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出身的特级教师至今极少,有关研究更是罕见.笔者在内蒙古草原调查时,幸运地发现了一位在乡村蒙语文授课学校成长起来的蒙古族特级教师.文化互动教育理论认为,对文化多样性的适应、学习与超越是边疆教师应具备的特别素养,而这在M身上得到了杰出的体现.所以,系统剖析M发展案例,有助于深度揭示这样问题:边疆民族教师,何以才能基于有效地学习、运用、整合和超越多种文化,实现卓越的专业发展?全貌而深度的质性研究策略有利于切实回答该问题.本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1)口述史,即请M开放而系统讲述其成长经历,包括其幼时经历、职前教育和职后专业发展;(2)叙事法,即进一步发掘其成长中的特别而关键的经历,尤其是文化整合方面杰出的实践故事,以揭示其有关的理念;(3)观察,即既反复观看其教育实践的课件、视频、教研论文等作品,也深入其真实课堂,以体会其日常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文化整合.rn 尽管M身处草原深处,在蒙语文授课学校任教,其成长的显著特点是:(1)M始终兼顾多种文化的学习,即既掌握民族文化,也学习汉族文化,积极学习现代科技文明,还钻研多个学科知识;(2)M学习文化时善于通过各种途径,既阅读书籍,也在日常实践中向学生、家长、同事和亲人学习,尤其是通过汉文资料和互联网,潜心学习内地特级教师的智慧,然后在自己专业发展中将多种文化有机整合,并建构出自己的教育风格;(3)M坚持学以致用,即将多种文化、多学科的知识富于机智而天然地整合到自己日常教育实践,实现了杰出的教学效果.rn M的专业发展经历表明:(1)边疆民族教师要良好地适应富于文化多样性的学校情景,始终要广泛灵活地学习各类文化,包括各学科知识;(2)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不同学科间知识,都是边疆民族教师成长的重要资源;(3)要学习新知识和内地优秀教师经验,边疆民族教师就要能够熟练地阅读汉语资料和运用互联网;(4)边疆民族教师专业发展要实现卓越的腾飞,关键是要将多种文化精心整合,并独具匠心地应用于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这也是符合多元文化观、文化互动观和文化超越观等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