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分析
福利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7225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经济论坛、南方经济、南开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福利分析的相关文献由17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军、向芯仪、周静言等。
福利分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7225篇
占比:99.94%
总计:177328篇
福利分析
-研究学者
- 刘军
- 向芯仪
- 周静言
- 巫景飞
- 廖显春
- 李芝娟
- 王忏
- 田红敏
- 石峰
- 谭德庆
- 钱春海
- 陈冲
- 龚六堂
- Chen Yousi
- Li Xiaoshun
- Mou Shouguo
- Qu Futian
- 万欣荣
- 于士航
- 付晓
- 何力武
- 何娟
- 余嘉玲
- 冯钰宸
- 刘亚丽
- 刘亚囡
- 刘任河
- 刘天亮
- 刘婵
- 刘婵1
- 刘宁
- 刘安华
- 刘明星
- 刘晓宇
- 刘欢
- 刘涛
- 刘燕
- 刘研召
- 卞学字
- 卢文汉
- 叶志辉
- 叶敏聪
- 吕廷杰
- 吴克勤
- 吴周恒
- 吴宏
- 吴晓隽
- 吴立元
- 吴钢
- 周晓时
-
-
王珏;
蒋伟杰
-
-
摘要:
本文基于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了贸易三元边际的多边福利效应。该模型允许企业内产品种类发生变化,能够对两种主流的贸易扩展边际概念(企业与产品)进行合并建模。研究发现,对于出口国而言,贸易扩展边际是促进其国民福利的主要原因;对于进口国而言,贸易集约数量边际促进其国民福利,但贸易集约价格边际会阻碍其国民福利。此外,本文探讨了上述福利效应的影响因素,并引入“进入边际”进行模型分析。这些结论对我国未来的贸易政策选择具有参考意义。
-
-
张晗;
周晓时
-
-
摘要: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仅对我国城市低碳转型下的产业调整提出更高要求,也对产业调整下的劳动力市场转型提出挑战。本文基于2005~2020年的城市统计数据和2013~2019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冲击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异质性分析和福利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城市低碳转型至少降低了2%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且劳动力主要流入第三产业;(2)城市低碳转型并未对居民的实际工作收入造成显著影响,却降低了居民的日工作时长,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3)城市低碳转型从城市分布和人员分布两个方面都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异质性影响。
-
-
鲍磊;
隽志如;
杜春明
-
-
摘要:
大数据时代,不少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具有收集和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技术能力。构建了双寡头博弈模型,刻画了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都可能基于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个性化定价的事实,研究了个人信息保护对于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的影响及其福利效应。结果表明:对所有企业都采取保护时消费者剩余最小,无保护时消费者剩余最大;单方面获得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企业将获得最高利润,但是当外资企业单方面获得信息时社会福利最小,当本土企业单方面获得信息时社会福利最大。研究还发现,如果违反行业自律协议将面临一定的惩罚时,行业自律能够成为一种保护个人信息的手段,但行业自律将带来无效的均衡。研究结果对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对跨国企业收集和利用本国个人信息的规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
-
刘晓宇;
陈晓莉
-
-
摘要:
基于Kara(2016)构建投资和消费两部门均衡模型,分析宏观审慎监管国际合作及非合作对金融稳定及福利的不同影响.根据中国数据的模拟结果表明:(1)中国参与宏观审慎监管国际合作有助于控制国内投资过度,有利于国内金融稳定;(2)中国与投资收益率和消费率相近的国家进行宏观审慎监管合作能同时提升两国福利;(3)中国与高投资收益率和消费率的国家合作能提升中国福利,但两国相差过大时会使国外产生福利损失;(4)中国与低投资收益率和消费率的国家合作能提升外国福利,但国外投资收益率和消费率过低时会使中国产生福利损失.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中国参与宏观审慎监管国际合作的具体方案,为中国参与宏观审慎监管国际合作提供决策依据.
-
-
吴立元;
刘研召;
赵扶扬;
龚六堂
-
-
摘要:
2011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PPI与CPI长时间持续背离的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本文从大宗商品价格、上下游生产结构与金融摩擦异质性视角分析了这一现象,并探讨了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研究发现:(1)负向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导致PPI的下降,由此带来的货币政策宽松与中国结构性金融摩擦分别从需求端和成本端拉升了 CPI,从而导致PPI与CPI的反向背离,这为PPI与CPI的背离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2)本文比较了盯住PPI通胀、CPI通胀以及两者加权通胀的货币政策规则,发现盯住加权通胀带来的福利损失最小,表明央行在稳定CPI的同时,也应重视对PPI的稳定.(3)本文比较了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结果表明从福利角度看,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显著优于数量型工具.此外,本文强调了上下游金融摩擦异质性这一结构性特征对认识中国经济现象以及制定政策的重要含义.
-
-
卞学字;
孙婷;
张明志
-
-
摘要:
通过将贸易品美元定价约束、外汇噪声交易和关税反制等特征融入两国DSGE模型,文章对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进口关税冲击的传导渠道以及中国的关税反制策略与货币应对政策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关税反制措施能够有效地对冲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对中国实际产出、消费和净出口的消极影响,并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若进一步搭配将出口品关税纳入利率调控框架的积极货币政策,对于经济扩张与保持汇率稳定都更加有效.但从长期社会福利角度看,积极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关税反制则会产生显著的福利转移效应,不采取任何关税与货币应对政策将使中国遭受最大的福利损失.因此,基于"打击最大化、自损最小化"原则,中国应对美国采取坚决有力的关税反击,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相对中性、克制,以期实现"以战促和"的战略目标.
-
-
崔琨;
施建淮
-
-
摘要:
本文在非合作框架下建立引入中间品生产和贸易的新凯恩斯两国模型,研究关税冲击下各国的通胀目标规则,讨论加征关税和通胀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在各国福利损失中,相较于最终品,国内中间品通胀扭曲具有更大权重;在外国加征中间品或最终品进口关税条件下,相较于稳定其他通胀指标,本国采取稳定中间品PPI通胀的规则可以有效降低自身经济波动,最小化本国福利损失;外国对不同类型产品加征进口关税,虽然能够提升其相应类型产品的产出和就业,但会导致显著的消费恶化和福利下降.因此从经济层面看,外国单方面加征关税是短视的,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在关税冲击下本国应更加关注国内中间品通胀的稳定,对等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只能部分缓解本国经济波动,平等协商才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途径.
-
-
王振霞;
闫冰倩
-
-
摘要:
研究目标:通过引入能源消费,精准识别贫困和制定科学的扶贫政策.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扩展到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上,分析煤炭、石油和电力三大类能源相关行业价格变动对不同区域不同产品价格的影响;并运用QUAIDS模型构建消费者的需求函数,考察各产品价格变动对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福利变化影响.研究发现:能源价格上涨将明显降低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福利水平.当能源价格明显大幅上涨时,所有家庭福利均受到明显冲击,且在西南地区困难家庭的福利损失最为严重.与传统贫困研究不同,考虑能源消费时,京津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受到的福利损失最为明显.研究创新:在研究贫困问题时,打破了仅考虑基本食品消费或者食品消费占支出比重的限制,更加精准地认识贫困问题.研究价值:考虑行业间的相互投入产出关系,分析了三大类能源相关行业价格变动对不同区域不同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其对不同区域居民福利变化的影响,为更加科学地制定地区扶贫政策提供依据.
-
-
吴周恒
-
-
摘要: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美元定价的两国家DSGE模型,通过模型模拟来解释发展中国家普遍使用财政性油价稳定政策的现象。结果发现:当货币政策执行误差较大,或生产率冲击波动较大时,即使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也无法完全对冲国际油价冲击,需要额外使用财政性油价补贴才能够改善国家福利水平。因此,解释了发达国家通常仅使用货币政策对冲国际油价冲击,而发展中国家通常需要额外采用财政性油价稳定政策的特征事实。
-
-
石峰;
王忏
-
-
摘要:
本文构建蕴含耐用品与非耐用品的两部门DSGE模型,研究投资专有冲击对货币政策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改进了投资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效率,放大边际成本波动,增加了厂商调价动机和价格水平变动.即使耐用品价格完全灵活,最优货币政策也无法同时稳定价格和实际GDP.研究发现:(1)耐用品相对价格缺口波动率的上升虽然增加了实际GDP波动,但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专有技术对边际成本的冲击,减少价格变动的福利损失.所以两部门投资专有冲击时,央行倾向于稳定价格水平.与其相反,在单部门投资专有冲击和两部门生产技术冲击时,最优货币政策应降低耐用品相对价格缺口波动,稳定实际GDP.(2)对比三种泰勒规则:钉住非耐用品PPI、钉住加权平均PPI及钉住CPI,福利分析发现钉住非耐用品PPI最优,钉住CPI次之,钉住加权平均PPI的福利损失最大.就损失程度而言,投资专有冲击的福利损失是生产技术冲击的2倍,表明投资专有冲击加剧了最优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与实际GDP间的权衡.
-
-
廖显春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城市水短缺.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短缺问题进一步恶化.本文采用2002-2012年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揭示了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决定因素,计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价的提高,城市居民家庭用水需求量将会减少.进一步计量分析发现,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在居民家庭用水方面比单一水价更趋向于节约水资源,但两者都伤害低收入者.最后,设计阶梯水价的最优方案并采用福利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四级阶梯水价更适合我国实际.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一个分线段预算约束的家庭经济模型并结合福利分析,提出了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兼顾改善低收入者福利的政策建议.
-
-
Li Xiaoshun;
李效顺;
Qu Futian;
曲福田;
Chen Yousi;
陈友偲;
Mou Shouguo;
牟守国
- 《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矿产开采造成耕地损害问题引起社会日益重视,成为政府关心的重点、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福利分析视角,以江苏徐州为例,按照"理论分析—对象界定—额度测算"的逻辑主线,就矿区耕地损失补偿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结果表明:第一,理论分析判断,矿产资源开采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即开采造成的资源生态环境破坏大都转嫁给整个社会,由社会上的其他成员(尤其是附近居民)分担,其结果造成社会总福利下降.第二,实证结果表明,徐州耕地资源的综合福利价值为944万元/hm2,其中经济福利价值为593万元/hm2,占综合福利价值的62.85%,非经济福利价值为351万元/hm2.第三,补偿分配显示,徐州煤炭开采过程中,每损害1 hm2耕地资源,应该补偿给农户的经济福利和生活保障福利价值之和为798万元,占总福利价值的84.57%,而补偿给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生态福利价值之和为146万元.以上结论能够为矿区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和定量参考.
-
-
高觉民
- 《第三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
| 2009年
-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追踪看出,我国学界对独占交易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本文设计了一个在厂家和商家合作博弈下形成独占交易不同形式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博弈参与者的成本、收益和利润核算体系的考量,概括出我国目前存在的四种独占交易形式,它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性。在对这四种独占交易进行福利分析后,认为应依据“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对其“合理认定”,制定力度不同的规制方案,依不同行为进行不同程度的规范、惩罚和豁免等。
-
-
张云龙;
刘天亮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6年年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
| 2016年
-
摘要:
随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重要课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大都市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本文基于居民的住房消费和选址决策,考虑一个跨行政边界的交通走廊,扩展了单中心城市模型.在双层规划框架下,进一步讨论了三种不同的道路修建方案,并在算例中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到了最优的道路修建容量和方案.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高层级行政主体统筹规划与建设交通走廊,可以促进大都市区的均衡发展,较大程度上增加社会福利.
-
-
皮亚彬
- 《2016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城市拥挤成本的非对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别从工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的福利效应.区域一体化有助于社会总体福利改善,但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不同:区域一体化总可以改善熟练工人的福利,但对不可流动工人的影响则取决于其区位.地方政府对区域一体化的偏好取决于其政策目标,若其目标是在"晋升锦标赛"中获胜,则总有地区倾向于市场分割策略;而以本地居民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时,则两地区有机会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共赢.中央政府需要权衡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在通过区域一体化水平提高经济系统整体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会经历一个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阵痛期,需要采取转移支付等措施来缓解区域差距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
-
皮亚彬
- 《2016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城市拥挤成本的非对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别从工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的福利效应.区域一体化有助于社会总体福利改善,但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不同:区域一体化总可以改善熟练工人的福利,但对不可流动工人的影响则取决于其区位.地方政府对区域一体化的偏好取决于其政策目标,若其目标是在"晋升锦标赛"中获胜,则总有地区倾向于市场分割策略;而以本地居民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时,则两地区有机会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共赢.中央政府需要权衡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在通过区域一体化水平提高经济系统整体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会经历一个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阵痛期,需要采取转移支付等措施来缓解区域差距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
-
皮亚彬
- 《2016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城市拥挤成本的非对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别从工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的福利效应.区域一体化有助于社会总体福利改善,但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不同:区域一体化总可以改善熟练工人的福利,但对不可流动工人的影响则取决于其区位.地方政府对区域一体化的偏好取决于其政策目标,若其目标是在"晋升锦标赛"中获胜,则总有地区倾向于市场分割策略;而以本地居民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时,则两地区有机会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共赢.中央政府需要权衡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在通过区域一体化水平提高经济系统整体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会经历一个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阵痛期,需要采取转移支付等措施来缓解区域差距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
-
皮亚彬
- 《2016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城市拥挤成本的非对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别从工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的福利效应.区域一体化有助于社会总体福利改善,但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不同:区域一体化总可以改善熟练工人的福利,但对不可流动工人的影响则取决于其区位.地方政府对区域一体化的偏好取决于其政策目标,若其目标是在"晋升锦标赛"中获胜,则总有地区倾向于市场分割策略;而以本地居民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时,则两地区有机会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共赢.中央政府需要权衡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在通过区域一体化水平提高经济系统整体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会经历一个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阵痛期,需要采取转移支付等措施来缓解区域差距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
-
马训舟;
张世秋;
穆泉;
余嘉玲;
谢旭轩
- 《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当前,中国大多数城市水价需求管理的政策已开始关注从单一的行业间分类水价到同时实施行业间分类水价和尤以阶梯式水价为代表的行业内分量水价政策的转变.合理的阶梯式水价具有促进节水、保证公平和补偿成本等优势.本文以北京市城镇居民用水为例,在分析居民用水需求弹性的基础上,对居民用水实施阶梯式的福利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入的增加会导致用水量增加的比例相对越大.对于收入最高的群组,收入弹性为负.同时,价格弹性 分析结果为:收入越低其价格弹性相对越高,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会更加敏感.价格变化对收入最高群组的用水需求没有显著影响.然后,基于用水需求所估计得到的弹性系数,模拟了水价结构从供水长期边际成本为7元/t的单一制变为各种阶梯式价格结构时,不同收入群组用水量、水费支出以及福利的变化,得到两种相对合理的阶梯式结构.最后,提出北京市实施阶梯式水价的政策建议.
-
-
马训舟;
张世秋;
穆泉;
余嘉玲;
谢旭轩
- 《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当前,中国大多数城市水价需求管理的政策已开始关注从单一的行业间分类水价到同时实施行业间分类水价和尤以阶梯式水价为代表的行业内分量水价政策的转变.合理的阶梯式水价具有促进节水、保证公平和补偿成本等优势.本文以北京市城镇居民用水为例,在分析居民用水需求弹性的基础上,对居民用水实施阶梯式的福利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入的增加会导致用水量增加的比例相对越大.对于收入最高的群组,收入弹性为负.同时,价格弹性 分析结果为:收入越低其价格弹性相对越高,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会更加敏感.价格变化对收入最高群组的用水需求没有显著影响.然后,基于用水需求所估计得到的弹性系数,模拟了水价结构从供水长期边际成本为7元/t的单一制变为各种阶梯式价格结构时,不同收入群组用水量、水费支出以及福利的变化,得到两种相对合理的阶梯式结构.最后,提出北京市实施阶梯式水价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