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然公园

自然公园

自然公园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林业、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935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中关村、城市问题、语文新圃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6届年会暨金丝峡旅游发展研讨会、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自然公园的相关文献由251位作者贡献,包括唐芳林、唐小平、孙鸿雁等。

自然公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8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935 占比:99.12%

总计:19104篇

自然公园—发文趋势图

自然公园

-研究学者

  • 唐芳林
  • 唐小平
  • 孙鸿雁
  • 蔡芳
  • Raul Esteban
  • 乌恩
  • 刘增力
  • 吴迪(翻译)
  • 屈红梅
  • 廖太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玉清; 唐晓晖
    • 摘要: 自然保护地是自然生态空间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是国家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广西目前尚无国家公园,以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发展正处于摸索阶段,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的管控强度、管理模式、效果评估不同,两者在空间分布上有何差异尚不明确。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空间密度分析、与公路距离等方法,通过数据量化,对78处自然保护区、145处自然公园在空间数量、类型分布、等级分布、可达性差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空间关系与分布特征。同时,将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与广西生态地理单元、交通干线、节点城市分布、A级景区分布等关联,识别10处具有代表性及现实推广意义的国家公园试点及10处生态旅游利用热点,以期对广西自然保护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科学参考。
    • 梁建忠; 杨月圆
    • 摘要: 通过怒江州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湿地资源监测成果、数字高程模型等相关调查和研究成果,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按照《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空缺分析技术指南》中空缺保护分析评价指标及赋分标准,对怒江州进行保护地空缺分析;提出新建碧罗雪山保护区,并将空缺区域补充进入保护地体系,建立国家公园,整合优化现有保护地,提出解决矛盾冲突的对策。
    • 樊潇
    • 摘要: 草地不仅是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草原保护在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草原利用管理、科技支撑能力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阐述了草原自然公园的定义和草原资源的特点,分析了草原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从发展生态旅游、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饲草产业、完善补偿机制4个方面实现草原公园体制建设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为加快我国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进程、推动牧区草原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 祝亚云; 王磊; 谢斐; 江浩
    • 摘要: 以江苏省整合优化后178个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统计和地理数学方法对其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梳理和量化,结果表明:(1)江苏省自然保护地由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组成,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2个保护管理级别。数量上地方级自然保护地占多数,并以自然公园为主体;面积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占比大;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的面积大致呈9∶11的比例。(2)江苏省自然保护地在省域地理空间的分布模式为“随机型”,在空间上相对形成2个高密度聚集区,分别为宁-镇-扬三角区和苏-锡环太湖区。(3)江苏省自然保护地在13个设区市间呈不均衡分布,数量层面的不均衡性较低,面积层面的不均衡性较高。
    • 翟林; 辛蔚; 孙兴文; 马骢; 赵晋
    • 摘要: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下,我国开始整合、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也将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保护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的重要补充,类别丰富,管理和规划情况复杂,更与社区、旅游业发展关系密切;同时,自然公园的既有分区也影响生态红线的划定。在自然公园由林草部门统一管理后,在保护管理的规则方面则面临许多新旧问题与挑战,其中就包括是否需要统一分区和管理方式以及怎么分区、重点管什么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梳理自然公园的相关法律和规划体系,以及其中规定的分区体系及管控对象,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规定,建议自然公园采用分级保护与功能分区并用的规划管理方式,结合产业、社会发展情况,动态制定保护区内的正负面清单,以期为相关部门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 王尚慧
    • 摘要: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自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但开发利用却面临重大挑战。在自然公园面临重大变革的背景下,研究自然公园保护和开发协同共生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对自然公园保护和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和开发协同性较差,管理理念转变不到位,顶层设计不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协调,开发项目的针对性不强。建议按照分区差异化管理思路,从树立保护优先兼顾开发的理念、完善法规建设并构建规划体系、运用创新技术强化统筹管理、开发特色项目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坚持绿色营建科学配置设施、加强主动引导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构建保护和开发协同共生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实现保护和开发协同共生的路径。
    • 王尚慧; 王泰棋
    • 摘要: 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升自然公园的管理效能,对于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及确保自然公园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协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是自然公园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分析了自然公园管理现状和利用大数据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自然公园管理效能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以人为活动大数据为例,对大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运用大数据技术科学限制人为活动是提升自然公园管理效能的关键。针对运用人为活动大数据提升管理效能面临的问题,从完善顶层设计、建设监测系统、拓宽引才渠道、利用大数据解决管理难题和注重数据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利用人为活动大数据提升自然公园管理效能的建议。
    • 沈祥
    •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自2019年以来,我国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及技术规范,从评价、规划、管理的全过程构筑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内容.自然公园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然物种的生存发展规划,也是对资源保护、土地利用等多方面内容的全面认知,在规划过程中,要本着绿色发展、遵循生态优先、积极保护及永续利用等原则,做好安全规划,强化安全治理,成为助力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基于此,以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自然公园规划为中心,浅谈目前的规划背景、现存问题及规划路径,以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
    • 王继雄
    • 摘要: 云南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批复面积1085hm2(矢量求算面积为1085.55hm2),通过对该然保护地进行外业调查和评估,按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相关政策规定,解决现有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冲突等,确定自然保护地类型、级别、边界范围、功能分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整合优化后然保护地名称拟定为云南棋盘山国家级森林自然公园,面积1076.24hm2,功能区为一般控制区.
    • 汪凌峰; 钱建鑫; 谢凤俊; 申艳; 秦子杰
    • 摘要: 南昌市自然保护地涉及林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城建、文广新旅等多个部门。根据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方式和保护特征差异,按照推行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自然保护地统一归林业部门负责管理。在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等原因,形成了各自然保护地发展不平衡、建设不完善的现状。本文根据南昌市自然保护地的现状,对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保护管理提出科学建议,为南昌市自然保护地在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提供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