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命
社会生命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哲学理论、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专利文献8186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台声、学理论、贵州社会科学等;
社会生命的相关文献由10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勇、余光中、冯建军等。
社会生命
-研究学者
- 张勇
- 余光中
- 冯建军
- 吴根福
- 周初霞
- 李雪白
- 杨丽梅
- 沈国英
- 肖川
- 谌廷潮
- 于海滨
- 侯明仁
- 冉学东
- 冯正国
- 刘俊荣
- 刘增录
- 刘晓明
- 刘秀江
- 吴娜
- 吴根福1
- 周初霞2
- 周春华
- 唐明燕
- 唐露萍
- 夏平平
- 姜淑兰
- 孟繁英
- 安·瑞格蕾荷
- 宣雨蕊
- 尤亮
- 岳亚平
- 庄严
- 康焕龙
- 张万红
- 张娜
- 张康之
- 张惟祎
- 张文涛
- 张航
- 彭良兵
- 斯杰欣科
- 朱咸丽
- 李云红
- 李剑
- 李志跃
- 李汉雄
- 李满春
- 李玲
- 李配亮
- 杜书瀛
-
-
张勇
-
-
摘要: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中生在认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此为依据,指出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5个方向,以深化高中生对生命的认知,端正对生命的态度。
-
-
冯正国
-
-
摘要:
对于物的研究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其所存在的情境及其被赋予的意义。本文对于博物馆藏品的研究拟以生命史的视角,采用物的社会生命与人的个体生命史两条进路,从物与人的交织互动中来把握藏品的物质信息与象征意涵,试图在藏品的原生情境与博物馆情境的对比中完整呈现藏品信息,借以挖掘其所蕴含的历史、艺术及科技等价值。
-
-
肖川;
朱咸丽
-
-
摘要: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
-
-
-
-
-
罗朝秀
-
-
摘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其中大量对物品的描写呈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向消费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精神状态。在这一转型时期,众多商品被赋予了符号价值,参与到阶层区隔和身份建构的活动中去。本文试图从物质文化批评视角分析该小说中的物品书写,探讨物品如何发挥区分阶层和建构身份的作用,从而揭示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里,大众价值观的裂变。
-
-
吴根福;
周初霞
-
-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加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实施可采用多种方式,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尝试.鉴于人类生命具有生理生命、 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重属性,可以用生命的脆弱和顽强、 生命的多样和独特等知识进行生理层面的生命教育;用生命的和谐、 生命的责任等知识进行社会层面的生命教育;用生命的价值等知识进行精神层面的生命教育.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的生命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三观塑造,也有利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