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磁共振动态增强

磁共振动态增强

磁共振动态增强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49566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磁共振动态增强的相关文献由332位作者贡献,包括乔慧洁、吴艳梅、邹婧等。

磁共振动态增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9566 占比:99.97%

总计:349684篇

磁共振动态增强—发文趋势图

磁共振动态增强

-研究学者

  • 乔慧洁
  • 吴艳梅
  • 邹婧
  • 乔美琴
  • 刘红宣
  • 刘良进
  • 刘雅胜
  • 孙玉今
  • 宋俊
  • 张学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姝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对肝占位性病变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49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CT、磁共振动态增强以及磁共振弥散加强成像检查,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现,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结果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干细胞肝癌、肝转移瘤均为稍高信号,肝海绵状血管瘤为高信号,肝囊肿为低信号。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肝癌、肝转移瘤、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0%、66.67%、100.00%、90.00%,均高于CT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的60.00%、20.00%、78.95%、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占位性病变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值得推广和使用。
    • 张飞文; 虞希祥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某院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行DCE-MRI、DWI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并以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合DWI在小肝癌与肝结节性病变的鉴别价值。结果:良性肝结节性病变T_(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_(2)WI呈高或略高信号,DWI呈略高信号,LAVA门静脉及延迟期强化减退,动脉期有强化;小肝癌T_(1)WI呈低信号,T_(2)WI和DWI呈高或略高信号,LAVA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信号低,动脉期强化显著,呈现典型“快进快出”;DCE-MRI、DWI联合检测病灶检出率高于DCE-MRI、DWI单一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DCE-MRI、DWI二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7.83%、97.06%,明显高于DCE-MRI单项检测的78.26%、85.29%和DWI单项检测的82.61%、89.2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检查可有效鉴别诊断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秦恺; 叶飞; 顾桂源; 贲腾; 陆松华
    • 摘要: 探究磁共振动态增强、miR-27、miR-155表达与乳腺癌的关联性。选取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_(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间隙体积分数(c)]与miR-27、miR-155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显示,观察组K_(trans)、K_(ep)、miR-27和miR-15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K_(trans)、K_(ep)与miR-27和miR-155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K_(trans)、K_(ep)、miR-27、miR-155为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_(trans)、K_(ep)、miR-27和miR-155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孕激素及雌激素受体表达有关(P<0.05);DCE-MRI定量参数、miR-27和miR-155表达联合诊断乳腺癌的AUC为0.905。乳腺癌发生DCE-MRI定量参数(K_(trans)、K_(ep))与miR-27、miR-155表达水平均上调,且与病理特征有关。
    • 王阳; 刘国宗; 叶生寿; 刘永杰; 严文倩; 王艳婷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检查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过程中实施磁共振动态增强和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评估此类方式的诊断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古浪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断的乳腺出现肿块的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钼靶X线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以及组织病理检查,将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钼靶X线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三项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47.00%(47/100)的患者被明确诊断为恶性乳腺肿瘤,53.00%(53/100)的患者则为良性乳腺肿块,以此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过程中,使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的灵敏度以及准确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诊断(P 0.05)。结论: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过程中,使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进行诊断可以取得更高灵敏度、特异度,并且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均高于钼靶X线检查,因此磁共振动态增强进行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结果更加优异。
    • 金文宇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动态增强与增强CT对胰腺囊性疾病(PCL)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P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MRI动态增强与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在PCL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动态增强检查对PCL的检出率为97.65%,增强CT检查检出率为88.24%,MRI动态增强检出率高于增强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入选者MRI动态增强检查耗时(29.31±5.68)min,长于增强CT的(20.42±3.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2,P=0.000)。结论MRI动态增强检查在PCL中诊断价值高于增强CT检查,虽然MRI动态增强检查所需时间更长,但可准确判断患者疾病类型,进而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效依据。
    • 朱奎江; 桑倩; 郭贞芳; 叶眉
    •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乳腺小结节良、恶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123例乳腺小结节患者资料,其中良性肿瘤46例,纳入良性组;恶性肿瘤77例,纳入恶性组。分析其MRI扫描特征;比较乳腺小结节形态、MRI参数,分析DWI、DCE-MRI诊断价值。结果 良性组边缘多光滑,形状规则,内部强化以均匀为主,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Ⅰ型多见,早期增强率0.05)。DWI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小结节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62.34%、65.22%、63.41%,DCE-MRI分别为71.43%、80.43%、74.80%,两者单独检查均明显低于DWI+DCE-MRI的87.01%、91.30%、88.62%(P<0.05)。结论 DCE-MRI联合DWI可提高良、恶性乳腺小结节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更有助于病变性质的判断。
    • 杨进军; 鲁辛健; 王晓燕; 班允清; 刘雁林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相关参数结合血清Ca125对于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子宫腺肌疾病患者,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子宫DCE-MR和DWI检查,检测并记录血清Ca125的检验值,以对比手术前后消融灶、残留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最大增强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值之间的差异;以血清Ca125的变化值为因变量,并结合手术前术后各参数相关值之间的不同自变量,进行相关性数据分析。结果DWI相关性参数ADC值以及DCE-MR相关性技术参数的SER、MSI值术后消融灶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Ca125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2个月变化水平与DWI、DCE-MR检查相关参数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子宫腺肌症病灶大小及Ca125变化值与病灶消融体积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DCE-MR和DWI扫描,在早期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效果等方面,均具备了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通过血清中Ca125测定值来早期评估对子宫腺肌病的严重程度和术后对消融效果的长期随访结果,可成为术后评价效果的重要辅助指标。
    • 时昭胤; 许斯鼎; 郏潜新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价值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生物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漳州正兴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经病理诊断确诊的50例DCIS患者和50例DCIS-Mi患者的DCE-MRI和临床资料,测量并记录两种乳腺癌的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分析各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并绘制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各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的最佳诊断界值。分析乳腺癌预后相关生物因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与各定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DCIS-Mi与DCIS的瘤体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瘤体各动态参数值均高于DCI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K^(trans)、K_(ep)值的AUC大于0.9,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中K^(trans)值在病灶的诊断特异度最高,K_(ep)诊断灵敏度最高。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K^(trans)、K_(ep)均与Ki-67呈正相关,均与PR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有助于DCIS-Mi与DCIS的鉴别诊断,且瘤体的K^(trans)、K_(ep)值与PR、Ki-67的表达水平相关,可一定程度预测乳腺癌的进展及预后。
    • 白林刚
    • 摘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应用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及检出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诊疗的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超声检查。并将所得诊断结果同金标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的临床效果、各类型检出率及发病部位。结果:76例疑似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早期乳腺癌患者70例;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结果显示,66例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漏诊5例,误诊1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60例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漏诊13例,误诊3例。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超声检查,其中准确度、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中肿瘤部位显示为左侧22例、26例、17例,直径(2.65±0.55)cm;超声检查中肿瘤部位显示为左侧20例、25例、12例,直径(2.80±0.64)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均较高,利于医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更全面的掌握,对后续相关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实用价值突出。
    • 吕翔
    • 摘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穿刺方法在前列腺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于2019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7例前列腺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选择同一时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在两组受试者知情并自愿参与的基础上,分别对受试者实施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检测以及TRUS引导穿刺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TRUS引导穿刺结果发现,前列腺占位病变患者中有53例患者检测显示恶性病变,良性病变患者例数为34例;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检测发展恶性病变51例,良性病变36例,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根据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以及健康体检组的ADC数据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不同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恶性病变患者的ADC数据比较,高危组患者显著高于中危、低危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前列腺病变临床诊断中,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的诊断结果与TRUS引导穿刺基本相同,并且该方法可以更好识别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以及健康人群的临床指标,对于鉴别恶性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干预的意义重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