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酮通络胶囊
葛酮通络胶囊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6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专利文献86679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实用中医药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葛酮通络胶囊的相关文献由17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晓亮、李光辉、杨小梅等。
葛酮通络胶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6679篇
占比:99.93%
总计:86742篇
葛酮通络胶囊
-研究学者
- 李晓亮
- 李光辉
- 杨小梅
- 牛海军
- 于彦伟
- 刘路然
- 奚宁宁
- 孟淑辉
- 李涛
- 李玉梅
- 赵仲艳
- 钟伟文
- 陈务华
- 陈小力
- 黄丹
- 黄影柳
- 亢维亮
- 任婧
- 何万春
- 余景聪
- 兰婷
- 冯梅
- 刘丽娜
- 刘平
- 刘思慧
- 刘战
- 刘运海
- 史超
- 吕国雄
- 吴倩
- 吴倩1
- 吴光亮
- 吴文锋
- 周佩莉
- 周慎
- 唐荣华
- 夏成凯
- 姜文斌
- 孙刚
- 孙延昌
- 孙延昌1
- 孙旭群
- 孙金菊
- 安太健
- 宋振华
- 宫彤林
- 宫琨
- 岑运光
- 崔晓燕
- 崔玲
-
-
许忠强;
邵枝定;
周佩莉;
李忠飞;
任婧
-
-
摘要: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白细胞介素增强结合因子-1(ILF-1)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21年4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VBIV患者120例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联合组采用葛酮通络胶囊+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ILF-1和内皮素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为(9.05±2.4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2.30±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4 d后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及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43.02±3.08)、(42.87±3.89)c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67±2.74)、(34.52±3.71)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4 d后的血清ILF-1、内皮素水平分别为(35.56±5.01)、(51.65±6.78)pg/mL,均显著低于较对照组[(76.45±5.67)、(99.02±7.2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VBIV患者的疗效显著,不仅可明显提高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NIHSS评分,还可降低血清ILF-1、内皮素水平。
-
-
王昕莉
-
-
摘要: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DCM-CHF)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骨膜蛋白(POST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DCM-C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酮通络胶囊。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TSG-6、POSTN、TGF-β1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血清TSG-6、POSTN、TGF-β1、症状、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娱乐活动、饮食睡眠评分均低于治疗前,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DD、LVESD、血清TSG-6、POSTN、TGF-β1、症状、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娱乐活动、饮食睡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DCM-CHF能够提高效果,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SG-6、POSTN、TGF-β1水平有关。
-
-
李宝国;
吴文锋;
陈务华;
何万春;
詹素琴;
王叶群;
庄雪娟
-
-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葛酮通络胶囊辅治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另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结果:治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血清VILIP-1、Cav-1水平、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葛酮通络胶囊辅治脑梗死恢复期可提高疗效。
-
-
杜金宝
-
-
摘要: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桂哌齐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桂哌齐特治疗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同期行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桂哌齐特治疗的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并对比两组血流速度.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9.18±3.95)分低于对照组(12.57±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d(28.74±3.78)cm/s、Vs(84.56±9.32)cm/s、Vm(55.02±7.13)cm/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96±3.62)cm/s、(76.85±9.67)cm/s、(48.67±7.4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脑部血流速度.
-
-
陈务华;
余景聪;
刘思慧;
罗仁瀚;
谢雅苑
-
-
摘要:
目的:观察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1例失访,对照组出现2例失访.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脑血流速度、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脑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推动脉及基底动脉脑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脑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能改善脑血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
-
王兵;
赖忠涛;
赵永华;
李涛
-
-
摘要:
目的 观察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李氏"揉筋正骨"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新安中医馆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李氏"揉筋正骨"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酮通络胶囊药物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评价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23.02±1.78)分比(19.05±2.01)分,P<0.05],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3.04±0.27)mPa/s比(4.04±0.24)mPa/s]、全血低切黏度[(14.45±1.25)mPa/s比(17.96±1.24)mPa/s]、全血黏度[(1.32±0.26)mPa/s比(1.66±0.25)mPa/s]、红细胞比容[(0.36±0.01)L/L比(0.37±0.01)L/L]、红细胞沉降率[(9.83±0.51)mm/h比(12.49±0.43)mm/h]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70.0%比36.7%,P<0.05).结论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李氏"揉筋正骨"手法治疗能够减轻CSA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血流变学参数水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
钟伟文
-
-
摘要: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将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接诊的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加用葛酮通络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时中医症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
马婷婷;
张正学;
胡鸿炜;
林慧怡;
张应魏
-
-
摘要:
目的 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酮通络胶囊,疗程2个月.检测临床疗效、CSS评分、HAMD评分、IL-2、IL-1β、TNF-α、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SS评分、HAMD评分、IL-2、IL-1β、TNF-α降低(P<0.05),前、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增加脑部血流速度.
-
-
赵倩煜;
杨淼;
李虹霖;
徐彬;
朱文宗;
张梅;
马丽平;
韦玲;
钟池;
王宏;
陈志刚;
刘运海;
张金涛;
唐荣华;
刘路然;
曹绪政;
吕国雄;
张继华;
魏洪涛
-
-
摘要:
目的 评价葛酮通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中医证候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与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筛选纳入受试者477例,按照2:1:1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葛酮通络胶囊+银杏叶提取物片模拟剂)、阳性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片(金纳多)+葛酮通络胶囊模拟剂]、安慰剂组(葛酮通络胶囊模拟剂+银杏叶提取物片模拟剂).基础用药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时3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价试验用药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1.70%、72.73%,均高于安慰剂组(47.79%,P0.05).治疗12周,试验组在改善病人头痛、肢体疼痛方面均优于阳性对照组与安慰剂组(P0.05).结论 葛酮通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的中医证候有改善作用,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且在改善病人头痛及肢体疼痛方面优于金纳多.
-
-
苏华;
孙金菊;
郝强
-
-
摘要: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和右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0%(46/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3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发作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头晕发作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和右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清CG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清CGRP、ET-1水平.
-
-
-
-
-
-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13-07-10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有直链淀粉-薄荷酮微胶囊的牙膏膏体,其中直链淀粉-薄荷酮微胶囊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即直链淀粉-薄荷酮微胶囊为牙膏膏体原料总质量的0.14%-0.18%。所述的直链淀粉-薄荷酮微胶囊以直链淀粉为壁材,薄荷酮为芯材,按质量比计算,即壁材:芯材为1:0.1-0.6,其制备方法即将直链淀粉水溶液和薄荷酮密封于容器内,采用超声辅助高压热熔法而得。本发明的一种含有直链淀粉-薄荷酮微胶囊的牙膏膏体使用后,牙膏膏体中风味物质薄荷酮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延长,清凉感强度加强。且含有直链淀粉-薄荷酮微胶囊的牙膏膏体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生产。
-
-
-
-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1998-03-18
-
摘要:
本发明是用80%乙醇回流葛根干鲜切片,减压浓缩得乙醇浸膏,用选择性吸附大孔树脂,吸附有效部位葛酮素,去除非有效部位,再用水醇解吸,减压浓缩至干,得黄色粉末,动物实验表明,具有改善脑血流量、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抑制血栓形成和溶血栓作用,可成为临床治疗脑中风的新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