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里氏硬度

里氏硬度

里氏硬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建筑科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4172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计量技术、计量与测试技术、冶金标准化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首届全国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加固学术交流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金属材料专委会第一届学术年会、第十九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等;里氏硬度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璞杰、杨小赫、邸小坛等。

里氏硬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4172 占比:99.33%

总计:14268篇

里氏硬度—发文趋势图

里氏硬度

-研究学者

  • 孙璞杰
  • 杨小赫
  • 邸小坛
  • 徐明
  • 李成才
  • 石伟
  • 绳钦柱
  • 刘吉萍
  • 吕一楠
  • 吕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士举; 白雪; 蒋利学
    •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解决对历史建筑钢筋材料强度缺乏了解的问题,对历史文献进行了调研,并对上海某近代混凝土建筑改造工程现场截取的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进行了拉伸试验及里氏硬度试验。结合历史文献调研结果及钢筋制造工艺、拉伸试验及里氏硬度试验结果,对近代混凝土建筑中实测钢筋里氏硬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当于我国当前标准的HPB235级和HRB335级钢筋之间尚存在屈服强度275MPa的钢筋;当采用表面硬度法对近代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强度等级进行判别时,若实测钢筋里氏硬度代表值大于400,可判别为G40级;若实测钢筋里氏硬度代表值小于375时,可判别为G33级;在两者之间时,建议取样检测或偏保守判别为G33级;G33级钢筋屈服强度可按HPB235级钢筋取值,G40级钢筋屈服强度可按275MPa取值;扭钢属于冷扭钢筋,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扭钢的屈服强度可按335MPa取值。
    • 王玲; 郭小华; 杨建平; 侯健
    • 摘要: 随着无损检测技术迅速发展,采用硬度法现场检测钢材强度越来越广泛,其中洛氏硬度法受到了广泛重视,该方法弥补了里氏硬度法不适用于较薄厚度杆件检测的不足。通过大量洛氏硬度和钢材拉伸强度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难以用一种模型在洛氏硬度和钢材屈服、抗拉强度之间建立可靠的函数关系;Q235和Q345钢材的里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可用洛氏硬度法替代里氏硬度法进行钢材检测。通过随机抽样分析,确定了采用洛氏硬度法现场检测的抽样数量,提出了一种采用洛氏硬度法区别钢材种类的评定方法,并给出了洛氏硬度评判Q235和Q345钢材的限值,研究成果可为洛氏硬度法在既有钢结构检测领域应用推广提供可靠支撑,可纳入工程结构领域相关检测技术标准。
    • 张树勋; 崔萌; 王宁; 王浩; 丁北斗
    • 摘要: 对比了GB/T 50344—2019等3个标准中里氏硬度换算建筑结构钢材抗拉强度结果的差异,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建筑结构钢材硬度与强度的换算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里氏硬度换算强度的换算公式及相对偏差,并与标准中的换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个标准中里氏硬度换算建筑结构钢材抗拉强度结果差异较大是因为试样的加工和固定方式不同;工程现场检测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支承或耦合,同一块钢板不同位置的检测结果会有明显的差异,钢板越薄,差异越大.采用耦合的方法进行里氏硬度检测时,钢板里氏硬度和强度之间呈正相关,换算值相对偏差基本能够满足现场工程检测的要求,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 张启礼; 金学峰; 翟孟杰; 诸美杏; 黄耀杰; 张凤林
    • 摘要: 在电站锅炉实际检测中,通常会将现场检测的里氏硬度转换成布氏硬度,但现有的换算关系缺乏材料针对性,且硬度范围也较窄.对P22钢进行了顶端淬火和整体热处理试验,获得硬度范围更宽、分布更均匀的里氏硬度与布氏硬度,然后建立里氏硬度与布氏硬度之间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P22钢的里氏硬度与布氏硬度之间呈二次回归关系,其转换关系为HBW=0.0016H2LD-0.66HLD+155.7.
    • 金学峰; 张启礼; 翟孟杰; 黄耀杰; 张凤林
    • 摘要: 目前已有的里氏-布氏换算关系表多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铸钢,不一定适用于中高合金耐热钢.而在已有的研究中,样品的硬度值分布过宽,在大范围的硬度分布区间进行回归分析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本研究采用顶端淬火法制备了硬度值分布窄且均匀的P91钢样品,在较高硬度区间内对其里氏硬度和布氏硬度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在里氏硬度值640~680高硬度范围内,其回归关系为:HBW=2.083×HLD-961.7.
    • 吴玉龙; 顾盛; 孙彬; 丁晨晨; 张舜泉
    • 摘要: 为研究装配式建筑中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强度的无损检测技术,设计制作了4组套筒灌浆料试件,测试了其表面里氏硬度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套筒灌浆料标准试件的表面里氏硬度服从正态分布,2次测试和对称侧面测试的结果具有重复性;采用剔除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的方法处理数据,套筒灌浆料表面里氏硬度离散性显著减小,偏差在±20 HL;套筒灌浆料表面里氏硬度与其抗压强度具有显著相关性,采用指数回归拟合的综合效果最好.
    • 杨东峰; 谢利仁; 顾宏伟
    • 摘要: 硬度是模具的热处理质量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判断依据,准确地检测硬度为选用模具材料和执行热处理工艺提供重要数据参考,本文研究了模具钢钢板表面进行里氏硬度检验时,硬度修磨点的直径、修磨深度、修磨点的表面粗糙度以及钢板表面的温度对模具钢钢板表面里氏硬度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控制修磨深度,并对修磨点进行精抛使其表面粗糙度低于1.6 u m时,同一硬度修磨点的里氏硬度值极差≤±4HLD之内,模具钢钢板表面硬度数据的控制精度得以提升;建议根据模具钢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里氏硬度检验,在满足生产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优先对温度较低的模具钢进行检验,以提高硬度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 王彬; 李苍松; 蔡建华; 史永跃; 王彦杰; 张涛
    • 摘要: 隧道施工期关于岩石坚硬程度指标的准确获取,是隧道围岩快速分级面临的实际问题,现行规范要求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作为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为寻求关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最优的替代方案,对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不同替代方案和指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使用里氏硬度计对不同岩性的岩石进行室内试验分析,研究泥岩类岩石和砂岩类岩石里氏硬度值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24.0对岩石的里氏硬度值及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进行回归分析,指出里氏硬度值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二者存在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强,并构建不同岩性的岩石在饱和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与里氏硬度值的回归预测方程.
    • 王彬; 李苍松; 蔡建华; 史永跃; 王彦杰; 张涛
    • 摘要: 隧道施工期关于岩石坚硬程度指标的准确获取,是隧道围岩快速分级面临的实际问题,现行规范要求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作为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为寻求关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最优的替代方案,对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不同替代方案和指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使用里氏硬度计对不同岩性的岩石进行室内试验分析,研究泥岩类岩石和砂岩类岩石里氏硬度值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24.0对岩石的里氏硬度值及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进行回归分析,指出里氏硬度值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二者存在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强,并构建不同岩性的岩石在饱和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与里氏硬度值的回归预测方程。
    • 徐文祥
    • 摘要: P92钢管道在电力行业应用广泛.已在首批投运的发电机组中使用了近十万h的某低硬度P92钢管道焊缝开裂,为此需进行现场质量检验.采用里氏硬度计和压痕法现场检测了P92钢管道的硬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92钢管道的里氏硬度为160 HBHLD左右时,抗拉强度仅为标准的下限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