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胸腔穿刺抽液

胸腔穿刺抽液

胸腔穿刺抽液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11178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健康之路、临床医学、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等;胸腔穿刺抽液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明、于艳华、刘宗伟等。

胸腔穿刺抽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11178 占比:99.98%

总计:411267篇

胸腔穿刺抽液—发文趋势图

胸腔穿刺抽液

-研究学者

  • 李明
  • 于艳华
  • 刘宗伟
  • 刘怀翠
  • 吕娟
  • 吴平
  • 吴强
  • 张卫民
  • 张玉霞
  • 李冰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燕平
    • 摘要: 目的:研究益气蠲饮方的作用机理及其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0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Y组各40例,C组采用积液病因对症治疗^(+)胸腔穿刺抽液治疗,C^(+)Y组在C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益气蠲饮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胸腔积液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结果:治疗后,C^(+)Y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低于C组(P<0.05);C^(+)Y组患者临床干预有效率为90%,高于C组的75%(P<0.05)。治疗后,C^(+)Y组患者胸腔积液IL-6、IL-8、TNF-α均低于C组(P<0.05),C^(+)Y组患者CD3^(+)、CD4^(+)、CD4^(+)/CD8^(+)均高于C组(P<0.05)。结论:益气蠲饮方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胸腔积液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 胡大海; 谢清友; 王福坤
    • 摘要: 目的:分析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与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0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时间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入组时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50例),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n=50例),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热消退、胸闷和胸水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并发症率也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比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取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其疗效相对于胸腔穿刺抽液效果更满意,既能改善症状,又能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痊愈.
    • 汪晓宇; 李庆涛; 李站领; 李颖; 徐东波; 张继东; 刘鹏
    • 摘要: 目的比较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与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进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积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胸闷消失、发热消退及胸水消失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低于常规组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相比于胸腔穿刺抽液,可更有效地改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更高。
    • 王杜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法在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B组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与A组患者相比,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胸水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胸膜粘连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闭式引流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缩短其治疗的时间,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刘佳银; 王立伟; 赵宏; 李娟芝; 岳红梅; 余勤
    • 摘要: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rainage of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Methods We searched 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Wanfang Database and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Database and other databases to find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on continuou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rainage and intermittent puncture in treating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and retrieved information up to August 1,2016.Thereafter two reviewers,according to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independently screened the literature,extracted data and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using RevMan 5.3 software for Meta-analysis.Results A total of 16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volving 1243 patients were included.The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intermittent pleural puncture drainage,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ontinuous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disappeared for a short while,the antipyretic time was shorter,the total drainage of pleural effusion became more,hospitalization was shorter,the incidence ofpleural reaction lower,the incidence of iatrogenic pneumothorax lower,the incidence of pleural thickening lower,the incidence of pleural effusion formed lower,P < 0.01,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Continuou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rainage of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can produce better results and fewer complications.%目的 系统评价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与间断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8月1日.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1 2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比较,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胸水消失时间短、退热时间短、胸水总引流量多、住院时间短、胸膜反应发生率低、医源性气胸发生率低、胸膜增厚发生率低,包裹性胸腔积液形成发生率低,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
    • 马晓明; 黄颖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异烟肼,观察组用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尿激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总结了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单纯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异烟肼)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者用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尿激酶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马晓明; 黄颖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异烟肼,观察组用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尿激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总结了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单纯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异烟肼)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者用彩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尿激酶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褚瑞明; 邱福庭; 张亚军; 吴小辉; 赵宏岩
    • 摘要: 目的:观察微创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3例肺癌晚期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并胸腔置管引流治疗方案,积液排净后胸腔注入顺铂(DDP)、吉西他滨(GEM)、白细胞介素-2(IL-2)行局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每周1次,连续3~4次;对照组行胸腔穿刺抽液方案,抽尽积液后给予同种类、同剂量药物性局部化疗。化疗结束后2个月判定胸腔积液疗效,采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对比两组化疗毒性反应与并发症。结果化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68.5±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5.4)分( u=2.587,P=0.011)。两组患者胸腔积液疗效构成差异显著( Z=2.055,P=0.040),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70.69%、临床获益率为89.66%,均高于对照组的54.55%和76.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主要药物毒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气胸发生率为9.09%、胸腔积液分隔比例为25.4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和6.90%,(fisher,P1=0.019,P2=0.007),观察组引流过程中出现4例(6.90%)导管堵塞病例。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 CEA,(17.7±4.6)]μg/L、癌抗原[ CA125,(15.5±5.2)] 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11.6±3.9)]μg/L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9)μg/L、(18.6±4.7)U/mL、(14.9±4.7)μg/L( u1=3.504,P1=0.001;u2=3.328,P2=0.001;u3=4.050,P3﹤0.001)。结论微创胸腔置管引流加局部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要优于胸腔穿刺抽液加局部注药,且临床安全性高,引流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引流导管封管的处理,避免堵管。
    • 张卫民; 刘宗伟
    • 摘要: 目的:观察和比较微创胸腔置管引流加局部注药与胸腔穿刺抽液加局部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肺癌晚期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CT 引导下胸腔置管引流加胸腔注入顺铂(DDP)、吉西他滨(GEM)、白介素-2(IL -2)行局部化疗方案,每周1次,视病情连续治疗3次左右;对照组行胸腔穿刺抽液后给予观察组相同的局部用药,化疗结束后2个月判定胸腔积液疗效。结果:化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总体缓解率、临床获益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微创胸腔置管引流加局部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优于胸腔穿刺抽液加局部注药,值得研究探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