒疗疮认识的基础上,强调了蜂房祛风止痛,熄风止痉功效的发挥,故此期本品的运用范围扩展至牙痛、风痫等病证,而至明清时期,多位医家力倡“以毒攻毒”之说,使得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的功效更为突出,其临床应用亦更加广泛。探究蜂房的历代应用沿革,分析其配伍规律,以期为该品的临证运用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