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副反应
药物毒副反应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46283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农村财务会计、科技信息、江苏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全军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等;药物毒副反应的相关文献由136位作者贡献,包括华康、于晓红、余治国等。
药物毒副反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6283篇
占比:99.98%
总计:346353篇
药物毒副反应
-研究学者
- 华康
- 于晓红
- 余治国
- 吴令英
- 姜英娟
- 宁昌
- 焉再华
- 焦少灼
- 王志刚
- 王洋
- 袁光文
- 詹姗姗
- 马兴勇
- 丁建强
- 丁志明
- 万明明
- 于艳
- 于风叶
- 付群
- 任国珍
- 余先萍
- 余建敏
- 余荣深
- 倪龙娟
- 关平
- 冯于
- 刘丽萍
- 刘倩
- 刘学文
- 刘放
- 刘明君
- 刘桂芳
- 刘芳
- 卢绪章
- 古兴军
- 史建国
- 叶大风
- 叶雯
- 吐尔逊阿衣
- 吕卫国
- 吴启良
- 吴苏光
- 周峰
- 周民
- 周盈
- 周茜菁
- 孔德萍
- 孙健淇
- 孙宇光
- 孙怀美
-
-
杨阿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治疗效果及药物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所用的中药未经炮制,观察组选择炮制后的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未经炮制相比,炮制后的中药材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药材毒性,确保中药治疗更加安全。
-
-
孙健淇;
冯于;
张坤;
刘倩;
刘明君;
刘学文
-
-
摘要:
目的 探讨附芪扶正汤联合伊达比星、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3月—2021年4月包头市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伊达比星8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100 mg/m2静脉滴注,第1~7天.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附芪扶正汤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后总缓解率,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记录2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运用髓系白血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ACT-Leu)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缓解率为95.1%(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HGF、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骨髓抑制、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FACT-Leu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附芪扶正汤联合伊达比星、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近期缓解率更高,且可明显降低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HGF、IL-8、TGF-β1水平有关.
-
-
-
周盈
-
-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入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用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评估两种用药方案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指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改善更明显;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用药方案,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李品银;
刘芳;
杨梅
-
-
摘要:
目的 观察2例艾滋病患者因长期西医抗病毒治疗后出现多种严重药物毒副反应时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例艾滋病患者在西医抗病毒治疗期间出现严重服泻、肝毒性及四肢麻木周围神经病变、脂肪分布异常等药物毒副反应经更换治疗方案和对症处理无效,予中药扶正抗毒丸(滇药制字(Z)20090003A)或康爱保生丸(滇药制字(Z)20090006A)治疗,服用方法均为:口服,1次3 g,每日4次,随访.结果 中药治疗1个月,2例患者双下肢麻木开始缓解及面部、四肢脂肪逐渐恢复、腹泻消失,中西医结合治疗1年余,以上毒副反应完全消失,患者身体一切正常,生活质量好.结论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可有效保护和恢复人体免疫功能和调节患者整体的身体状况,减少或治愈西医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
-
-
曲静华;
梁新峰
-
-
摘要:
目的:探讨各种抗结核药物的毒副反应.方法:对2006年3月一2009年3月间在我院和普兰店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治疗的初治,复治肺结核病人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治疗186例肺结核病人,发生毒副反应的67例,占病人总数的36.2%.结论:药物毒副反应对患者有很大危害,应合理应用化疗药物,尽力预防和减少毒副反应发生.
-
-
王志刚;
王洋;
宁昌;
余治国;
詹姗姗
-
-
摘要: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同步静脉化疗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方法61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同步的静脉及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的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的变化、近期疗效、生存期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近期疗效、生存期、药物毒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同步静脉化疗及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有一定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
-
-
-
罗超应;
胡振英;
郑继方
- 《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在对中西药的概念、临床毒副反应和病原耐药性问题及其辨证施治与辨病治疗等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中西药的临床疗效侧重和毒副反应等的不同,主要是与其临床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有关,而似乎与其药物是否是"天然物"关系不大。这是因为临床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的不同,不仅决定了它们二者的治疗侧重不一样,也决定了它们二者对药物筛选取舍的侧重。临床实践中的中西医药结合能有效地提高现代西药的疗效同时降低后者的临床毒副反应,既说明了它们具有互补性,而更说明了中西医药的医疗方法具有互补法。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切莫再犯"重药轻医"甚或"废医存药"的错误。
-
-
罗超应;
胡振英;
郑继方
- 《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在对中西药的概念、临床毒副反应和病原耐药性问题及其辨证施治与辨病治疗等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中西药的临床疗效侧重和毒副反应等的不同,主要是与其临床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有关,而似乎与其药物是否是"天然物"关系不大。这是因为临床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的不同,不仅决定了它们二者的治疗侧重不一样,也决定了它们二者对药物筛选取舍的侧重。临床实践中的中西医药结合能有效地提高现代西药的疗效同时降低后者的临床毒副反应,既说明了它们具有互补性,而更说明了中西医药的医疗方法具有互补法。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切莫再犯"重药轻医"甚或"废医存药"的错误。
-
-
罗超应;
胡振英;
郑继方
- 《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在对中西药的概念、临床毒副反应和病原耐药性问题及其辨证施治与辨病治疗等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中西药的临床疗效侧重和毒副反应等的不同,主要是与其临床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有关,而似乎与其药物是否是"天然物"关系不大。这是因为临床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的不同,不仅决定了它们二者的治疗侧重不一样,也决定了它们二者对药物筛选取舍的侧重。临床实践中的中西医药结合能有效地提高现代西药的疗效同时降低后者的临床毒副反应,既说明了它们具有互补性,而更说明了中西医药的医疗方法具有互补法。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切莫再犯"重药轻医"甚或"废医存药"的错误。
-
-
罗超应;
胡振英;
郑继方
- 《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在对中西药的概念、临床毒副反应和病原耐药性问题及其辨证施治与辨病治疗等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中西药的临床疗效侧重和毒副反应等的不同,主要是与其临床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有关,而似乎与其药物是否是"天然物"关系不大。这是因为临床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的不同,不仅决定了它们二者的治疗侧重不一样,也决定了它们二者对药物筛选取舍的侧重。临床实践中的中西医药结合能有效地提高现代西药的疗效同时降低后者的临床毒副反应,既说明了它们具有互补性,而更说明了中西医药的医疗方法具有互补法。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切莫再犯"重药轻医"甚或"废医存药"的错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