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
蒙克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368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8篇、专利文献12576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收藏.拍卖等;
蒙克的相关文献由346位作者贡献,包括谭卫、吴中、吴昊等。
蒙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576篇
占比:97.16%
总计:12944篇
蒙克
-研究学者
- 谭卫
- 吴中
- 吴昊
- 周宪
- 姜璐
- 孙南南
- 崔熙
- 张娜
- 彭治国
- 文静
- 李巍
- 杨红红
- 海马
- 王晓辉
- 王琦
- 王蓓丽
- 蒋莹
- 许敏
- 郭本华
- 钱国玮
- 陈丽金
- 陈建华
- 陈铁梅
- 魏韶华
- 黄莹杰
- A·格瑞林
- EmmaChi(译)
- Jakob Schoof
- Kat Odell
- Lauren Flipp
- Lorne Mitton
- Michael Butler
- Munch Museet
- 丁轩
- 东君
- 中投王
- 中野京子
- 乌热尔图1
- 于滨
- 于靖
- 亨伯特
- 付佳烨
- 任悦
- 伊
- 伯特·斯特恩
- 何为民
- 倪磊
- 傅查新昌
- 全显光
- 兰钊
-
-
周宪
-
-
摘要:
蒙克是表现主义艺术之父,他敏锐地感觉到19世纪末西方社会的变迁,并以自己的艺术做出了独特的回应。他充满紧张情感和强烈冲击力的表现主义风格,激进地颠覆了此前的艺术传统规范,引领着现代主义艺术的变革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蒙克的表现主义风格建构了一种全新的“奇异美学”,终结了以优美为核心的古典主义美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艺术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性。这种前所未有的对新奇怪异的追逐,以及各式各样奇异形象和风格的轮番登场和不断取代,构成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文化逻辑,它是现代性所催生的时代精神所致,也是艺术自身的发展逻辑使然。
-
-
李巍
-
-
摘要:
挪威表现主义艺术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年)的作品之中,往往呈现着一种艺术家内在的伤痛与焦虑之感,蕴涵着蒙克个人成长经历之中的境遇之思以及时代之思,视觉成了其情感的载体,情绪随着形式语言的波动而深入于观者的心理,而对于蒙克的探究,需要关注于形式之中的情感逻辑,美国著名学者苏姗·朗格曾谈及道,艺术内在的本质便是一种情感的呈现方式,是一种主体情思可触碰的形式,而蒙克的作品正是其内心情绪的视觉转译,将主体内在的情思与意志投射于视觉形式的组合关系之中,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呈现,而画面之中种种的视觉形式便是其情感外化的一种痕迹,所以当我们在审视一幅视觉作品之时,形式的语言将带我们走向作者情感的深处,去体味多样的生命形态,去感受蒙克在视觉形态之中的情感内核,所以在本文的书写之中,将以蒙克版画艺术为叙述对象,去对于作者内在的情感历程进行文字性的摹写,从而更为清晰且具有逻辑地呈现视觉之中的情感历程,即一种伤痛的情感意象的描述.
-
-
吴诗敏
-
-
摘要:
表现主义绘画作为一种主张内心指挥感觉,强调自身的感受和主观感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夸张处理宣泄情感的艺术,不仅是感性的艺术,也存在理性的成分。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绘画思想语言为例,分析表现主义绘画中的理性成分。
-
-
李巍
-
-
摘要:
挪威表现主义艺术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年)的作品之中,往往呈现着一种艺术家内在的伤痛与焦虑之感,蕴涵着蒙克个人成长经历之中的境遇之思以及时代之思,视觉成了其情感的载体,情绪随着形式语言的波动而深入于观者的心理,而对于蒙克的探究,需要关注于形式之中的情感逻辑,美国著名学者苏姗·朗格曾谈及道,艺术内在的本质便是一种情感的呈现方式,是一种主体情思可触碰的形式,而蒙克的作品正是其内心情绪的视觉转译,将主体内在的情思与意志投射于视觉形式的组合关系之中,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呈现,而画面之中种种的视觉形式便是其情感外化的一种痕迹,所以当我们在审视一幅视觉作品之时,形式的语言将带我们走向作者情感的深处,去体味多样的生命形态,去感受蒙克在视觉形态之中的情感内核,所以在本文的书写之中,将以蒙克版画艺术为叙述对象,去对于作者内在的情感历程进行文字性的摹写,从而更为清晰且具有逻辑地呈现视觉之中的情感历程,即一种伤痛的情感意象的描述。
-
-
申效武
-
-
摘要:
存在主义哲学是对人存在的研究,是关乎人存在的讨论,存在主义美学讨论的是人的精神存在、心理意识(荒谬、苦闷、失望、消极悲观、人生的苦痛等问题)作为艺术探求的主要基准,来展开的一系列美学问题的研究。本文把美术史上典型代表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图解特质的艺术家蒙克的绘画与存在主义美学联系起来,从创作的思想根源上探讨其作品中的存在主义美学意识,探讨其作品与存在主义美学的精神共通性。蒙克的绘画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的作品是对人存在的探讨和人复杂的精神世界的写照。本文主要从他的个人生活体验和历史背景出发探讨其和存在主义美学的根源联系。
-
-
潘晓宇
-
-
摘要: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著名画家,其作品表现性极强,直接对表现主义流派产生深远影响.作品色彩对比强烈,人物刻画形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生命之舞》的构图独特,线条扭曲,色彩明艳,人物形象抽象,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惶恐不安.蒙克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生活赋予其作品丰富的内在意蕴.
-
-
姜璐
-
-
摘要:
本文试图从19世纪下半叶的北欧危机与欧洲整体的战前局势开始探寻,对表现主义先驱蒙克的作品进行时代解析,论述表现主义的兴起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一战爆发前后期的德国表现主义思潮,探究战争对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
-
-
姜璐
-
-
摘要:
本文试图从19世纪下半叶的北欧危机与欧洲整体的战前局势开始探寻,对表现主义先驱蒙克的作品进行时代解析,论述表现主义的兴起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一战爆发前后期的德国表现主义思潮,探究战争对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
-
-
关天傲
-
-
摘要:
爱德华·蒙克是西方表现主义画派的先驱.他通过绘画探索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每一幅作品都用强烈的色彩传达出自己对事物、对事件的真挚情感,不加掩饰地表现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直观而有力.本文将结合蒙克的生活经历分析其作品,进而阐述他是如何借用色彩表现情感的.
-
-
胡瑞芹
-
-
摘要:
精神状态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它可以使人成为艺术大师,也可能会使人迷失自我、日渐萎靡.对画者来说,其中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握绘画中的移情作用.该文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的经历为例,分析精神状态对画者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