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图像传播

图像传播

图像传播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93607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黑河学刊、蒲松龄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6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 、2014中国广告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等;图像传播的相关文献由162位作者贡献,包括毛凌云、王磊、付永田等。

图像传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3607 占比:99.95%

总计:293743篇

图像传播—发文趋势图

图像传播

-研究学者

  • 毛凌云
  • 王磊
  • 付永田
  • 侯彪
  • 侯敏芳
  • 叶宇涵
  • 吕敬人
  • 崔之进
  • 汤书昆
  • 焦李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申蕾
    • 摘要: 抗战时期,《新中华报》借助新闻漫画传播形式进行宣传,配合了抗日战争的特殊形势和边区工作、生活的需要。分析1939—1941年间《新中华报》刊发的176幅新闻漫画,发现其传播特征是:具有稳定的创作作者队伍,新闻漫画版面设置蕴含生动的图像语言,内容涵盖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热点以及社会民生的诸多领域,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等特点。《新中华报》的新闻漫画将舆论斗争和社会建设作为叙述中心,利用报纸和画报等多种传播方式拓宽了漫画在新闻宣传和抗战动员中的途径,推动了根据地教育的普及和党的政策的传播。
    • 赖晓娜
    • 摘要: 聊天截图作为图像时代新型的媒介实践,已逐渐演化成社会舆论事件中的佐证工具。本文分析截图公开传播的时代背景,探讨聊天截图在截图者、被截图者与围观者所形成场域中的关系网络及权力结构,以窥见截图意义生成的语境与意义流变的路径。聊天截图公开传播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因其便捷性、证据化的特性成为维权者的武器;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举报的泛滥,引发液态监控,甚至因此产生自我监视的社交困境。
    • 曾祺钧
    • 摘要: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新的艺术类图像数据库应运而生。这些图像数据库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传播方式。本文探讨艺术图像的价值与艺术图像传播对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意义以及建立有地域特色的艺术类图像数据库的价值和必要性。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总结构建广西艺术类图像数据库的优势,提出关于地域性特色数据库应用和构建的思考。
    • 侯敏芳
    • 摘要: 基于米歇尔对于形象"灵魂相似性"的归纳,对图像在视觉时代从图画到形象的身份转换进行阐释,并从图像传播中信息受众"本我"的心理需求、满足"本我"的图像手段(即身体语言),以及个体意识在图像传播中的作用三个层面来探究图像传播的媚俗性显现;视觉文化时代,图像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一方面能反映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能展现社会文化的层次水平;受众只有在接收形形色色的信息时保持个体意识的清醒,做出自我的甄别和理智的判断,才不会让"媚俗"之风成为图像传播的主流,才能保证积极文化氛围的社会营造。
    • 侯敏芳
    • 摘要: 基于米歇尔对于形象"灵魂相似性"的归纳,对图像在视觉时代从图画到形象的身份转换进行阐释,并从图像传播中信息受众"本我"的心理需求、满足"本我"的图像手段(即身体语言),以及个体意识在图像传播中的作用三个层面来探究图像传播的媚俗性显现;视觉文化时代,图像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一方面能反映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能展现社会文化的层次水平;受众只有在接收形形色色的信息时保持个体意识的清醒,做出自我的甄别和理智的判断,才不会让"媚俗"之风成为图像传播的主流,才能保证积极文化氛围的社会营造.
    • 王雪睿
    • 摘要: 本文以个人社交媒体instagram中标签为"阿那亚"的网络公开图像数据为研究对象,定位于当代媒体环境,分析阿那亚的图像传播过程.文章试图厘清建筑开发商、建筑师与消费者以图像建构舆论、空间与自我的不同诉求及其实现途径,借此批判性地审视建筑图像在资本环境中的作用、意义与潜力.
    • 许军杰
    • 摘要: 《聊斋全图》与《聊斋图说》是两套清代晚期的聊斋题材彩绘画册,篇幅卷帙浩繁,刻画精雅生动,对于研究《聊斋志异》的图像传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悉数整合现知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关涉两套画册的三个问题.首先,从纪年藏款入手确定了《聊斋全图》的大致创作年代,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聊斋题材画作,填补了自手稿本至《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刊行百余年间的图像空白;其次,考辨了两场拍卖会上所出现两本题为《聊斋图说(第二册)》图册的真伪问题;最后,对"《聊斋图说》为慈禧六十岁寿礼"之说进行了反思与商榷.
    • 吴杨; 雷晓燕; 吴芳
    • 摘要: 图像传播时代,视频化作为传播的逻辑与法则,正不断渗透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视频已成为重要的话语形态,提升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形成了良好的传受互动关系。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视频化在内容生产、资源利用、习惯养成等方面也显现出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厘清视频化的缘起、表征和问题的基础之上,尝试对党史学习教育视频化传播路径提出优化建议。
    • 吴来安
    • 摘要: 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的疫情防控广告为研究样本,探讨当前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借助广告图像来应对公共危机.借助广告图像内部“语言讯息、外延图像和内涵图像”三个层次的互动,新型主流媒体积极应对危机、进行信息传递和开展社会动员.但在广告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图像与外部“现实、观众、本体”间的关系却存在一些冲突.从中可透视出智能技术赋能之下,广告图像回应危机、进行视觉说服的功能优势和传播策略,以及媒体应急响应和风险治理能力的变迁.研究既为总结新型主流媒体风险治理能力和危机应对经验提供实践层面的参考,又为思考广告未来如何脱离陷入危机的整体产业困境,寻找创新表达及发展路径提供新的研究议题.
    • 崔林; 朱玺
    • 摘要: 与大众传播时代图像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图像传播呈现出典型的社交化特征.网络图像传播的社交化是图像传播在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发生的整体性变化,体现于图像本身以及图像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整个过程.就图像本身而言,网络图像的社交化形式不断更新,带来新的观看方式,形成了全新的传播样态;网络图像的生产、传播与消费过程的诸要素也发生了社交化转变,通过工具革新、主体重构与方式变化形成新的生产与消费机制.受此影响,网络图像传播在内容和技术上都体现出社交化的取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