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2672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新华文摘、决策、学习与探索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首届政府管制论坛、全国第七届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学术会议等;策略性行为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干春晖、任可欣、冯中越等。
策略性行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672篇
占比:99.83%
总计:42744篇
策略性行为
-研究学者
- 干春晖
- 任可欣
- 冯中越
- 周慧
- 夏清
- 姚瑜琳
- 康重庆
- 张少华
- 房曦晨
- 李渝曾
- 王长军
- 郭鸿业
- 金胜勇
- 陈启鑫
- 陈荣佳
- 于晗
- 何仁志
- 何波
- 何禹霆
- 何逢阳
- 余秀兰
- 侯历华
- 倪桂萍
- 全吉
- 关博
- 刘恩华
- 刘晓宇
- 刘晓峰
- 刘鸿燕
- 周丽娟
- 周林军
- 孙忻
- 孟丁
- 封曾陟
- 岳贤平
- 左宏愿
- 左宏愿1
- 应珊珊
- 张文静
- 张文静1
- 张晖
- 张晨
- 张福利
- 张苗苗
- 张陶
- 张陶1
- 徐幸
- 戴榕
- 文双艳
- 曹志来
-
-
-
花楷;
刘晓宇;
胡凯;
隆丽珊
-
-
摘要:
中超联赛自2017赛季推出U23新政以来备受争议.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非合作博弈下,U23新政如何才能实现政策初衷?该文首次采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U23新政下足协与俱乐部的博弈均衡.研究表明:(1)足协推行新政的最优概率为俱乐部采取积极策略给足协带来的净收益与消极策略带来的净收益之比,实质上取决于俱乐部的遵从度.(2)在缺乏讨价还价权时,俱乐部对新政采取消极应对策略是为了减少净损失.俱乐部积极应对的最优概率为消极应对的净损失占其与积极应对的加成即期收益损失之和的比值,实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为激励俱乐部采取积极策略,应降低俱乐部消极应对策略的净收益或积极应对策略的加成即期收益.(3)提高U23新政有效性的治标之策是减少U23政策对中下游球队的冲击,实行有差别的U23政策;对U23球员上场时间低于均值的俱乐部,实行等额或超额递减分成机制.治本之策是培育一个可预期、可持续、可盈利的足球市场,俱乐部能够内生出建立百年基业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足协的去行政化改革,使之向完全社团法人转型.
-
-
任可欣;
余秀兰;
王世岳
-
-
摘要:
绩效评价与"非升即走"制度使得青年教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基于某"双一流"高校文科青年教师以及院校管理者的访谈可以发现,面对外部挑战,教师采取"先生存后发展"的行动策略.教师"高效"使用文化资本,追"热点"、主动"灌水".在"生存"压力之下,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且得到院校层面的集体默许.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员,教师将学缘关系转换为更高的学术产出.学术锦标赛制施予文科青年教师巨大的刚性压力,使其转为稻粱谋;高校以科研为本谋求生存之道,并将其传递给教师.同伴的策略性行为强化了教师的外部利益动机,进而使他们进行学习与模仿.显示出"制度-情境(同伴、组织)-行动"间的互动关系.
-
-
-
耿磊磊
-
-
摘要:
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了需要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乡村干部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和乡村扶贫工作的行动者,通过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实地考察的方式,发现乡村干部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存在着规定性行为和策略性行为,这两种行为模式的产生既有压力型体制、绩效考核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其所处乡村社会环境、同第三方评估人员的博弈关系、自身能力和作风等的影响,切实加强人文关怀,规范绩效考核制,建立健全纠错容错机制,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加强乡村干部的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才能更好地优化乡村干部行为,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
-
-
洪结银;
封曾陟;
陶爱萍
-
-
摘要:
[目的/意义]近年来,在产业链垂直分工不断细化的大环境下,非专利实施实体(NPEs)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特殊的商业模式对创新和经济效率的影响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方法/过程]分析NPEs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NPEs的运营模式、NPEs反竞争行为的由来等方面系统研究NPEs影响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的机制和动因.[结果/结论]发现需要辩证地看待NPEs在技术交易和创新中的作用.一方面,很多NPEs作为技术市场的交易中介,充分发挥了交易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可以降低技术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不平等的议价能力、法律在专利宽度方面的模糊条款和标定的高额赔偿,许多NPEs同时给处在生命周期成长阶段的产业带来了大量的非效率行为.
-
-
郑路;
蒋理慧
-
-
摘要:
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存在偏差通常被认为是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时的偏离或一线行政人员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等原因所造成.学界也有不少个案研究专门探讨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之中的关系,或分析一线行政人员在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现象.然而,当我们把政策制定和执行视为完整的过程来考察时,却发现当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主体一致时,政策执行与政策文本之间的偏离不应被视为对立的表现,而是反映了地方政府政策意图的一个完整过程.为此,我们以地方“网约车”政策为例,测量并解释了全国33个大城市在“网约车”管理上政策文本与政策执行的偏差程度,指出地方政府在“网约车”管理上“严于制定,宽于执行”的表现,是地方政府为缓解地方治安综合治理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冲突而有意为之的策略性行为.
-
-
-
杜青龙;
贺晓庆;
何波
-
-
摘要:
体验经济的崛起引发了文献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但既有文献更多关注游客体验后的态度变化,而缺乏对体验后(特别是负面体验)的“真实行为”研究.文章利用扎根理论,以进藏游客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关于“负面刺激-权衡比较-负面体验唤醒-策略性行为”的过程框架模型.研究发现:(1)低于容忍区阈值的体验质量是负面体验唤醒的直接原因,体验质量是游客权衡比较的结果;(2)负面体验总是与不适感伴随产生,策略性行为是游客有目的地缓解不适感的手段;(3)认知失调中介影响负面体验与策略性行为的关系,游客对归因焦点的选择则调节了游客策略性行为的选择.这些发现可以为旅游管理者、服务提供商、旅游景区等就如何降低、避免、管理负面体验提供决策依据.
-
-
-
陈荣佳;
冯中越
- 《首届政府管制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在Fowlie(2008)排污泄漏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修改了排污泄漏模型,研究不完全规制时,在排污费规制政策工具下寡头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得出征收排污费规制下寡头企业策略性行为与排放权交易规制下均衡结果一致,完全规制的效果并不一定优于不完全规制,不完全规制的效果不一定优于不规制的结论.最后,结合我国火力发电产业的实际,通过数据模拟,验证了修改模型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