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股价信息含量

股价信息含量

股价信息含量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57023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管理科学学报、管理评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股价信息含量的相关文献由251位作者贡献,包括袁知柱、鞠晓峰、张超林等。

股价信息含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7023 占比:99.96%

总计:357165篇

股价信息含量—发文趋势图

股价信息含量

-研究学者

  • 袁知柱
  • 鞠晓峰
  • 张超林
  • 方军雄
  • 杨竹清
  • 田存志
  • 褚剑
  • 于传荣
  • 凌玲
  • 刘怡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良; 熊贤艳
    • 摘要: 采用Cscore模型测度会计稳健性,构建股票年度日均换手率、非流动性模型来度量股票流动性,选取股价非同步性和知情交易概率模型来测度股价信息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并以股价信息含量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提高显著降低了股价信息含量和股票流动性;股价信息含量与股票流动性之间存在U型关系;当股价信息含量较低且市场处于噪音交易时,股价信息含量与股票流动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当股价信息含量上升且包含更多公司层面的特质信息时,二者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股价信息含量在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产权性质、高股权集中度强化了会计稳健性对股票流动性的负向影响,而知情机构投资者持股则削弱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
    • 杨宝; 年洁
    • 摘要: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分红具有信号传递效应,在“中国式”强制分红政策背景下,上市公司分红表现的改善能否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值得研究。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强制分红政策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信号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表现传递了有关盈利情况的信息,对股价信息含量有显著提升作用,分红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强制分红政策强化了上市公司分红提高股价信息含量效应的发挥;信息环境越好、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分红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的效应越显著。
    • 汤晓建; 杜东英; 张俊生; 林斌
    • 摘要: 健全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是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地方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治理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16年起各省级税务局陆续出台的《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为准自然实验场景,探究了税收征管规范化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实施前,各地方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施后,税收征管规范化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同步性,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避税程度高、征纳合谋程度高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中。实证结果表明,随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实施,税收征管规范化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同步性,增加了公司股价信息含量。因此,税收征管体制规范化能够优化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对改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杜建华; 朱雨婷
    • 摘要: 陆港通制度的实施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大创新举措。借助这一事件,利用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能显著提高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进一步分析发现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研究的结果为后续完善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政策依据。
    • 穆军; 巩鑫
    • 摘要: 企业的资本投资水平和结构决定了经济增长质量与转型升级进程。对同行公司股价能否为公司投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剖析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投资信息功能。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同行公司外部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同行公司股价信息含量与公司投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当公司自身的股价信息含量越低或者公司管理者拥有的私人信息越少时,这种相关关系就会越强。因此,文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畅通公司信息获取渠道;通过加强外部学习建立公司管理者学习制度;通过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 张旺峰; 李真
    • 摘要: 文章以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股价同步性、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实证结果和预期假设一致:当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会计信息越具有可比性,越能够提高股价的同步性水平;内部控制质量越强,越能够提高股价同步性水平;同时在会计信息可比性作用于股价的同步性时,内部控制质量发挥着正向的调节作用,且在国有企业组中更强。
    • 贺湘; 汪伟; 陈菁
    • 摘要: 分行业监管是监管机构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一线监管职能的重要举措。以2010—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分行业监管政策实施背景下,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分行业监管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分行业监管实施后,上市公司股票中的价格信息含量提升较为显著。究其机制,分行业监管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表现为在会计盈余质量低的上市公司中,分行业监管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则发现,分行业监管的政策效果受到同为外部监督机制的分析师以及媒体报道的影响,同时也受限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两权分离度。实证结果说明,分行业监管的治理效应对股市具有积极影响,既丰富了监管机构一线监管的研究以及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又为监管机构持续深化分行业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撑。
    • 贾丽娜; 孙辉; 曾涛; 林晓文
    • 摘要: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数量的增加,基金在个股上"抱团"的情况普遍存在.基于此,利用2005—2019年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数据,以基金共同持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基金经理投资决策中信息偏好以及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基金经理既关注无形信息,也关注与基本面有关的有形信息,但随着基金共同持股程度的增加,基金在投资决策时会越来越偏爱流行概念、题材故事等无形信息,使得投资行为越来越偏离价值投资的初衷.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共同持股程度较低时能够提高股价信息含量,但基金共同持股程度较高时反而会减少股价信息含量.此外,研究还发现共同持股的程度在基金投资行为与股价信息含量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投资者认识和理解基金的投资行为,而且为我国监管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金市场提供了参考依据.
    • 任灿灿; 郭泽光; 田智文
    • 摘要: 利用沪深港通交易机制这一外生冲击,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发挥了中介效应.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实施后,香港地区成熟投资者的引进优化了境内投资者结构,有利于发掘企业异质性信息,降低股价同步性.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形成了有效的股价反馈机制,不仅能降低企业的资源获取成本,而且能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改善企业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的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中,说明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存在一定的规模门槛效应,且能改善因低市场化水平和低审计质量导致的资源扭曲状况.
    • 徐刘阳; 范磊; 吴君民
    • 摘要: 本文选择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区间为2013-2018年,对银行股权关联这一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策略下股价信息含量与企业财富效应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经研究发现: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就越能促进企业财富效应的提升;银行股权关联的构建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财富效应;银行股权关联的构建对股价信息含量在企业财富效应中的促进作用产生挤出影响,即银行股权关联显著削弱股价信息含量与财富效应间的相关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