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8256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湖北警官学院学报、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8届中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第九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等;社会支持理论的相关文献由17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纯、张浩、张鑫等。

社会支持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256 占比:99.70%

总计:38372篇

社会支持理论—发文趋势图

社会支持理论

-研究学者

  • 周纯
  • 张浩
  • 张鑫
  • 朱泓烨
  • 李娜
  • 李涵
  • 李静婉
  • 杨永超
  • 桑先军
  • 毛一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耀芹; 茹婧
    • 摘要: 易地扶贫搬迁老人社区融入的成败关系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成效.文章以四川省龙泉驿区Y社区易地扶贫搬迁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法,运用观察法、访谈法资料收集法,分析易地扶贫搬迁老人在社区融入过程中的融入状况,即欣喜和新奇的探索阶段、排斥与冲突的冲击阶段、包容与适应的接纳阶段、基本融入的同化阶段.基于社会支持理论与社区融入的正相关关系,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老人的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系统,从政府、社区、社会和其家庭、同辈群体层面来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社区.
    • 陈际华; 武豪
    • 摘要: 分析了当前中国老年群体数字生活现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从政府、社区、企业、家庭和个人这5个层面分析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形成因素。同时,从政府、社区、企业、家庭和个人等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2个方面提出弥合路径,即培育"年龄友好"的社会氛围、整合社区资源、开发适老化产品、在家庭内部进行数字反哺以及发挥老年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等对策建议。
    • 曹志杰; 陈正芳; 陈绍军
    • 摘要: 目的:探讨流动老年人的卫生领域公共服务获取情况,以及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方法: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支撑,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卫生领域公共服务的获取对流动老年人社会融入的影响。结果:卫生领域公共服务的获取显著影响流动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而影响社会融入。结论:加强卫生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卫生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高城市包容度。
    • 王静; 周纯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出台强调了社会工作是完善社区矫正的中坚力量。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产生问题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社会工作者应从支持网络入手帮助服务对象。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选取G市社区矫正中的某典型个案,分析该个案的全部服务过程,由分析网络现状、评定优势资源、建构支持网络、评估服务效果四部分构成,揭示了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个案矫正工作的主要介入路径,为后续的个案矫正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温雅芳
    • 摘要: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进程下,人民对于个人、家庭的精神健康都越来越重视,近几年“自闭症儿童”逐渐走进了我们大众的视线,它们被叫做“来自星星的孩子”。由于患有孤独性障碍,这些孩子生来就与众不同。当前的医疗技术并不能清晰的解释自闭症产生的原因,而且目前看来自闭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会伴随终身发展的情感障碍疾病。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也意味着其家庭要承受经济、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笔者希望通过将社会支持理论运用到自闭症家庭中,达到舒缓自闭症家庭的紧张焦虑气氛、培养照顾者抗逆力,提升自闭症家庭幸福感的作用。
    • 陈梅
    • 摘要: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理论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82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调查简表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孔凡飞; 张红
    • 摘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媒体的大量曝光,“事实孤儿”这一特殊群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一是由于他们没有正常儿童应有的和谐家庭、父母的关爱,二是由于他们的社会救助体系薄弱,这使得事实孤儿面对困境时无处求助。从而导致他们生活质量降低,心理健康受阻。笔者通过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对有关事实孤儿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他们在获得社会支持层面存在的问题:家庭与亲属的支持薄弱、社区与社会的力量有限以及政府政策及法律不健全。基于此,笔者认为,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性救助能有效地化解事实孤儿面临的困境,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从而完善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因此,笔者根据发展性救助模式提出完善事实孤儿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 杨逐原; 郝春梅
    • 摘要: 社交媒体对社会关系的中介化现象已逐渐引起人们对“社交孤独”的审视。“社交孤独”假说认为,人们投入在社交上的时间此消彼长,真实的人际关系一般只存在于线下交流之中,中介化的线上交流在人际交往和情感联系上的价值要弱于面对面的具身互动,因而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反而会引发或加剧孤独感。需要指出的是,“社交孤独”假说主要是建立在以Facebook等为代表的弱连接媒体之上的,线上社交仅仅被视为陌生人社交。因此,在中国互联网语境下讨论“社交孤独”这个命题,首先要区分不同社交媒体的性质。事实上,社交媒体的主要用途在于复制已经存在的线下关系,如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主要以熟人社交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使用社交媒体并非是被动获取信息,更会通过主动的自我披露来强化关系、维持联系。此外,社交线索的滤除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更容易促使人们开展风险性更高的情感交往,这能够帮助人们获取在线社会支持以抵御孤独感。然而,社交媒体也会引发社会比较,并由此加剧人们的孤独感。社交媒体通过建构“分享”这一意识来激发人们的内容分享行为,但这种分享行为通常呈现为一种刻意为之的“表演”。人们通过分享那些经过美化的生活片段来塑造自身在他人眼中的理想形象,从而加剧了社交媒体中的向上社会比较,即个体将自己与处境更好的人进行比较,以此定义自身的处境和地位,这可能导致个人产生不如他人的焦虑情绪或社会孤立感。那么,社交媒体的整体使用效果如何?微信这一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其提供的情感支持能否抵消社会比较带来的孤独感?经研究得知,孤独感的核心特征在于情感性孤独,并不是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便不会感到孤独,人们仅与少量的重要他人保持频繁、深入的联系便能获取足够的情感支持。以往的研究表明,相比工具支持和信息支持来说,情感支持更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由于微信社交以熟人社交为主,线上社交与线下交往存在着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研究微信使用对情感支持的影响时,需要测量来自社交媒体的情感支持。研究根据社会支持理论,构建了“微信使用强度—定向交流—情感支持—孤独感”这一阻碍孤独感产生的中介路径,同时综合考虑了社会比较对孤独感的消极影响,构建了包含“促进因素—阻碍因素”的反向权衡模型,比较了“促进”因素与“阻碍”因素作用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微信使用强度的增加,社会比较带来的孤独感可以被主动的定向交流及其带来的情感支持所抵消,因此整体上的“社交孤独”并不存在。这也告诉我们,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交媒体开展高质量的社会交往活动,这更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亲密关系,也有利于摆脱自我异化的“社交孤独”状态。
    • 赵博霞; 周纯
    • 摘要: 残疾人照顾者在长期繁重的照顾中受多种压力的交互影响,不仅易产生照顾倦怠问题,而且对残疾人的照顾和康复具有消极作用。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为出发点,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双联动模式,为残疾人照顾者开展六节小组喘息服务。研究结果表明,为残疾人照顾者开展喘息服务活动,一定程度上满足残疾人照顾者减轻照顾负担、缓解心理压力、丰富社交的需求。最后,本文针对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的角色、小组活动方案设计、小组活动实施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 俞国红
    • 摘要: 通过对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分析,从探究助力老龄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着手,研究创新老年群体智慧帮扶渠道、创建老年群体智慧帮扶队伍、创立老年群体智慧帮扶品牌等举措,深入探索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作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