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藿香正气液

藿香正气液

藿香正气液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32133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企业管理实践与思考、婚育与健康、实用中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国第三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等;藿香正气液的相关文献由151位作者贡献,包括卿玉玲、杨国汉、秦少容等。

藿香正气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2133 占比:99.98%

总计:332208篇

藿香正气液—发文趋势图

藿香正气液

-研究学者

  • 卿玉玲
  • 杨国汉
  • 秦少容
  • 戴裕光
  • 胡德耀
  • 白礼西
  • 金思岑
  • 陈康
  • 甄泽均
  • 陆德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顾昱昊; 陈可点; 戚蕊; 卢明军; 皮雯敏; 谢以清; 高丰; 戴子琦; 吴倩文; 霍苏; 徐意; 徐冰; 雷海民
    • 摘要: 目的探究藿香正气液(HXZQ)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的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通过SymMap、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的归经、有效成分;输入Pharm Mapper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SwissTarget数据库获得相应基因;检索GeneCards数据库获得COVID-19的靶点基因;利用R语言3.6.1截取交集网络获得候选靶点;借助Cytoscape 3.7.1将归经-中药-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在STRING平台上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导入Cytoscape 3.7.1完成图像处理;利用DAVID数据库对候选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注释;用AutoDock Vina 4.2.6将关键靶点与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并用PyMol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获得164种有效化合物、443个不重复的靶标、67个疾病治疗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GO条目173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条目126个,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CC)条目22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条目25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114条信号通路(P<0.05)。结论藿香正气液中的有效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柚皮素、汉黄芩苷、山柰酚、2-hydroxyisoxypropyl-3-hydroxy-7-isopentene-2,3-dihydrobenzofuran-5-carboxylic和甘乌内酯等可能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鞘脂信号通路和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中的MAPK1、MAPK3、RelA等关键靶点,干预多个与抗炎、免疫杀伤和重塑气道等相关的生物功能,从而发挥治疗COVID-19的作用。
    • 纪敬敏; 石新丽; 孔静
    •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的藿香正气液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靶点与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ETCM和TCMID数据库中搜寻藿香正气液各成分的化合物和靶点,从DrugBank中检索抗病毒药物的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和分析网络,用DAVID平台和STRING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各项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藿香正气液中84个活性化合物对应601个靶点,其中NR1H2是利托那韦和藿香正气液共有的重要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核心靶点80个,度值排名前五的依次是NCOA1、JUN、TP53、CSNK2B和HSP90AA1;与抗病毒有关的靶点有NR1H2、AKT1等.KEGG通路与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HTLV-1)感染、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感染、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炎症性肠病等相关.结论 与抗病毒药物相比,藿香正气液通过多个化合物、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作用.该方法初步揭示了藿香正气液治疗COVID-19的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冯宇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胃肠型感冒患者实施藿香正气液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 18 例胃肠型感冒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9 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藿香正气液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从治疗效果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从症状改善时间来看,研究组腹泻、咳嗽、呕吐以及发热的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早,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两组胃肠道反应、恶心、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胃肠型感冒患者来说,藿香正气液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症状改善,而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 江剑雄; 王琛琛; 王文倩
    •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藿香正气液超声经皮透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输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热毒宁联合藿香正气液超声经皮透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的95.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食欲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1.4±0.3)、(1.1±0.4)、(3.4±0.8)、(3.1±0.7)、(6.3±1.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0.6)、(2.3±0.5)、(4.9±1.1)、(5.4±1.2)、(8.7±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联合藿香正气液超声经皮透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显著,能加快症状消退,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且操作简单、无创无痛,患儿依从性较高,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王喜荣
    • 摘要: 目的 探讨藿香正气液在中毒性红斑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中毒性红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50)与观察组(n=150).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水沐浴方法,观察组采用1%藿香正气液溶液沐浴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每日睡眠时间、每日喂奶量、愈合时间及患儿家属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每日喂奶量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度(90.67%)高于对照组(6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毒性红斑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藿香正气液可有效提高中毒性红斑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新生儿喂奶量及每日睡眠时间,利于促进红斑创面愈合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
    • 张先军
    • 摘要: 目的:探究藿香正气液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病人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藿香正气液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控制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控制率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中,采用藿香正气液联合常规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控制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冯淑明
    • 摘要: 夏季暑气、湿气都很重,很多人为了避免出现中暑问题,都会从药店里购置藿香正气水或者藿香正气液以备不时之需。因为两种药品的名字很相似,因此不少人都以为二者没有差别,但是它们之间真的只是一字之差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