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葡萄属

葡萄属

葡萄属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4652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技术与市场、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果农之友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次全国李杏资源研究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等;葡萄属的相关文献由26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跃进、王西平、贺普超等。

葡萄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4652 占比:99.60%

总计:34791篇

葡萄属—发文趋势图

葡萄属

-研究学者

  • 王跃进
  • 王西平
  • 贺普超
  • 牛立新
  • 李朝銮
  • 张剑侠
  • 潘学军
  • 万怡震
  • 张延龙
  • 张文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鉴无; 赵小军; 李熙灿
    • 摘要: 本文旨在总结葡萄与蛇葡萄两种植物中存在的多酚,并分析其结构相关性。通过总结2010年至今的文献,发现存在于葡萄或蛇葡萄植物中的多酚共有39种,如白藜芦醇、反-ε-葡萄素、蛇葡萄素、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花旗松素、3,5,7-三羟基色原酮、儿茶素、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原花青素、咖啡酸、对–香豆酸、没食子酸甲酯。结构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多酚可归为茋及低聚茋、色原酮与黄酮、儿茶素与花青素、酚酸及其酯四大类;而且,低聚茋可由茋类聚合而成的,黄酮则可由色原酮转化而得,花青素则可由儿茶素聚合而得。这些结构相关性进一步提示:每一大类的多酚之间,可能存在生物转化关系;且葡萄与蛇葡萄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 封加平
    • 摘要: 油葡萄又名山桐子,为东北亚树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堪称中国国宝。油葡萄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植物,全球仅一种。油葡萄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油用价值、保健价值、材用价值、观赏价值于一身,是一种多用途、多功能、可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的不可多得的树种,在我国大力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和特点。第一,产量高。种植油葡萄3年初挂果,5年后丰产,10年进入盛果期,产果期达70~100年,每亩产果可达3000~5000斤,产油300~500斤左右,种植一亩油葡萄相当于种植12亩油菜,可与世界油王油棕争高低,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油库”。
    • 张丽娜; 何华勤; 田甜; 王亚男; 吴题; 郑英杰
    • 摘要: 野生葡萄类群有一半以上分布在中国.学者们基于形态特征和核基因组对其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但结果存在比较大的冲突,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仍未明确.为探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重建的中国野生葡萄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前人基于形态特征或核基因组的研究结果是否一致,本研究从已公布的重测序数据中组装出26个中国野生葡萄的叶绿体基因组,并使用联合分析和溯祖理论重建了这26个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联合分析的结果将中国野生葡萄分成了3个分支,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也存在较大冲突;而基于溯祖理论的分析没有得到较高分辨率的系统发育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单个基因的系统发育信息比较低,限制了该理论的应用.另外,相对于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数据,叶绿体全基因组数据对中国野生葡萄系统发育关系的解析能力较好.
    • 钱开胜
    • 摘要: 8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经审查,共61个植物属种970个品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的规定,对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据悉,在这批新品种中,包含梨属、桃、荔枝、苹果属、香蕉、猕猴桃属、葡萄属、李、草莓、枇杷、杧果、凤梨属、西番莲属、普通西瓜、甜瓜等水果类52个。其中,梨属有宝岛甘露、金彤,桃有紫金黄脆、南桂桃1号、瑞蟠101号,荔枝有庞丽人、娇丽人、红丽人,苹果属有秦韵,香蕉有热科1号、红粉1号、桂蕉5号,猕猴桃属有炎农9号、炎农12号,葡萄属有IFG十一、IFG十四、IFG十六、IFG十七、IFG十八、IFG十九、IFG二十、IFG二十一、IFG二十二、IFG二十三、IFG二十五、IFG二十六、甬绿妃、甬香玉、紫金红霞、卓越玫瑰、卓越黑香蜜.
    • 谢文远; 陈锋; 陈征海
    • 摘要: 该文报道了在浙江葡萄属(Vitis L.)分类研究中的新发现:(1)描述了开化葡萄(V.kaihuaica Z.H.Chen,F.Chen et W.Y.Xie)、秀丽葡萄(V.amoena Z.H.Chen,F.Chen et W.Y.Xie)2新种和腺枝龙泉葡萄(V.longquanensis var.glandulosa Z.H.Chen,F.Chen et W.Y.Xie)1新变种;(2)将V.adenoclada Hand.-Mazz.作为毛葡萄(V.heyneana Roem.et Schult.)的变种处理,即腺枝毛葡萄[V.heyneana Roem.et Schult.var.adenoclada(Hand.-Mazz.)Z.H.Chen,F.Chen et W.Y.Xie];(3)报道了蓝果刺葡萄[V.davidii(Roman.Du Caill.)F?ex var.cyanocarpa(Gagnep.)Sarg.]在浙江的分布新记录.
    • 沐先运(文/摄影)
    • 摘要: 百花山葡萄(Vitis baihuashanensis M. S. Kang&D. Z. Lu)隶属于葡萄科葡萄属,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形,褐色,树皮长条状剥落。叶片阔卵形,两面绿色,幼叶被稀疏长柔毛,后脱落;叶长11~24 cm,掌状全裂,小裂片常再分裂。圆锥花序与叶或卷须对生,长2~8 cm,初时被柔毛,后光滑;花两性,花瓣5枚,绿色,帽状脱落;雄蕊常5枚,花丝成"S"形扭曲,花盘发达;子房上位,2心皮,每室2胚珠。
    • 张天缘; 彭笑天; 裴黎; 王白石; 宋驰; 张燕君; 徐小玉; 杨雪莹; 张瑾; 张颖; 刘开会
    • 摘要: 葡萄属 (Vitis) 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北美洲以及欧洲至中亚地区.由于葡萄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方式, 地区间品种交流较多, 同名异物及同物异名现象较为普遍, 给葡萄属物种的分类、鉴定造成一定困难.本研究通过序列同源性比对的方法对葡萄属4种植物基因组的保守编码区进行比对, 挖掘保守序列93条, 经过验证, 找到了一条可用于开发多态性分子标记的KOG3174同源序列, 并根据该序列设计得到3对引物, 可用于4种葡萄的分类、鉴定.%Vitaceae are a family of dicotyledons that contain 16 genera and more than 700 species. Among them, Vitis is a typical genus mainly distributed in East Asia,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Grapes mainly propagate via asexual reproduction and have many inter-regional exchange events among varieties, which lead to homonym or synonym phenomena and difficulties in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he conserved coding regions of four species of Vitis and developed 93 conserved sequences. We found that a sequence homologous to KOG3174 could be used to develop polymorphic molecular markers. We designed three pairs of primers, which could be implement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four species of Viti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 张天缘1; 王白石2; 宋驰1; 张燕君3; 徐小玉2; 杨雪莹2; 张瑾1; 张颖2; 刘开会2; 彭笑天2; 裴黎2
    • 摘要: 葡萄属(Vitis)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北美洲以及欧洲至中亚地区。由于葡萄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地区间品种交流较多,同名异物及同物异名现象较为普遍,给葡萄属物种的分类、鉴定造成一定困难。本研究通过序列同源性比对的方法对葡萄属4种植物基因组的保守编码区进行比对,挖掘保守序列93条,经过验证,找到了一条可用于开发多态性分子标记的KOG3174同源序列,并根据该序列设计得到3对引物,可用于4种葡萄的分类、鉴定。
    • 刘夙
    • 摘要: 张骞:你说葡萄是我带回来的?我咋不知道自从张骞通西域之后,西域各国就开始面临巨大的国际政治难题——是攀附遥远的汉朝,还是继续搞好和近邻匈奴的关系。西域很多国家(特别是位于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城邦小国)国力薄弱,必须在强邻的夹缝中周旋求存。当西汉的力量遥不可及,而匈奴的威胁迫在眉睫之时,这些国家也只能背汉向匈。在塔里木盆地东缘有个楼兰国,扼守着"丝绸之路"从河西走廊向西的交通要道,这时便首当其冲,成为大国相争的牺牲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