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综合ICU

综合ICU

综合ICU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9596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吉林医学、西部医学、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年全国医院信息管理学术交流会等;综合ICU的相关文献由40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改红、徐翠莲、麦志晖等。

综合ICU—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9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9596 占比:99.82%

总计:99776篇

综合ICU—发文趋势图

综合ICU

-研究学者

  • 刘改红
  • 徐翠莲
  • 麦志晖
  • 刘变叶
  • 刘晓飞
  • 刘朝芹
  • 叶桦
  • 叶玉霞
  • 周俊
  • 周树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综合ICU)成立于2005年9月,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江西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赣州市医学领先学科,赣州市重症医学区域医疗中心,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学科,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在省内重症医学界有较高影响力。
    • 杨彩丽; 陈菁; 蔡益虹
    • 摘要: 目的对综合ICU近三年不良事件中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护理对策,以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ICU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护士、导管、科室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中进行数据收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70岁、文化程度较低的危重患者更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低年资护士尤其是男性护士发生拔管的机率更高。结论通过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事件进行分析,寻找护理对策,落实重点环节管理,为降低拔管风险提供重要依据。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及考核,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及护理质量,从而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 樊雯婧; 蒙定武; 楼冬洁; 陈海霞; 陈健; 欧万秋; 鲜于舒铭
    • 摘要: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海南地区各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降低海南地区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014、2016和2018年参与海南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2018年分别调查患者17497、18509、2270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8%~3.26%,呈下降趋势(P<0.001);三年共计感染部位1612例次,以下呼吸道感染(813例次,50.43%)和泌尿道感染(242例次,15.01%)为主;综合ICU是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22.46%~34.53%).共检出病原菌89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64株,74.4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69株,18.95%)和大肠埃希菌(122株,13.68%),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占比最高(48株,5.38%)的革兰阳性菌.三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87%~34.95%,呈下降趋势(P=0.001).结论 尽管海南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有所下降,但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重点科室、部位、环节及高危人群的防控管理力度,逐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张湘湘; 陈坤影; 洪寒萍; 张小茹; 陈素芬
    •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对综合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 染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干预前综合ICU病房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留置导尿管患者相关资料,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开展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住ICU天数、留置导尿管天数、导尿管相关的手卫生依从率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综合 ICU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住ICU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降低,手卫生依从率从70.10%上升至90.93%(P<0.0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从4.170‰下降至0.575‰(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能降低综合ICU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住ICU天数及留置导尿管使用时间,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且降低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从而节约患者的住院成本,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黄涵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综合ICU﹙重症监护室﹚内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3例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3例腹腔感染相关性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病死率、平均住院费用、临床特征﹙白蛋白小于200 mg/L、非结肠性来源感染、首次抗生素未能覆盖致病菌、急性肾功能损伤、耐药菌感染、感染源控制措施延迟等﹚.结果 研究组病死率、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2.8%﹙28/53﹚、﹙0.98±0.21﹚万元/d,对照组分别为11.3%﹙6/53﹚、﹙0.55±0.14﹚万元/d,研究组病死率、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58,t=15.234,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非结肠性来源感染、首次抗生素未能覆盖致病菌、耐药菌感染所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64、0.059,P=1.000、0.800、0.807﹚,研究组白蛋白小于200 mg/L、急性肾功能损伤、感染源控制措施延迟所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8、18.806、25.364,P<0.05﹚.结论 综合ICU内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高且住院费用多,需积极纠正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的白蛋白血症,采取针对性感染源控制措施.
    • 余麒龙; 吴秀芹
    • 摘要: 目的: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方式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2月-2021年4月期间在重症科室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临床选择的护理管理措施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探究组30例进行综合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患者VAP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较小,两组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对比,探究组较小,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方式在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应用,能够明显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临床中护理管理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顾敏霞
    •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从我院综合ICU病房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和伤口分泌物等各种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24株,进行细菌学培养,在324株病原菌发现多重耐药菌有78株,对多重耐药菌的数量、种类及感染部位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我院综合ICU收治的患者提供的标本样品分离出总菌数共324株,其中多重耐药菌78株,耐药菌检出率24.07%,其中耐药菌占比较高的是铜绿甲单胞菌,检出24株,检出率为30.77%,其次是鲍曼氏不动杆菌,检出22株,占比28.20%,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主要发生于呼吸道,因此在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治疗时要加强护理,根据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指导医师用药治疗,加强护理措施后,耐药发生率控制比较理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针对性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及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 张炳奎
    • 摘要: 目的:在对综合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治疗期间,按照规格合理应用乌司他丁药物,判断分析其具体治疗方法、原理以及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综合ICU病例系统中抽取6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总体样本(抽取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4月),按照临床资料登记顺序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34例、B组(观察组)33例;对A组实行常规的抗休克治疗,对B组实行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在开始治疗前、治疗期间、治疗后的各个时间段内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和病情变化,比对分析两组不同数据.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A组,中心静脉压、血压及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药物,其能够合理改善患者的相关体征(心率、中心静脉压等),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效提高乳酸清除率,从科学的角度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快速恢复健康,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 黄涵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ICU(重症监护室)内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3例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3例腹腔感染相关性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病死率、平均住院费用、临床特征(白蛋白小于200 mg/L、非结肠性来源感染、首次抗生素未能覆盖致病菌、急性肾功能损伤、耐药菌感染、感染源控制措施延迟等)。结果研究组病死率、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2.8%(28/53)、(0.98±0.21)万元/d,对照组分别为11.3%(6/53)、(0.55±0.14)万元/d,研究组病死率、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58,t=15.234,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非结肠性来源感染、首次抗生素未能覆盖致病菌、耐药菌感染所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64、0.059,P=1.000、0.800、0.807),研究组白蛋白小于200 mg/L、急性肾功能损伤、感染源控制措施延迟所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8、18.806、25.364,P<0.05)。结论综合ICU内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高且住院费用多,需积极纠正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的白蛋白血症,采取针对性感染源控制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