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84371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上海医学影像、循证医学、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新技术研讨会暨河南省第十五次放射诊断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等;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相关文献由587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宏兵、吴朋、崔书君等。

乳腺导管原位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6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4371 占比:99.75%

总计:84586篇

乳腺导管原位癌—发文趋势图

乳腺导管原位癌

-研究学者

  • 郭宏兵
  • 吴朋
  • 崔书君
  • 崔蕾
  • 彭卫军
  • 成静
  • 曹小丽
  • 李军
  • 王成瑶
  • 万丽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贻兰; 赵旭; 陈星星; 汪宣伊; 金恺睿; 章真; 邵志敏; 郭小毛; 俞晓立
    • 摘要: 背景与目的:目前中国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现有治疗策略主要基于欧美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探索中国人群中DCIS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模式和预后影响因素,以便优化临床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85例DCIS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局部复发生存(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率、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1个月,5年OS率、LRFS率和DFS率分别为99.9%、98.7%和96.6%。随访期间共观察到50例治疗失败事件,包括局部区域复发16例、对侧乳腺事件30例和远处转移4例。多因素分析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局部区域复发,LRFS率较差(P=0.029)。结论:DCIS患者预后极好,HER2阳性是LRFS的不良预后因素。
    • 武壮壮; 张晓娟; 史泽洪; 史瑶; 原韶玲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对高级别与中低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乳腺手术、经病理确诊为DCIS且术前超声及钼靶影像资料完整的患者161例,共计196个病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高级别DCIS组80例和中低级别DCIS组116例。对两组的超声及钼靶表现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超声与钼靶单独及联合诊断DCIS的价值。结果超声表现为微钙化在高级别DCIS组占比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在中低级别DCIS组占比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钼靶表现为微钙化在高级别DCIS组占比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超声与钼靶单独及联合诊断DCIS的AUC分别为0.783、0.895、0.957。结论超声及钼靶表现为微钙化与高级别DCIS相关,超声表现为肿块与中低级别DCIS相关;超声与钼靶联合有助于诊断高级别与中低级别DCIS。
    • 杜洪勇; 于伟峰; 姜志海
    • 摘要: 目的:分析钼靶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海阳市发城中心卫生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穿刺确诊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超声检查方法与钼靶X线摄影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后,统计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情况及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识别情况。结果:钼靶X线摄影检查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检出率为77.78%,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的48.89%(P0.05);在4级与5级检测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诊断(P<0.05)。结论:钼靶X线摄影检查与超声检查针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检查中,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较为充分的识别,而钼靶X线摄影的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在临床检测中推荐联合使用两种方式,但仅能使用一种检测方式时,建议使用钼靶X线摄影检查。
    • 黄国聪; 许子志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特征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微浸润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0月我院接收的156例DCIS患者,患者均于本院行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评估微浸润发生情况并分组,由研究人员询问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病理特征DCIS患者微浸润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56例DCIS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有30例患者发生微浸润,发生率为19.23%;发生组肿瘤最大直径、粉刺样坏死、组织学分级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长、有粉刺样坏死、组织学分级为中高分级均是DCIS患者微浸润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DCIS患者发生微浸润可能与肿瘤最大直径长、有粉刺样坏死、组织学分级为中高分级等病理特征因素有关。
    • 赵雪; 朱晓龙; 赵茹
    • 摘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后,其中81例IDC患者,69例单纯DCIS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分析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结果DCIS患者非肿块样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IDC患者而肿块样强化发生率明显低于IDC患者(P<0.05)。MRI显示,非肿块样强化DCIS与IDC患者病灶分布与内部强化特征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块样强化DCIS与IDC患者病灶边缘情况与内部强化特征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检查可较为清晰地区别DCIS与IDC患者的病灶特征,在DCIS与IDC的临床鉴别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苏小煜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对高级别与中低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疑似乳腺导管原位癌的13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术前均通过超声和钼靶开展检查,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对乳腺导管原位癌性质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情况;比较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此次入选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共102例确诊为乳腺导管原位癌,其中中低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共有70例,高级别32例,超声、钼靶单独检验得出的阳性人数占比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及金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钼靶联合诊断的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检出率高于上述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超声特征表现中存在微钙化及肿块的人数占比高于中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钼靶影像表现中存在微钙化的人数占比高于中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钼靶单独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钼靶及联合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62(0.528~0.712)、0.700(0.614~0.787)、0.765(0.686~0.843),其中以联合检查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将超声联合钼靶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有着重要价值,同时有助于鉴别乳腺癌组织级别,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时昭胤; 许斯鼎; 郏潜新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价值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生物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漳州正兴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经病理诊断确诊的50例DCIS患者和50例DCIS-Mi患者的DCE-MRI和临床资料,测量并记录两种乳腺癌的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分析各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并绘制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各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的最佳诊断界值。分析乳腺癌预后相关生物因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与各定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DCIS-Mi与DCIS的瘤体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瘤体各动态参数值均高于DCI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K^(trans)、K_(ep)值的AUC大于0.9,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中K^(trans)值在病灶的诊断特异度最高,K_(ep)诊断灵敏度最高。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K^(trans)、K_(ep)均与Ki-67呈正相关,均与PR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有助于DCIS-Mi与DCIS的鉴别诊断,且瘤体的K^(trans)、K_(ep)值与PR、Ki-67的表达水平相关,可一定程度预测乳腺癌的进展及预后。
    • 韩璐
    • 摘要: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是一种非浸润性恶性肿瘤,其实质是癌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且仅局限在导管内,尚未突破肌层底膜的肿瘤。乳腺导管原位癌通常被认为是浸润性乳腺癌的前驱病变,因此临床治疗DCIS的目的是预防其进展为浸润性乳腺癌。外科手术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类型较多且手术效果、预后更是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概述、外科手术治疗及腋窝淋巴结的处理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马玉超; 陈东阳
    • 摘要: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CNB)、麦默通(MMT)两种活检方法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6例高度疑似DCIS患者,入院时经乳腺超声检查均发现乳腺占位性病变,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前接受超声引导下的CNB及MM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引导下CNB、MMT两种活检方法在DCIS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56例高度疑似DCIS患者中,确诊DCIS 121例,非DCIS 35例;MMT检查DCIS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CNB(P<0.05);CNB、MMT诊断DCIS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均较好(κ=0.746、0.896)。结论超声引导下CNB、MMT诊断DCIS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均较好,但MMT诊断DCIS的敏感度及准确度更高,临床可优先选择MMT对高度疑似DCIS患者进行检查,以提升诊断效能。
    • 王娟娟; 成官迅; 马捷
    • 摘要: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早期癌症,其中一些导管原位癌被认为是具有向浸润性导管癌(IDC)发展的潜能。DCIS伴微浸润(DCIS-Mi)被认为是DCIS向IDC发展的过渡阶段,而IDC的治疗、预后复发及生存率与DCIS完全不同,故对DCIS的早期诊治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就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特征、病理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及其临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从影像学角度认识导管原位癌的生物学行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