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71032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世界中医药、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首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等;临床疗效评价的相关文献由567位作者贡献,包括唐旭东、谢雁鸣、卞立群等。
临床疗效评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1032篇
占比:99.65%
总计:71284篇
临床疗效评价
-研究学者
- 唐旭东
- 谢雁鸣
- 卞立群
- 赖世隆
- 刘建平
- 商洪才
- 李建生
- 赵水平
- 何志宏
- 刘凤斌
- 刘小生
- 刚嘉鸿
- 吕爱平
- 吴春华
- 孙奎
- 孙莉
- 宋阳春
- 宓轶群
- 张亚强
- 张佩佩
- 张强
- 张永亮
- 张群
- 张阳
- 易丹辉
- 曾意荣
- 本刊编辑部
- 李京伟
- 李伟居
- 李保双
- 李兰群
- 李振华
- 李晓红
- 李素云
- 李风云
- 查青林
- 段客杰
- 王仰宗
- 王军红
- 王华敏
- 王少伟
- 费宇彤
- 贺菊乔
- 赵宏杰
- 邹忆怀
- 郑志辉
- 郭晴晴
- 闫朝升
- 陈玉琴
- 项颗
-
-
朱瑞征;
李文龙;
薛志鹏;
陈卫衡
-
-
摘要: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及共识会议法筛选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中必须测量和报告的最小结局指标集合,构建规范统一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方法:系统检索已发表的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提取结局指标并进行规范的合并及术语表达,归类整理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结局指标名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专家及患者调查问卷,应用德尔菲法及共识会议法确定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研究的核心指标集,明确测量方法、计分方式及权重比例;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德尔菲法两轮问卷均发放73份,分别收回67份和60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78%(67/73)和82.19%(60/73)。共识会议法达成共识为,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包含VAS评分[0~10分(系数0.5)]、屈曲度数[0~10分(系数0.3)]和行走距离[0~10分(系数0.2)];3项指标独立评分后求和,共10分,分数越高,代表临床症状和体征越严重。结论:《股骨头坏死中医疗效评价标准(2019年版)》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能很好地总结专家经验,可为临床规范化评价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提供参考和依据。
-
-
张宇;
方媛;
刘伟臻;
张夏青;
朱勇
-
-
摘要:
近年来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保持上升的趋势,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极大程度影响着患者的预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会有一定程度退缩,甚至消失。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如何精准评估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直接决定着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该文旨在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做一系统综述,希望能够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帮助外科医生提升临床疗效评估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帮助。
-
-
张薇;
马琳;
邓宏勇
-
-
摘要:
目的 对GRADE体系进行修订,在保留GRADE体系科学性的同时体现中医特色、提高实用性。方法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制定改良德尔菲专家调查问卷的初始修订条目,进行两轮专家调查;召开专家共识会议,形成评价工具。结果 共有27位专家完成了两轮对初始修订条目的问卷调查并给出专家意见,5位专家参加了专家共识会议,最终形成了基于GRADE的中医临床适应性和简化性修订的中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评价工具,内容包含9项修订,涉及高质量证据来源、证据降级因素和升级因素3个方面。结论 通过修订GRADE系统,可以更好地体现并适应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从而提高GRADE在中医临床证据评价中的应用质量。
-
-
于学青
-
-
摘要:
目的:本次临床试验将对无创呼吸机介入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方面的疗效进行量化的客观的评判.方法:本次临床试验选取的实验对象是:选在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之间,于贵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慢阻肺的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无创呼吸机改善患者肺部通气的状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量化评价工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无创呼吸机介入疗法进行的治疗方案比对照组的总体治疗率以及病患呼吸状况改善的程度均要高出不少(P<0.05).结论:在临床阶段对慢阻肺患者进行适当的无创呼吸机介入治疗的方法值得推广.
-
-
王雪蕊;
徐霄龙;
陈奕杉;
刘清泉
-
-
摘要:
cqvip:六神丸由牛黄、麝香、珍珠、蟾酥、雄黄、冰片等中药组成,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中医学认为其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喉风喉痈、痈疡疔疮、无名肿毒等症[1]。近年来随着对六神丸药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临床疗效评价的开展,使得六神丸在临床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现就六神丸组分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在临床中单用、联合药物及联合其他疗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
-
党俊发;
路黎明;
孙效虎;
王万军;
赵辰旭
-
-
摘要: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回顾分析庆阳市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1月-2018年10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152例,纳入72例,其中HA组36例,THA组36例.两组患者均术后1周和1月进行VAS评分、术后1、3和6月进行Harris评分.术后1周,两组总舒适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0.05),但两组的重度和极重度疼痛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5);术后1月两组总舒适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术后1、3和6月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疼痛明显恢复,但后期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半髋关节置换.
-
-
王乾礼;
宋雪兰;
赵应红
-
-
摘要:
目的: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医疗机构制剂"雅拢牛哈占波"[滇药制字(Z)20082254K号]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收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148例服用雅拢牛哈占波制剂的患者,观察用药前后的结石、BUN、UA、CREA、hCRP、PRO、rbc等指标,回顾性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结石的治疗效果:148例肾石症治愈107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93.92%;排石有效率89.19%;化石有效率27.70%.对血清BUN的影响:降低血清BUN有效率98.96%;对血清UA的影响:降低血清UA有效率81.25%;对血清CREA的影响:降低血清CREA有效率92.71%;对血清hPRC的影响:血清hPRC有效率100.00%.对尿PRO的影响:尿PRO有效率100.00%;对尿rbc的影响:尿rbc有效率100.00%.结论:傣药雅拢牛哈占波对肾结石具有促进排石、化石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血清中的尿素氮、尿酸、肌酐和炎症;改善尿蛋白和尿隐血.对于尿石症、肾功能损伤、尿路隐血与炎症等疾病均有疗效.对治疗肾石症,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以及结石引起泌尿系感染所致的出血、炎症和尿蛋白具有一定作用.
-
-
吕娇娇
-
-
摘要:
目的:本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进行缬沙坦分散片结合益肾化湿进行干预治疗,对此疗法的治疗疗效进行客观的量化的评价.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之间,选取于本院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162例患者.其中将这个人群按照临床试验的随机双盲原则,根据随机数表法对这162个人进行随机编号之后分为两个小组,也即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利用缬沙坦分散片结合益肾化湿联合疗法进行的治疗方案比对照组的总体治疗率以及复发好转率均要高出不少(P<0.05).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联合疗法,能够极大程度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机体不平衡状态进行系统性的调节,这是一种能够将疗效用到病灶上的高效疗法.
-
-
涂征艳
-
-
摘要:
目的:本次试验即将对内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方面的疗效进行量化的客观的评判.方法:本次试验选取的试验对象是:选在2016年2月到2018年8月之间,于本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共计112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的量化评价工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内镜检查进行的治疗方案比对照组的总体治疗率以及病人的满意程度均要高出不少(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联合疗法,是一种能够将疗效用到病灶上的高效疗法.
-
-
无
-
-
摘要:
上海市健康辨识与评估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3年,依托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科。实验室吸取和借鉴现代多学科理论、新技术及方法,基于中医诊断信息客观化采集与分析技术、中医证候建模方法,研究健康、亚健康及疾病状态下的四诊信息及证候特征,进行中医诊疗设备研发与临床验证,旨在为中医临床规范化诊疗、临床疗效评价以及中医诊断相关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
-
唐旭东
- 《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中药在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中药的经过几千年的人体验证,其临床疗效是客观可靠的。但最近几十年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再评价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临床疗效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将与中医药的特点相结合,完善各项法规和规范,加强人才队伍、团队及基地建设,发挥各级监管部门的作用,妥善解决中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
-
-
-
徐桂琴;
谢雁鸣
- 《2007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学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近年来,纵向资料分析方法已有长足的发展,纵向数据的分析方法也更加先进, 尽管取得这些重要进展,该方法进入临床疗效评价领域尤其是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领域的应用却略为缓慢.本文通过介绍纵向数据的渊源和阐述一般统计方法的弊端,引出纵向数据分析的定义、目的、分类和原理,介绍几种主要数据分析方法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序贯主成分分析、Harkov过程法和衍生变量法、衍生变量法、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多层线性模型的原理、特征、优缺点和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大家能够对纵向数据分析方法有更多的认识.文章最后总结了纵向数据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如何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中医药临床评价进行了展望;中医对慢性病和对疑难病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如何能够证明优势所在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而用纵向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临床追踪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必然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