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算盘

算盘

算盘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2495篇,主要集中在数学、中国文学、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7篇、专利文献988篇;相关期刊673种,包括交通财会、天津财会、农村财务会计等; 算盘的相关文献由2454位作者贡献,包括江志伟、黄赤成、柳晓城等。

算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7 占比:60.40%

专利文献>

论文:988 占比:39.60%

总计:2495篇

算盘—发文趋势图

算盘

-研究学者

  • 江志伟
  • 黄赤成
  • 柳晓城
  • 迟荣瑜
  • 宣平
  • 戈缨
  • 胡克满
  • 安正文
  • 张爱华
  • 苑玉敏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根
    • 摘要: 珠心算是以脑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珠心算的学习,传递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优秀文化的传承。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珠心算文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珠心算的研究也被提上了日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珠心算课程,国家在课程设置上也日渐倾向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珠心算的研究与推广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更为珠心算彰显育人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牛腾
    • 摘要: 算盘是历史上一项重要发明,虽然其他文明也出现过算盘,但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则是中国算盘。中国算盘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与创造,但仍有一些国外学者持有不同观点,认为中国算盘是西方传来的,或者受到了西方罗马算盘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这种观点的产生与发展,并进一步阐释中国算盘是由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并非国外传来。
    • 摘要: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珠算文化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2022年1月26日下午中国珠算博物馆开展“珠辉玉映金虎迎福”迎新春亲子活动22组亲子家庭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珠算博物馆社教团队围绕“民俗中的珠算文化”这一主题开展知识讲座、“摇算盘传福虎”和“迎财神”等游戏加深大小朋友对珠算文化的了解和喜爱提前感受浓浓的年味。
    • 杨岚; 任艳
    • 摘要: “一题四拨”是指通过反复地实拨(看拨)、盲拨、空拨、想拨,建立清晰脑珠像,形成一把灵活的“脑算盘”,利用珠像的运动轨迹在大脑中自动珠算。2013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珠算心算协会联合编写的《全国珠心算实验教材》中反复强调:“要学好珠心算,必须掌握两大法宝,其一是熟练的珠算技能,其二是形成清晰的脑珠像。”我非常赞成这一观点。在教学中,如何将眼前的物质算盘变成脑算盘呢?按照珠像形成的过程,每节课必须坚持做好一题四拨。
    • 孙岚
    • 摘要: 政府、企业都在拨着算盘,看有限的能耗指标如何产生更大效益。能耗,能耗--这是数据中心发展最紧要的约束,也是“东数西算”工程最想要平衡的资源。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能耗不能再无节制使用,能耗指标甚至成为比土地更稀缺的资源。政府、企业都在拨着算盘,看有限的能耗指标如何产生更大效益。
    • 尹丽媛
    • 摘要: 我是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珠心算的,一直坚持到初中二年级,即便到了高中、大学,每当我感觉文化课学习很吃力的时候,就会拿起我心爱的算盘,进行一些常规性的练习,缓解学习上的压力。我深刻体会到珠心算对我的文化课学习和人生的成长产生了巨大帮助,成为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伴侣。一、强化基础,功到自成记得那是1992年,老师给我们一年一班的每一名同学都发了一把算盘,从此开始了我的珠心算学习生涯。
    • 韩计峰
    • 摘要: 算盘是一种手动操作进行计算的辅助工具.它起源于中国,是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重要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是全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借助算盘巧妙入题,创设创新情境与文化氛围,合理融入计数原理、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等相关知识,是新高考数学试卷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数学文化试题.
    • 马莹莹
    • 摘要: 算盘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既陌生又熟悉的工具。1972年,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了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及其夫人。在交谈中,周总理向李博士问到美国的计算机情况时,李博士回答了有关问话后,提到:“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就是到现在还在全国通用的算盘。”周总理对李博士的回答,感慨良久,向在座的中央有关同志说出了珠算界奉为经典的名言:“要告诉下边,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因为周总理的号召,珠算风靡全国。90年代前,算盘在银行和商场处处可见,珠算是每个财务人员必不可少的一项看家本领,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有一批打算盘的高手。它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从16世纪开始,逐步传播到周边国家和东南亚地区,对国际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 牛腾
    • 摘要: 明代是珠算发展的鼎盛时期,珠算开方法在此时已发展完善,尤其是程大位的《算法统宗》(1592)等算书记载了较为成熟且全面的珠算开方法。而在这之前的一些算书中已出现了珠算开方法的特征,却又未明言使用算盘进行开方运算,这其中就包含顾应祥的一些著作,这类算书中所记载的开方法对珠算开方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特别是顾应祥所著《测圆海镜分类释术》(1550)和《测圆算术》(1553)中详注了多种类型的开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珠算演算说明,但各类数学辞典或著作鲜少进行过介绍。本文简要介绍《测圆海镜分类释术》中的带从开平方法,分析顾应祥珠算开方法的特点,以此说明他对珠算开方法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 王海明
    • 摘要: 算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创造,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保护中国算盘、传承算盘文化,我们任重道远。一、传承保护中国算盘,意义深远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议》是这样评价中国珠算的:“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运算方法。它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工具经世代传承,一直适用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多重的社会文化功能,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