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脂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化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9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72647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广西科学、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中药分析学术交流会、全国民族医药发展学术研讨会等;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文献由1378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文杰、康文艺、王喆之等。

脂溶性成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9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72647 占比:99.47%

总计:73031篇

脂溶性成分—发文趋势图

脂溶性成分

-研究学者

  • 卢文杰
  • 康文艺
  • 王喆之
  • 王茂媛
  • 谭晓
  • 刘布鸣
  • 黄艳
  • 夏伦祝
  • 王祝年
  • 陆国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卿晨; 陈金虎; 李伯隆; 刘衡; 张成桂
    • 摘要: 目的:分析并比较黑水虻幼虫与成虫的脂溶性成分。方法:利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黑水虻幼虫、成虫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鉴定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两者成分中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黑水虻幼虫脂溶性成分中检出47个峰,鉴定出22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峰面积的47.31%;从黑水虻成虫脂溶性成分中检出21个峰,鉴定出16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峰面积的62.47%。结论:烃类化合物和脂类化合物是黑水虻油脂的特征性成分,成虫体内含有较多的脂肪酸,而幼虫体内含有大量烃类和酚类化合物,为黑水虻的资源利用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徐晶; 赵学群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中脂溶性成分和氨基酸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氨基酸仪分析成分。结果半夏炮制品中共鉴定出27种脂溶性成分和16种氨基酸。脂溶性成分主要为棕榈酸、亚麻醇、酞酸二丁酯、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等。总氨基酸含量顺序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7种必需氨基酸在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中占比分别为40.7%、40.2%、40.3%。结论为半夏的质量控制和药用价值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李孟; 杨颖; 邓晓颜; 张靖柯; 王胜超; 孙孝亚; 郑晓珂; 冯卫生
    • 摘要: 目的比较怀中1号地黄不同炮制品(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脂溶性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地黄3种炮制品的脂溶性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采用NIST98系统谱库自动检索组分的质谱信息,结合有关文献和与八峰索引、EPA/NIH库对照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使用Hewlett Packard软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考察3种地黄炮制品中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地黄不同炮制品中共鉴定出79个脂溶性成分,从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分别鉴定出48、52和37个脂溶性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占总成分的92.69%、86.29%、92.89%;三者中共有脂溶性成分20个,其相对含量分别占各炮制品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88.73%、80.89%、85.87%,且均以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等脂肪酸类成分为主。另外,鲜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有18个,多为萜类化合物;生地黄和熟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分别有17、6个,多为烷烃类化合物。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三者中脂溶性成分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756、0.660、0.758 mg/mL。结论不同地黄炮制品中的共有脂溶性成分多为脂肪酸类化合物,鲜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生地黄和熟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多为烷烃类化合物;其脂溶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吴瑞霞; 梁艳; 宋映莲; 王张
    • 摘要: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5个厂家的7个批次二十五味珍珠丸中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为后期有效成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二十五味珍珠丸粉末中的挥发油成分,溶剂萃取法提取二十五味珍珠丸粉末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GC-MS法分离鉴定,利用NIST14谱库检索对各色谱峰结合有关图谱解析并加以确认,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个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挥发油成分鉴定出111个化合物,共11类,为胺类,烷烃类、烯烃类、醇类、苯类、酚类、酮类、醛类、酯类和醚类,羧酸类,其中以醇类最多,其次为烯烃和酯类。脂溶性成分鉴定出168个化合物,共13类,为胺类,烯烃类、醇类、酯类、烷烃类、羧酸类、酚类、苯类、醛类、生物碱类、酮类、醚类,硫类,其中以醇类最多,其次为烯烃和酯类。结论:二十五味珍珠丸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丁香酚、肉豆蔻酸、甲苯等,脂溶性成分为亚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等,可能来自于二十五味珍珠丸中的丁香、肉豆蔻、红花、西红花、余甘子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二十五味珍珠丸的药效物质基础。
    • 唐思琪; 徐依; 罗姣; 黄浩; 刘向前; 李小军
    • 摘要: 目的:研究糙叶五加不同药用部位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闪式提取法分别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其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中共鉴定出68个化合物,其中根皮和茎中分别鉴定出47和24种脂溶性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78.86%和91.87%。结论:闪式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可为糙叶五加的质量评价和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 王晶; 陈心怡; 邓玉莹; 王慧慧; 谢雪晴; 王春梅
    • 摘要: 为研究土鳖虫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将土鳖虫粉用索氏提取法制得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冻融法在不同温度下处理获得不同温度水提物,以噻唑蓝(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土鳖虫索氏提取物对成骨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P0.05)。土鳖虫的25°C水提物的25°C、37°C及50°C二次水提产物对成骨细胞有促增殖的效果,75°C二次水提物无效(P>0.05),100°C二次水提物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P<0.05)。土鳖虫的25°C水提物经50°C处理4、6、8和10 h后对细胞生长有促增殖作用(P<0.05),处理12 h时的提取物对细胞生长有抑制效果(P<0.05)。土鳖虫的水溶性成分对MC3T3 E1成骨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 王晶; 陈心怡; 邓玉莹; 王慧慧; 谢雪晴; 王春梅
    • 摘要: 为研究土鳖虫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将土鳖虫粉用索氏提取法制得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冻融法在不同温度下处理获得不同温度水提物,以噻唑蓝(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土鳖虫索氏提取物对成骨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P<0.05).土鳖虫的25°C水提物对成骨细胞有促增殖作用(P<0.001),最大促增殖率为39.8%;50和90°C水提物对成骨细胞生长无影响(P>0.05).土鳖虫的25°C水提物的25°C、37°C及50°C二次水提产物对成骨细胞有促增殖的效果,75°C二次水提物无效(P>0.05),100°C二次水提物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P<0.05).土鳖虫的25°C水提物经50°C处理4、6、8和10 h后对细胞生长有促增殖作用(P<0.05),处理12 h时的提取物对细胞生长有抑制效果(P<0.05).土鳖虫的水溶性成分对MC3T3-E1成骨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 李红伟; 曹彦刚; 田连起; 石延榜; 张振凌; 李凯; 冯卫生
    • 摘要: 目的 考察5种炮制方法对补骨脂中脂溶性和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影响.方法 补骨脂生品及制品中脂溶性成分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索氏回流提取,并进行衍生化;挥发性成分采用顶空进样技术采集,两者采用GC-MS法分析.结果 补骨脂生品及制品中脂溶性成分主要以脂肪酸和萜类为主.除油炙法外,其余炮制法降低脂溶性成分提取率.5种炮制方法均能增加脂溶性成分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雷公法除外),增加饱和脂肪酸的种类(清炒法除外),降低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油炙法和盐炙法除外).挥发性成分以单萜和倍半萜类为主,5种炮制方法均能降低单萜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升高倍半萜类的相对含量,并增加挥发性成分种类(雷公法除外).结论 炮制能够降补骨脂中所含脂溶性和挥发性成分的总含量,调整成分的相对含量和种类,产生新的成分,以上可能是补骨脂炮制解毒增效的机理之一.
    • 刘慧勤; 李秋庭; 汤星月; 吴建文; 范兴; 廖浩; 张荣林; 陆顺忠
    • 摘要: 文章主要通过索氏法和冷榨法提取八角籽油,并对比两种不同方式提取的八角籽油的理化特性、脂肪酸及脂肪伴随物.研究表明,两种提取方式对八角籽油脂肪酸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脂肪伴随物的影响较为显著.八角籽油中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八角籽油含有丰富的总酚、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羊毛甾醇)和磷脂,并含有少量的角鲨烯和维生素E.β-谷甾醇占总甾醇的60%以上,在该油样中只检测到δ-生育酚,同时八角籽油的抗氧化能力优于其他常见植物油.八角籽油具有独特的八角茴香气味,因此八角籽油无论是作为新型调味油还是营养添加剂,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