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试验
硬度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96006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解剖与临床、计量与测试技术、冶金标准化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2016年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第四届中西部地区理化检验学术年会暨实验室主任经验交流会等;硬度试验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和平、张晓娟、张英泽等。
硬度试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6006篇
占比:99.90%
总计:196202篇
硬度试验
-研究学者
- 李和平
- 张晓娟
- 张英泽
- 李升
- 殷兵
- 王建朝
- 张红军
- 杨小赫
- 付蕾
- 刘国彬
- 刘雅克
- 吴卫卫
- 孙璞杰
- 李久林
- 白海峰
- 葛继平
- 习开鹏
- 刘亚莉
- 刘家莉
- 刘志东
- 刘志虹
- 刘振作
- 吴春洪
- 周星
- 孟永乐
- 宫巨龙
- 尤高君
- 岩永幸满
- 张兮
- 张士慧
- 张春花
- 张晶莹
- 徐德贵
- 李冰
- 李宁
- 李晓东
- 杜勤
- 杨忠梅
- 杨迪
- 林一坚
- 武盼
- 温志强
- 焦晶晶
- 王强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编辑部
- 祁金秋
- 章兆俭
- 胡祖圣
- 虞伟良
- 贾宇阳
-
-
王安友;
茶浪;
王慧;
祁永东;
刘海波;
熊团
-
-
摘要:
某8.8级42CrMo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装配后使用短时间内发生断裂。本文通过采用体视显微镜进行断裂螺栓外观检查,扫描电镜进行断口微观观察,光学显微镜进行金相组织检查,显微硬度计进行螺纹截面增碳、脱碳试验,洛氏硬度计进行螺栓硬度试验,模拟断口试验等,确定了螺栓的断裂性质和原因。结果表明:螺栓的断裂性质为氢脆,断裂的根本原因为螺栓硬度过高,超过了标准规定的上限值,螺栓头部和杆部连接处存在应力集中对螺栓开裂也有一定的贡献。
-
-
周勇强;
张志洪;
许加升;
官小芬;
步玉磊
-
-
摘要:
某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现某零部件的连接杆螺栓断裂。通过宏观检验、硬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金相检验、断口分析和氢含量测试等,对连接杆螺栓断裂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连接杆螺栓断裂属于氢脆延迟断裂,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混料是导致氢脆断裂发生的原因,根据事故原因提出了相关建议,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
-
董永昌
-
-
摘要:
本文以某电厂的#1机组锅炉炉省煤器H型鳍片管为研究对象,设计对比试验,从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方面,对鳍片管局部泄漏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推断发生泄漏是局部点蚀所致.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沟槽内灰分沉积致使S、Cl元素在沟槽底部富集而发生点蚀,减薄管壁,直至局部区域管壁不足以承压而发生泄漏.本文研究贴近工程实际,具有实际的工业应用价值,为以后相关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
-
张志杰;
郑鹏飞;
陈辉;
蔡力勋
-
-
摘要:
硬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际中的力学性能参数。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对于均匀连续、各向同性、应力-应变关系符合Hollomon律的金属材料,提出了一种获取布氏、洛氏硬度的半解析预测模型,已知材料的Hollomon律参数即可预测其布氏、洛氏硬度。使用少量有限元计算确定出预测模型的待定参数,再进行更广泛的有限元计算验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选取6种延性金属材料完成了布氏、洛氏硬度试验,采用该文方法预测的硬度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
-
许远斌;
郭晓疆;
曾惠林;
肖建;
吴林恩
-
-
摘要:
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处材料经受复杂的焊接热循环,致使不同区域的组织和性能有较大的差异.介绍微剪切试验和维氏硬度试验两种测试微区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采用这两种方法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不同区域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微剪切试验能够直观、定量、连续地描述整个非均质区域的强度和塑性分布,适合研究材料的局部力学性能,特别是评定焊接接头微区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微剪切试验方法测定微区材料的力学性能更为准确可靠.
-
-
王伟;
方圆;
王斌斌
-
-
摘要:
对国内外镀锡板硬度试验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标尺的选择、压头类型的选择、表面锡层及表面的处理方面,各国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无论是镀锡板的生产方还是使用方,均应注意标准的识别,使供需双方在进行镀锡板硬度试验时执行的标准统一.
-
-
-
方健;
张建伟
-
-
摘要:
The principles of Rockwell hardness test and Brinell hardness test were introduced.The technical content changes of GB/T 230.1-2018 Metallic Materials-Rockwell Hardness Test-Part 1:Test Method and GB/T 231.1-2018 Metallic Materials-Brinell Hardness Test-Part 1:Test Method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andard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proposed by the two new standards for the hardness test were analyzed emphatic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new standards both emphasize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validity and traceability of measurement results.It is recommended that domestic hardness tester manufacturers and mechanics testing laboratories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should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close cooperation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raditional hardness test technology with the times.%介绍了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试验的原理, 概述了GB/T 230.1-2018《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与GB/T 231.1-2018《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相比旧版标准的技术内容变化, 重点分析了两个新标准对硬度试验所提出的技术需求与实施方案.结果表明:两个新标准都特别强调了对测量结果有效性与溯源性的技术要求, 建议国产硬度计制造企业与力学检测实验室及校准实验室加强交流、紧密合作, 以适应硬度试验这一传统技术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