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壶
藤壶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普通生物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696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今日科苑、热带海洋学报、海洋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首届特种涂料及其应用研讨会等;藤壶的相关文献由346位作者贡献,包括严涛、曹文浩、杨建新等。
藤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696篇
占比:99.07%
总计:11806篇
藤壶
-研究学者
- 严涛
- 曹文浩
- 杨建新
- 林强
- 严文侠
- 叶宗煌
- 曾玲
- 李静
- 胡碧茹
- 董钰
- 卢昌义
- 张慧
- 王向辉
- 蔺存国
- 刘桂芳
- 吴文健
- 周娟
- 周泽均
- 孟祥禹
- 易定和
- 李伟达
- 林秀雁
- 欧阳清
- 洪琪
- 王成华
- 王旭裕
- 王春忠
- 王爱民
- 王臣业
- 胡煜峰
- 胡玥
- 蔡如星
- 郑开敏
- 陈东华
- 陈东良
- 陈粤超
- 韩帅帅
- 魏婕
- 黄立
- 黎才斌
- 丰美萍
- 何斌源
- 何韬
- 余娜娜
- 刘一鸣
- 刘军
- 刘冬东
- 刘志明
- 刘梁程
- 刘雪珠
-
-
-
-
摘要:
#年轻人的新解压神器--收纳、修理类视频#凌晨3点,往往是深夜“网抑云”的时间,但这届年轻人有了新喜好:喜欢看人修驴蹄子、清理藤壶、收拾房间……在抖音上,随便一个修驴蹄的视频都有几万的点赞,最高的甚至有近200万赞。
-
-
-
尤嘉杰;
平双双;
刘琪;
靳翠丽;
周晓见
-
-
摘要:
藤壶A mphibalanus (=Balanus) amphitrite是典型的海洋污损生物,藤壶金星幼虫受外源信号的指引,寻找到合适的附着地点才能进行附着和变态.针对前期发现的有一定诱导活性的4种单糖Man、Xyl、Glc和Fuc,该研究利用正交试验研究其对藤壶金星幼虫附着的影响.结果 发现,单糖组合对藤壶金星幼虫附着具有显著性影响,Man(5.00×10-8 mol/L)、Glc(1.25×10-8mol/L)、Xyl(1.25×10-8 mol/L)和Fuc(1.90×10-7mol/L)为最优组合.组合中4种单糖的影响力由高到低依次是Man>Fuc>Glc>Xyl,且Man、Fuc和Glc的影响具有显著性,Xyl对幼虫附着影响不大.添加单糖除了影响金星幼虫的附着率以外,更重要的是能显著缩短幼虫附着的时间进程.
-
-
乐天
-
-
摘要:
藤壶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甲壳动物,它们会成片地、牢固地嵌入船底、鲸和海龟身上,船只因此受损、速度变慢,海洋动物有的不堪重负,有的过早死亡。有趣的是,如同人类买房时会考虑地段、朝向、通风状况等,藤壶寻找住地时也相当谨慎,一旦选定,就要在这里住一辈子,再也不挪窝了。
-
-
-
-
摘要:
cqvip: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相容性“胶水”。这种糊状的黏性膏体可密封受伤的组织或器官,并在凝血之前15秒内止血。发明这种“胶水”的灵感来自藤壶。研究小组通过改进他们之前开发的一种黏合剂来模仿藤壶的“胶水”。这种黏性材料由一种名为聚丙烯酸的聚合物和一种名为NHS酯的有机化合物(提供黏附性),以及壳聚糖(一种增强材料吸附性能的糖)组成。
-
-
刘伟治;
滕潞瑶;
张小康;
王露露
-
-
摘要:
藤壶(Balanus)是重要的海洋污损生物.研究报道在藤壶胶形成过程中,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未见藤壶来源的LOX的重组表达和性质研究的报道,这已成为理解藤壶胶形成机制的瓶颈.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聚焦海洋污损生物藤壶来源的LOX,通过系统筛选原核表达载体和LOX结构域,首次实现了藤壶来源的赖氨酰氧化酶(BalLOX)的高效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率为0.28 g/L,是文献报道的哺乳动物来源LOX的373倍.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表达的BalLOX具有较高的生物酶活性.该研究为后续深入理解藤壶胶形成机制及LOX在藤壶粘附中的角色和功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
-
王鼎
-
-
摘要:
人们常会看到有些大型鲸类身上长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疙瘩”,仿佛一片一片的牛皮癣(xuein),近看,却是密密麻麻的被石灰质壳板包裹的附着物,比人陡然生出一身鸡皮疙瘩,真恨不得将它们一个个撬(qiào)下来。它们是藤壶,是海洋里的常客。藤壶虽然貌似贝壳,却是地地道道的甲壳类动物,和螃蟹、虾类是亲戚。但是,藤壶可没有这些亲戚受欢迎,因为它们是海洋中让人头痛的“顽固分子”。长大后,它们会死死地吸附在其他生物或者物体上,而且一呆就是一生,动都不动。
-
-
-
-
董苗;
胡玥;
陈俊华;
林强;
杨建新
-
-
摘要:
以吲哚和酰氯(苯甲酰氯及苯磺酰氯)为原料,合成了7个N-酰基取代吲哚类化合物(a~g),其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研究了化合物对球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和舟形藻以及藤壶幼虫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当吲哚结构连接电负性较高的基团时,化合物对藻类和藤壶幼虫的生长抑制性较好,其中以连接苯磺酰基化合物的抑制效果最佳.目标化合物对藤壶幼虫12 h和24 h的半致死浓度(LC50)明显低于底物吲哚,其中以苯磺酰基取代的化合物最低.采用目标化合物制备的海洋防污涂料,浅海挂板90 d后,对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