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皮肺穿刺

经皮肺穿刺

经皮肺穿刺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9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5264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基层医学论坛、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2010年全国难治性结核病学术研讨会、2008年上海市医学会影像技术专科分会第二届年会等;经皮肺穿刺的相关文献由1032位作者贡献,包括任胜祥、孙晓芙、安慧茹等。

经皮肺穿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0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264 占比:99.39%

总计:55602篇

经皮肺穿刺—发文趋势图

经皮肺穿刺

-研究学者

  • 任胜祥
  • 孙晓芙
  • 安慧茹
  • 张利霞
  • 张哲民
  • 战跃福
  • 方晓玲
  • 李丹
  • 杨清杰
  • 王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幸; 柳淑莹; 俞善路; 顾烁佳; 易晶; 陈晔锋; 张春意; 余月芳; 秦娥; 沈巨信
    • 摘要: 淀粉样变是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细胞、组织内,从而导致靶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原发性肺淀粉样变是指在无继发或(和)系统性淀粉样变情况下,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肺内。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本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原发性结节型肺淀粉样变,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理、诊断及治疗等进行描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杨丽; 敖敏; 刘静; 肖玲; 丁敏; 郭述良
    • 摘要: 随着整合医学与精准医学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专科化医学教育模式展现出较大的局限性。临床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中心环节,各大型医院在目前“专科化”的基础上,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实践教学中需要充分重视整合医学的观念与改革措施,逐步将整合医学融入临床教学实践中,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医学领域的整体性、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同时从多角度理解人体及疾病的本质与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中在以教师讲授基础上,还需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建立以患者为整体、为核心,临床与实际操作结合的思维体系,最终构建整合医学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目标。
    • 李正平; 孙维东; 任月玲
    • 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肿块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完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肿块患者30例,统计病理类型、并发症等内容。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穿刺活检术,穿刺病理提示,恶性病变14例(46.7%),其中腺癌9例,鳞癌3例,其他类型肺癌2例;良性病变16例(53.3%),其中炎性病变14例,肺结核2例。本组3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0%,术后出现气胸10例(33.3%),均为少量气胸(<20%),复查后均吸收,无需胸腔穿刺抽气或置管引流;出现出血11例(36.7%),9例表现为穿刺道周围少许片絮影,经卧床休息、止血等对症治疗,后期均自行吸收好转,2例痰中带血,休养后好转。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肿块的临床应用中,穿刺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是一种简单可靠且相对安全的定性诊断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肿块的病情诊断效果显著,有利于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 李慧; 刘明涛; 李珊
    • 摘要: 本文收集了2例罕见厌氧菌感染所致肺脓肿患者,2例患者分别为短真杆菌和栖牙普雷沃菌感染。患者初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常规痰培养不能明确病原学诊断,最后通过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结合病理学改变,并通过送检二代测序技术明确病原学诊断,进而针对病原学进行治疗,使患者病情好转。本文总结了2例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病理以及病原微生物等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对罕见厌氧菌感染导致肺脓肿的认识,总结临床经验。同时也证明了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对肺脓肿病原学诊断上的价值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王震; 陈书海; 孙华民; 张芮; 朱步兵; 张炜
    • 摘要: 0引言一般而言,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VR)介入放射学指的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图像引导下,采用穿刺针或导管,经过人体皮肤或人体自然腔道,直接到达患部对病灶进行诊断或治疗的一种临床医学处置方法。IVR是一种微创低侵袭治疗方法,不需要采用通常的外科开刀手术,能够仅仅对病灶部位进行正确的检查或治疗,所以具有减少患者负担、加快术后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术后粘连和感染等优点;即使该病灶再次发生病变,也能再次进行治疗;再者,治疗时只需采用局部麻醉,有利于对危急病人的麻醉管理,尤其适用于针对老年病人的治疗,同时也能减轻医护人员的身心负担和工作强度。所以,针对体内多种疫病,特别是对身体各部位的肿瘤,医师大都建议选择这种治疗方法。
    • 王云; 廖江荣; 王黔宇; 缪光均; 龙剑波
    • 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联合快速现场评价技术(ROSE)对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影像学检查高度可疑肺结核且3次痰抗酸染色阴性及1次痰结核分枝杆菌罗氏培养阴性的80例住院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按初治方案抗结核治疗6个月并治愈。入组患者均采取在CT引导下使用一次性半自动肺穿刺活检针(18G)对肺部病灶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获取病变组织,实验组将经皮肺穿刺获取病灶组织进行ROSE后再送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将经皮肺穿刺获取组织直接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病理结果比较两组诊断阳性率。结果实验组诊断阳性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1)。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联合ROSE技术较单独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菌阴性肺结核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
    • 孙维东; 葛金梅; 穆小飞; 陈竹君; 蔡晓敏
    • 摘要: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针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1月我院325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中,其中2017年1月—2018年12月完成61例采用常规CT扫描及传统活检针,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20年11月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案及使用同轴活检针完成经皮肺穿刺活检术264例,从中随机抽取61例做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活检所取组织量、穿刺后并发症及穿刺后病理随访阳性率、穿刺中总的DLP和mA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且能较多得取得病理组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处理并发症,提高诊断阳性率。结论:双源CT低剂量引导下同轴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辐射量低、安全性更高、取材量较多、诊断阳性率高等特点,易于推广应用。
    • 冯昭; 刘刚; 赵宝魁; 刘飞; 何慧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活检的98例患者,对术后影像资料及病理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肺活检96例穿刺成功(97.96%),其中恶性肿瘤66例,良性30例,失败2例;98例穿刺活检后32例出现并发症(32.65%),其中气胸14例,肺实质内出血13例,咯血4例,胸腔内出血1例.结论 高原地区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活检定性诊断价值高,在掌握好适应证和并发症的前提下安全性高,值得在高原地区推广.
    • 李剑飞; 苏文玲; 梁柱; 林阳兴
    • 摘要: 目的 探讨CT与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在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检查,研究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检查,比较两组病理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定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中肺鳞癌7例,肺腺癌15例,肺小细胞癌2例,肺未分化癌1例,增殖性肺结核1例;对照组中5例患者为肺鳞癌,13例患者为肺腺癌,肺小细胞癌3例,肺未分化癌2例,增殖性肺结核2例,1例未明确确诊;两组的穿刺准确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92.31%)高于对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及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均可用于诊断肺癌,两种方式的穿刺准确成功率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
    • 任典; 李昕; 刘明辉; 刘京豪; 陈钢; 夏春秋; 贾超翼; 陈军
    • 摘要: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病情发展迅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肺、肾脏等全身各个器官,未得到早期诊疗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由于WG发病率极低且缺乏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常导致临床漏诊、误诊和治疗延误.本文报道1例55岁女性患者,因肺部结节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原发性WG的诊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