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程序法治

程序法治

程序法治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专利文献89357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 程序法治的相关文献由92位作者贡献,包括卞建林、胡利明、丁寰翔等。

程序法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89357 占比:99.90%

总计:89447篇

程序法治—发文趋势图

程序法治

-研究学者

  • 卞建林
  • 胡利明
  • 丁寰翔
  • 吴灿华
  • 彭澎
  • 徐靖
  • 王丹丹
  • 田心则
  • 白广勇
  • 袁群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汪栋
    • 摘要: 现代法治以权利价值为内在道德核心,以程序技术为外在规范表征,程序法治和自然权利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霍布斯的自然权利学说强调个人的艰辛和努力,认为平等的个人是自我保存的最终判断者,因而主张“同意优先于智慧”的政治理念,作为利维坦的法治联合体必须尊重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公共权威根本上源于自然权利,公民联合的目的在于将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冲突纳入法律程序处理,以实现分化多元利益的理性与和平的宪制整合,从而不同于旨在促进人的德性完善的“最佳政体”,也区别于意在实现特定集体目标的“事业联合”型国家。利维坦隐喻的现代法治联合体是法律形式与自然权利的统一体,形式上“价值中立”的法律程序其实蕴含深刻的权利价值,程序法治的哲学基础是自然权利论。
    • 印波
    • 摘要: 绩效考核指标是刑事案件管理与诉讼体制运行的重要引擎,如何实现“指标最优”是当下刑事司法绩效考核最为紧迫与现实的命题.一些不科学、不合理、不必要考核指标始终“禁而不止”“取而不消”.一些常见的考核指标对刑事程序法治造成了较为突出的冲击与反制作用.一些数率指标的层压容易造成公安机关之执法行为冒进与异化.一些指标偏重追究犯罪的职能,使得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难以履行客观义务,容易违反无罪推定原则.质效控制方面的指标配给不足,且一些指标有形式化的倾向,常造成法院对审判规律的偏离.本文就公检法三机关在绩效指标考核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 卞建林; 钱程
    • 摘要: 2020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关注司法实际,着重研究刑事诉讼法实施和司法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并且重视实证方法运用,兼容交叉学科内容,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均有所突破和强化,为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程序法治体系作出理论贡献。
    • 刘茂林; 王鸾鸾
    • 摘要: 当代村域社会治理是一项包含多元治理主体与多种治理资源的系统性工程,集合了由国家公权力、社会公权力以及党行使的公权力所构成的多元权力结构.如何贯通不同治理主体与治理资源,形成权力结构清晰且富有实效的治理体系,是深化乡村治理和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在由多元主体构成的共治格局下,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农村新型社会组织之间的权力运行偏差,揭示出不同治理主体间的价值差异以及村域社会治理权力运行规范化进程中依然存在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对此,需要充分借助程序法治的价值整合与权力规制等功能,加强对各治理主体权力运行的内部控制,完善多元治理主体间权力运行协调机制.
    • 韩旭
    • 摘要: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专项执法具有程序法治凸显不足、效率高等特点.既然"两高""两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程序意识",那么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就要培育和践行程序法治理念.特别要关注律师辩护权的尊重和保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公检法办案模式的适应、禁止重复追诉原则的落实、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的有效运行等问题.这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少留"后遗症"且行稳致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重要保障.
    • 韩旭
    • 摘要: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专项执法具有程序法治凸显不足、效率高等特点。既然“两高”“两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程序意识”,那么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就要培育和践行程序法治理念。特别要关注律师辩护权的尊重和保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公检法办案模式的适应、禁止重复追诉原则的落实、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的有效运行等问题。这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少留“后遗症”且行稳致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重要保障。
    • 胡晓霞
    • 摘要: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程序法治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程序工具主义和程序万能主义的思想影响到公平正义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地阐述了程序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各个环节产生的重大影响,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程序法治的重要论述,其逻辑起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包括立法程序法治、行政执法程序法治、司法程序法治等三方面的内容,这就从领导力量、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的高度,深刻阐述了程序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程序和法治工程的深入思考,揭示出程序法治化的客观规律,并提炼出全面推进程序法治化的重要抓手,找准了程序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联结点,为新时代程序法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 卞建林
    • 摘要: 人工智能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刑事诉讼,应当警惕:数据运用的昂贵与垄断,可能恶化刑事被追诉人的处境;算法的偏见与隐蔽,可能增加司法决策不公的风险;技术的机械与瓶颈,可能削弱司法工作者的能动性.故应重视尊重与保障人权,遵循正当程序要求,坚持程序法治原则、比例原则、参与原则等基本原则.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必须顺应司法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回应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系列挑战,在遵循刑事诉讼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妥善设置相关规则及程序.此外,还应当完善信息共享、风险评估、责任追究、人才培养等协同机制,确保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