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27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07篇、会议论文119篇、专利文献8387篇;相关期刊1875种,包括中国地市报人、新闻世界、青年记者等; 相关会议64种,包括2016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 、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城市台(电视新闻)委员会2013年(第二十一届)新闻理论研讨会等;舆论监督的相关文献由9293位作者贡献,包括靖鸣、王永亮、陈力丹等。

舆论监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07 占比:55.03%

会议论文>

论文:119 占比:0.63%

专利文献>

论文:8387 占比:44.35%

总计:18913篇

舆论监督—发文趋势图

舆论监督

-研究学者

  • 靖鸣
  • 王永亮
  • 陈力丹
  • 魏永征
  • 孙旭培
  • 刘保全
  • 展江
  • 张春林
  • 本刊编辑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作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消费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如何营造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也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在这其中媒体的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体系组成部分,在建设健康消费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中也明确表述,鼓励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 魏万民
    • 摘要: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40年的发展可用初创时代、高速发展时代、全媒体时代来讲述,它曾创造的辉煌历史记录是我国电视史上的丰碑。在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遭遇瓶颈,面对困境,它加快了演变创新速度。眺望未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将坚守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品质,强化互动,利用平台孵化节目,注重网感化构建会成为日后节目制作常态。
    • 贾梦梦
    • 摘要: 《申报》对清末杨乃武案进行了长达三年半的跟踪报道。通过对相关报道的文本分析,本文认为,《申报》主要采用了情感化叙事来激发大众情感,从对香艳故事的猎奇到期待案件的水落石出,进而转化为对中国司法弊端和官场恶习的批判。《申报》的长期报道与情感化叙事不仅影响了案件结果,也提升了报纸的销售量和公信力,还开启了近代报刊媒介审判和舆论监督的先河。大众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被杨乃武、《申报》、清政府等以不同形式加以利用。
    • 张洁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走向了人们的生活,新媒体应运而生,其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代表,极大地改善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为社会搭建了更加便捷的舆论监督网络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花费较低的成本,将一些正能量的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人们则可以利用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平台,在网络上了解到一些社会热点。尽管新媒体的出现给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一项公共事件发生时,一旦我们启用新媒体作为舆论监督利器时,在加速舆论事件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将导致一定社会风险次级效应的发生。倘若我们不能够及时控制好这种社会风险的次级效应,那么次级效应很可能成为直接导致社会风险放大的主要原因,进而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为了优化新媒体舆论监督环境,降低新媒体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本文主要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以“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研究”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并就如何正确运用“反沉默螺旋”来引导网络舆论提出对策和建议。
    • 申辰煜
    • 摘要: 社会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解释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舆论工具。报纸是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双重社会责任,马克思用“舆论纸币”评价报刊的社会地位。马克思、恩格斯以“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总结“报刊的内在规律”,并深度揭示其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之间的辩证关系。报刊通过搜集客观事实而制造社会舆论,它具有引导与监督的双重功能。在具体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报刊作为“舆论纸币”的实践载体,因地制宜创制诸多舆论形态,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 刘长江; 唐元成; 侯麟军; 刘益君; 彭友俊
    • 摘要: 近年来,达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阳光问廉”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它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以媒体为抓手,严尺度问廉整改,综合运用立体监督模式,打造了全新的权力监督笼子,突破了干群沟通困境,增强了政府服务意识,极大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但随着节目的深入开展,也存在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现线索的难度越来越大,问题不够典型;节目形式、现场各环节较为单一等突出问题。今后应从理论提炼总结、前期信息收集、内容形式丰富、节目过程监督、后期追踪考核、问廉成员库更新、激励手段运用、参与者权益保护以及配套措施的增添等九个方面着手,构建舆论监督的新模式和阳光问廉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石。
    • 刘康亮
    • 摘要: 江苏新闻广播在舆论监督领域做了有益探索。通过融合创新,适应新的媒体发展格局,影响力和引导力得到巩固提升。对江苏新闻广播舆论监督的个案研究,有利于解决当前广播舆论监督面临的现实困境。
    • 摘要: 《舆论监督与制度自信》张春林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舆论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度反腐和传媒发展实践中亟待进一步完善的重要课题。《舆论监督与制度自信》一书站在中国特色舆论监督的制度自信高度,从探寻舆论监督过敏原入手,在对比中西方国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对舆论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与时代意义、如何在反腐制度中正确运用舆论监督等议题,做了较充分的辨析与思考,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 周朝晖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舆论监督是党统一指挥的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
    • 张晨; 孙春伟
    • 摘要: 建党百年以来,党报党刊一直是宣传我党意识形态、思想路线的主要媒介,而《青年实话》作为少共苏区中央局的机关刊物,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其办刊历程中,极为注重政治宣传工作,出版编辑富有特色,深受读者喜爱,在苏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他们了解时事新闻、学习先进理论的主要媒介。本文对《青年实话》的宣传要点和编辑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主流媒体提供可学习借鉴的历史经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