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宪政
社会主义宪政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15年内共计67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世界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专利文献2250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
社会主义宪政的相关文献由6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妍、韩大元、吴茜等。
社会主义宪政
-研究学者
- 陈妍
- 韩大元
- 吴茜
- 周军虎
- 张千帆
- 张献生
- 昌永岗
- 李林
- 李步云
- 蔡文成
- 任喜荣
- 何进平
- 侯健康
- 刘先春
- 刘怀松
- 刘旺洪
- 刘秀玲
- 周昕
- 姜辰
- 孙潮
- 宁立成
- 张扩振
- 张镭
- 彭光细
- 徐显明
- 曾钰峰
- 李丛标
- 李捷
- 李莺
- 杜晋黔
- 杨一凡
- 杨晓青
- 柯伟
- 梁忠前
- 熊丽英
- 王从峰
- 王国金
- 王圭宇
- 王堃
- 王振亚
- 王月明
- 申欣旺
- 秦前红
- 米凤君
- 肖振兴
- 肖起来
- 胡水君
- 苗沛霖
- 蒋传光
- 蒋德海
-
-
韩大元
-
-
摘要:
当代世界宪法体系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共同选择了通过宪法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宪法治理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与标志.宪法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公平与正义的制度保障,对国家整合和核心价值的维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宪法确认、规定的一系列制度与原则为实现社会主义宪政提供了规范基础.
-
-
-
-
-
-
黄越威
-
-
摘要:
"五四宪法" 虽然只是过渡时期的一部宪法, 自身带有许多局限性, 但是它在体例结构、 内容规定等多方面对后来的三部宪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 为当代中国的政权结构和社会主义宪政制度开辟了新的模式, 具有重要意义.
-
-
-
-
-
邓肄
-
-
摘要:
1982年宪法深刻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是一部拨乱反正的宪法,也是一部浸染着宪政精神的社会主义宪法:它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事实上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纠正了“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无产阶级专政,确立了受宪法和法律限制的人民民主专政;改变了党政不分的政权体制,加强了人民民主;建立了反对个人专制的硬性制度,维护了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它认真对待了公民权利,维护了人的尊严.1982年宪法的颁布与施行客观真实地宣示了社会主义宪政在中国的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