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构型
绝对构型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药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832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2008年北京光谱学术年会、第二届国际理论化学、分子模拟和生命科学研讨会暨第二届北京宏剑公司用户大会等;绝对构型的相关文献由47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庆华、李莉、朱华结等。
绝对构型
-研究学者
- 陈庆华
- 李莉
- 朱华结
- 王金辉
- 胡栋宝
- 黄敏
- 刘静
- 宋玲
- 庾石山
- 杨士伟
- 杨蓓蓓
- 熊斐
- 边广岭
- 黄海洪
- 丁俊杰
- 丁晓琴
- 兰炯
- 刘佐胜
- 刘元艳
- 刘文强
- 刘春蕴
- 刘波
- 刘镇
- 卢家民
- 吕扬
- 吕海宁
- 吴先富
- 周北斗
- 姚祝军
- 孔令义
- 孙铁民
- 宋爽
- 宗华
- 尹玉英
- 崔育新
- 张一兵
- 张兴刚
- 张广友
- 张洁
- 朱伟明
- 朱传武
- 李博
- 李裕林
- 李铣
- 杨世颖
- 杨芹
- 江纪武
- 王鑫
- 王鹏
- 程杰
-
-
-
杨蓓蓓;
李莉
-
-
摘要:
1-[6-氟-(2R)-3,4-二氢-2H-苯并吡喃-2-基]-(1R)-1,2-乙二醇(INT)是合成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右奈必洛尔的关键中间体,其绝对构型决定了产物的立体化学特征。采用手性光谱学方法,对比其左旋异构体(-)-INT的实验电子圆二色谱(ECD)和(1R,2R)/(1S,2S)-INT的理论ECD图谱,以及解析金属试剂Mo_(2)(OAc)_(4)衍生化产生的诱导圆二色谱信号,确定(-)-INT异构体的绝对构型为(1R,2R)。同时,通过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化计算得到(1R,2R)/(1S,2S)-INT的比旋光度,建立了甲醇和氯仿中的比旋光度符号与该结构绝对构型的关联,为快速准确判断其立体结构提供了依据。
-
-
程红;
严定策;
武利庆;
王敏
-
-
摘要:
对于手性化学药、蛋白质类药物和中药的研制、开发和质量控制,圆二色(circular dichroism,CD)光谱这种传统光谱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 CD光谱的工作原理,全面综述在手性化学药物、蛋白类药物和中药实际应用与学术界使用CD光谱的情况,突出CD光谱在这些药物分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如CD光谱可用于测定手性药物的绝对构型(absolute configuration,AC)和对映体过量(enantiomeric excess,ee),可用于蛋白类药物的二级结构预测,可用于中药的构型分析等.此外,对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中收录CD光谱分析方法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对较新的仪器技术如振动圆二色光谱、固体圆二色光谱、磁圆二色光谱以及蛋白分析的数据处理等进行了说明.本文旨在为CD光谱应用于手性化学药物、蛋白类药物及中药的质量控制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鉴于CD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加入这种分析方法,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同时,我国亟待制定相应的圆二色光谱仪校准规范,并研制相关标准物质,实现检测结果的互认,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
-
姜垒;
付阳;
郭文文;
郑果;
王强
-
-
摘要:
利用三异丁基硼氢化锂(L-selectride)试剂还原3-氧代-22-羟基何伯烷得到单一构型的3α,22-二羟基何伯烷和3β,22-二羟基何伯烷.在此基础上,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确认了3β,22-二羟基何伯烷的绝对构型,并完整归属了该类化合物的1H和13C NMR数据.本文的方法亦可用以制备其他使用常规方法难以分离的α-和β-异构体.
-
-
彭芳;
熊亮;
何育霖;
刘菲;
孙彭成
-
-
摘要:
对茺蔚子(Leonuri Fructus)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肝细胞保护活性研究.综合运用D-101型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有机波谱学方法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从茺蔚子中分离得到3个8-O-4'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S,8S,7 'E-4,9,9'-三羟基-3,3',7-三甲氧基-8-O-4'-新木脂素(1)、苏式-甲基4-[2-羟基-2-(4-羟基-3-甲氧苯基-)1-(羟甲基)烷]阿魏酸(2)、赤式-甲基4-[2-羟基-2-(4-羟基-3-甲氧苯基-)1-(羟甲基)烷]阿魏酸(3).首次确定了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化合物3是一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2和3均为首次从茺蔚子中分离得到.进一步运用噻唑蓝(MTT)法测试各化合物的活性.3个化合物在给药浓度为50μmol/L时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对乙酰氨基酚损伤的两株人肝正常细胞Chang、HL-7702也无明显保护作用.
-
-
-
赵睿曦;
王淼;
隆李萍;
高慧媛;
沈光海
-
-
摘要:
目的 研究鸡嘴簕(Caesalpinia sinensis)种仁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鸡嘴簕种仁乙醇提取物的三氯甲烷萃取部分进行系统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波谱学数据(1D,2D-NMR,HR-ESI-MS)结合计算ECD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鸡嘴簕种仁体积分数7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ucupiranin ME(1),norvoucapane FB (2),6β-hydroxyvouacapane(3),6β-acetoxyvouacapane (4),voucapane(5),5α-vouacapa-8(14),9(11)-diene (6),sucutinirane C (7),deacetylsucutinirane C (8).结论 化合物1、2为两个新化合物,3~8为首次从鸡嘴簕中分离得到.
-
-
陈宁;
武艺;
刘冰;
许颖;
季宇彬
-
-
摘要: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其绝对构型的确定十分困难.近年来,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由于其用量少、精度高等优点,在测定绝对构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研究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的重要方法.本文就电子圆二色谱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
-
-
蔡建;
郭庆兰;
李若斐;
王岳;
徐成博;
朱承根;
杨永春;
石建功
-
-
摘要: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中药钩藤水煎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借助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单萜吲哚类生物碱(+)-(7R)-3-氧-7-羟基-3,7-裂环二氢钩藤碱(1)、(+)-(7S)-3-氧-7-羟基-3,7-裂环二氢钩藤碱(2)、(+)-(7R)-3-氧-7-羟基-3,7-裂环钩藤碱(3)和(+)-(7S)-3-氧-7-羟基-3,7-裂环钩藤碱(4),以及β-咔啉类生物碱1,2,3,4-四氢-1-羰基-β-咔啉(5).其中,1和2为新化合物;3和4为新天然产物,曾由异钩藤碱转化合成并经手性柱HPLC分离得到,但比旋光值有误;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
赖丛芳;
林广欣;
王文悦;
罗海
-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合成了G-g和G-mg的环状单加合产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获得了一对G-g和两对G-mg非对映异构体.用分子模拟计算和圆二色光谱中的“八域规则”方法对这些非对映异构体的绝对构型进行了推断.根据色谱保留时间的差异,可以确定G-g的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和G-mg中具有反式邻羟基结构的两个非对映异构体的构型分别是(6R,7R) and (6S,7s).同时发现,在中性溶液中G-g比G-mg更稳定,顺式G-mg构型比反式的更稳定,而且不同构型的G-mg存在不同的外消旋反应的途径.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这两种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在生理代谢及基因毒性等方面的作用。
-
-
刘静;
刘元艳;
吕海宁;
庾石山
- 《2008年北京光谱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本研究从毒根斑鸠菊(Vernonia cumingiana Benth)中分离得到7个斑鸠菊甾体苷类化合物;各种波谱学方法[1D NMR, NOE, 2D NMR(1H-1H COSY, HSQC, HMBC)]和化学方法包括一系列衍生化反应(如酸水解、甲酷化、邻二醇缩丙酮等反应),特别是用于解决邻二醇绝对构型的原位二钼法的结合运用,确定了7个新的毒根斑鸠菊苷类化合物的结构。
-
-
丁晓琴;
赵立峰;
丁俊杰;
陈冀胜
- 《第二届国际理论化学、分子模拟和生命科学研讨会暨第二届北京宏剑公司用户大会》
| 2006年
-
摘要:
旋光异构体绝对构型的确定一直是有机化学特别是手性药物合成研究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密度泛函DFT/B3LYP量子化学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已知旋光度分子的旋光度,确认计算条件和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合文献报道的Soman分子实验旋光度测定结果,首次采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了梭曼(Soman)分子四个异构体的绝对构型,分别为P(R),C(S)-Soman → P(+)C(+);P(R),C(R)-Soman → P(+)C(-);P(S),C(S)-Soman → P(-)C(+);P(S),C(R)-Soman → P(-)C(-).文中所有计算都运用GAUSSIAN 03程序在PC机上完成(Intel P4 2.4GHz cpu,1GB ROM).
-
-
吴先富;
马双刚;
庾石山
- 《2008年北京光谱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少药八角(Illicium parvifolium subsp.oligandrum (Merr.et chun)Q.Lin)为八角属小叶八角(I.parvifolium Merr.et chun)的亚种,中国特有,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和海南两省.树皮、叶和果实入药.其皮,性温,味辛、苦,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中含有α,β-共轭烯酮结构的植物醌类化合物[2],该类化合物具有特征的UV吸收,本文利用HPLC-UV针对植物醌类化合物追踪分离,从该植物根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部位,得到四个植物醌类化合物.通过UV、IR、1H NMR、13C NMR、NOE和MS等波谱技术以及文献对照确定其平面结构和相对构型,运用圆二色谱(CD)确定其绝对构.
-
-
刘丰五;
刘宏民;
张京玉
-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糖手性源正在进行手性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本文以1,4:3,6-二脱水果糖和不同的苯胺为原料经一锅多步反应首次合成了手性糖稠合多环四氢喹啉衍生物,并对所得到的新化合物用IR、1HNMR、13CNMR、HR-MS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证,对其中的两个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经初步体外细胞毒性研究,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抗Hela细胞活性.
-
-
-
-
-
-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17.01.25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手性溶剂化试剂判定手性羧酸绝对构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手性羧酸分别在(R,R)‑1,2‑二苯基乙二胺的双硫脲衍生物和(S,S)‑1,2‑二苯基乙二胺的双硫脲衍生物为手性溶剂化试剂条件下的核磁氢谱,通过对照两种条件下手性羧酸的α‑H的化学位移大小来判定手性羧酸的绝对构型。该方法试剂合成简单,操作容易、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快速判定手性羧酸绝对构型的手段。
-
-
-
-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19-07-2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理论计算核磁共振氟谱并与实验数值相比较来判定手性胺化合物绝对构型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判定手性胺类化合物绝对构型的主要特征在于:首先通过理论计算氟谱方法获得具有最稳定构象的非对映体酰胺化合物的两种构型的理论计算氟谱化学位移差值Δδα‑FR,S,然后再利用核磁共振仪氟谱获得非对映体酰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差值Δδα‑FR,S,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获得的Δδα‑FR,S正负符号,即可准确地判定待测样品的绝对构型。该方法适用范围包括手性胺、氨基醇、氨基酸酯多种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的判定,实施方式简单,操作方便、准确度高,是一种简洁高效的判定绝对构型的新方法。
-
-
-
-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15-06-17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手性溶剂化试剂判定手性羧酸绝对构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手性羧酸分别在(R,R)-1,2-二苯基乙二胺的双硫脲衍生物和(S,S)-1,2-二苯基乙二胺的双硫脲衍生物为手性溶剂化试剂条件下的核磁氢谱,通过对照两种条件下手性羧酸的α-H的化学位移大小来判定手性羧酸的绝对构型。该方法试剂合成简单,操作容易、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快速判定手性羧酸绝对构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