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权
社会主义政权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18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专利文献2254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真理的追求、党建、前线等;
社会主义政权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幺素珍、毛相麟、傅永忠等。
社会主义政权
-研究学者
- 幺素珍
- 毛相麟
- 傅永忠
- 季正矩
- 肖枫
- 丁冰
- 丁宝山
- 严连生
- 于
- 代江花1
- 任常毅
- 何勤
- 何平地
- 侯保成
- 倪愫襄
- 刘志奇
- 刘敏
- 卫建林
- 君
- 吴国信
- 周新城
- 周隆滨
- 唐贤秋
- 塔马斯·谢波纳尔
- 孙优
- 孙春日
- 孙武军
- 孙洪义
- 孟长勇
- 宋磊
- 宋航
- 宏程
- 峻之
- 巴德
- 庐峰
- 张也白
- 张冬冬
- 张喜平
- 张宇维
- 张淑琴
- 张登文
- 张贺福
- 徐景学
- 徐治彬
- 徐鹏堂
- 戚伟堂
- 本刊评论员
- 朱保生
- 朱桂馥
- 李
-
-
宋航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宣传事业充分关照战时复杂的本土情境,在内容上以鼓动群众为最终目的.而新政权建立后,历史情境和政治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中国宣传事业的目标亦发生了重要转向.本文通过对创刊年间的六期《人民画报》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出事业建设报道与政治报道的内容特征,还原《人民画报》描绘的新中国图景:各项事业建设稳步发展并最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权领导下的"完美"新中国.
-
-
代江花1
-
-
摘要:
培育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认同是当前中国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三个自信”、“政治安全”等概念和论断都侧面反映了政治认同危机的影子。政治认同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现存政权是认同的客体,也是培育政治认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民对于政权的认同基于自觉的认知。但是,认知是历史与现实、利益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构成人的认知的材料中,历史记忆具有特殊的价值。一方面是来源于直接体验的个体记忆,另一方面是间接渠道获得的集体记忆。历史记忆是培育政治认同必须挖掘的资源宝库。
-
-
-
-
汤素兰
-
-
摘要: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就是团结人的工作,是汇智聚力的工作。然而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何况当前的中国有近14亿人口,56个民族,人们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政党,不同的团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有不同的宗教信仰。面对这样庞杂的人群,如何做好统战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我们常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然要发展统一战线。
-
-
塔马斯·谢波纳尔;
张宇维
-
-
摘要:
在1945年11月的全国选举中,匈牙利共产党出乎意料地落选了。尽管匈牙利共产党领导者中的很多人是在苏联长时间生活后回到匈牙利的,他们坚信能够轻易击败他们的政治对手,但是,他们仍然失败了。然而,这样的结局并不是一开始就已注定。为了建立一个他们所希望的社会主义政权,匈牙利共产党必须准备作长期斗争。本文旨在考察这次政治落选对匈牙利文化的影响,更加具体地
-
-
宋磊
-
-
摘要:
提到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广场,去过俄罗斯的人并不陌生;提到“克格勃”,提到捷尔任斯基塑像(1991年被拆除)和“契卡”,对于熟悉前苏联历史的人也并不生疏。实际上,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勾勒出前苏联国家安全工作的历史源头。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委员会”——“契卡”(俄文缩写音译),创始人就是捷尔任斯基,该组织以秘密警察的红色恐怖手段,清算粉碎当时国内外各种敌对分子和反革命势力的勾连聚合以及秘密破坏、威胁新成立的社会主义政权的行径图谋。“契卡”总部就设在卢比扬卡广场的大街上,现在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总部仍然在此办公。
-
-
陈东升
-
-
摘要:
《中小学生守则》是一个张力十足的价值体系、任务体系、行为体系,洋溢着继承和创新交织的辩证思想。——关于爱国,《守则》既强调爱国、爱人,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质。要求孩子从小认识、热爱、维护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权,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制度和道路的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是时代的特征,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制度选择,也都采取不同方式
-
-
-
何平地
-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讲得最多的是"人民",共有150处,反复强调的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大工作的根基在人民,发挥作用的力量在人民,依法履职的归宿在人民。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