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41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8885篇;相关期刊244种,包括新闻世界、东南传播、青年记者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第六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等;群体极化的相关文献由549位作者贡献,包括辛文娟、伍俊斌、刘松吟等。

群体极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4 占比:2.1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885 占比:97.84%

总计:19301篇

群体极化—发文趋势图

群体极化

-研究学者

  • 辛文娟
  • 伍俊斌
  • 刘松吟
  • 刘玢
  • 吴强
  • 张生财
  • 王君君
  • 王飞
  • 蒋丽红
  • 魏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咏含
    • 摘要: 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诠释了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心理基础、分析了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客观因素、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因素;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后继无力等问题,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迎来考验。
    • 蔡骐; 刘瑞麒
    • 摘要: 不同于传统“树洞”,网络“树洞”是一种中介化的准人际传播。不过,它仍旧是在个体自我言说之欲望与秘密泄露之担忧的矛盾心理下产生的。由于媒介平台的介入,网络“树洞”实现了传受双方的联结,并且在平台商业属性的影响下,其传播内容呈现出议题类型化与表达故事化的特征。事实上,网络“树洞”在作为非正式的社会安全阀的同时,也成了社会风险的潜在孵化地。进而观之,如何让网络“树洞”中呈现的个人困扰转化为公共议题,如何让网络“树洞”中由相似经历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不至于带来群体极化,如何让网络“树洞”中的互动交流不会滑向窥私狂欢,显然是当下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 魏霞
    • 摘要: 近年来,政府不断从制度、法律、技术、伦理等多个维度出发,整治网络暴力。期待在政府的倡导下,互联网时代的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可以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传播技术的发达在扩展和延伸个人信息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的风险处境。从21世纪"人肉搜索"进入民众视野开始,以群体极化行为出现的"网络暴力"和"媒体审判"从未终止,因此导致的悲剧也不断引发舆论关注。不仅如此,网络时代兴起的"饭圈"文化也在扭曲价值判断,催生网络暴力。
    • 刘冬妮
    • 摘要: “信息茧房”加剧了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使得大学生在同质化信息、意见领袖以及“沉默螺旋”效应的影响下,极易激发非理性情绪和网络暴力行为,并受到错误思潮的左右,从而造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解。为此,高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和信息甄别能力、加强校园文化价值引领力,以消除“信息茧房”导致大学生群体极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 吴玲; 吴思雪
    • 摘要: 今年开春,网民针对"刘学州寻亲"事件开启广泛讨论,纷纷表达对这起社会热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群体意识被迅速唤醒。本文将通过内容分析法来探究这起典型案例的群体极化形成机制,分析出议程设置和情绪感染的现状,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群体极化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梳理与研究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明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舆论引导与管理策略,以及引导网络公民的理性成长。
    • 吴茜; 任强
    • 摘要: “打工人”焦虑情绪的心理学成因源于外界环境的威胁与自我价值的受损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在焦虑情绪的促动下,青年群体通过“打工人”的“自我贬损”与“幽默夸大”等方式来抵御紧张、忧虑情绪。“打工人”的身份焦虑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也以选择性注意机制及群体极化的方式进行“虚拟串联”。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发挥着“信息茧房”“回声室”与“议程设置”的作用,并为青年群体的焦虑做出外部环境的归因。这种集体性焦虑部分源自于“现代性”社会的个人主义文化,即对竞争、对个人成就的强调,对同侪的排斥等。此外,“现代性”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年群体成长中存在的“过度保护”养育模式以及中产阶层普遍的“患得患失”心态也对焦虑情绪的滋生及扩散起到社会性推动作用。
    • 贾瑞凯
    • 摘要: 个体的主体性源于他者的塑造,物质性身体对于这种塑造则具有削弱作用。然而,网络媒介的出现一方面使得人们在虚拟环境中失去物质性身体的庇护,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中的他者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的聚集,网络群体如同个体被放大千万倍之后的“超级个体”,而群体中的个体主体性则逐渐倾向于成为“超级个体”主体性的一部分。基于此,本文研究探讨群体网络内个体被同化的过程,进而分析群体极化的形成与影响。
    • 马梦婕; 杨佳妮
    • 摘要: 社交媒体时代的推送信息是把“双刃剑”——自我隔离和个性化是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良方,但是它们也可能传播虚假信息,激发群体极化,导致传播系统的碎片化。哈佛大学法学教授桑斯坦在其新书《标签:社交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中,详细扩展其在早年间研究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室”问题,着重分析了算法时代的协同过滤、群体极化以及虚拟流瀑等现象。此外,该书还对公共论坛、审议式民主、消费者主权、言论监管的必要性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读者反思过滤的权力可能会引发民主社会的各种问题。
    • 李芳
    • 摘要: 数字媒体时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出现舆论两极分化的现象。在这种情绪化、非理性化的网络环境下,舆论极化现象呈现出恶化的趋势,这不仅影响了整个网络生态环境和管理,更加剧了舆论场的撕裂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一些重大社会议题越来越难形成主流价值判断。因此,亟须对网络社群舆论极化现象进行探讨。本研究在对网络社群舆论极化相关文献进行仔细梳理后,从舆论极化的基本定义、影响因素、消解策略三个层面进行辨析,从个体因素、群体因素、媒介因素三个角度阐释了舆论极化的影响因素,试图构建基于动态的网络群体舆论极化形成模型,以期为加强舆论引导、构建良好网络空间、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
    • 崔志梅
    • 摘要: 饭圈以共同喜爱的偶像为纽带交流情感、建构认同,但强烈的情感投入也导致粉丝群体之间时常爆发激烈的冲突,“日常极化”成为追星模式的常态。他们采用“爆吧”策略形成视觉冲击效应,借助隐喻修辞进行意义争夺,并通过有组织的分工合作完成冲突的规模化生产。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社群行为模式,饭圈的日常极化是内部圈层结构、情感动员和外部资本运营形塑的结果,提供了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青年群体集体行动的新逻辑。但万人刷屏的人海战术也容易使参与者陷入图像狂欢和网络民粹主义,阻碍深度交流和政治沟通。本研究在拓展极化理论解释边界的同时,为饭圈乱象治理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