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灌浆料

灌浆料

灌浆料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42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6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30551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科技信息、福建建材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七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第六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第十四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等;灌浆料的相关文献由334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强、顾盛、丁燕等。

灌浆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6 占比:1.25%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30551 占比:98.66%

总计:30966篇

灌浆料—发文趋势图

灌浆料

-研究学者

  • 周强
  • 顾盛
  • 丁燕
  • 朱清华
  • 郝敏
  • 钱冠龙
  • 孙小巍
  • 王爱军
  • 程亮
  • 谢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之璐; 栾明昱; 尹韶宁; 刘可乐; 杨建辉; 张菁燕
    • 摘要: 矿物掺合料对超高强灌浆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运用混料设计中的极端顶点法对超高强灌浆料胶凝材料组成进行试验设计,揭示了超细粉煤灰(UFFA)、超细矿渣(GGBS)、硅灰(SF)与灌浆料初始流动度和1、28 d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建立了多响应优化模型,获得最佳值。研究结果表明,UFFA、GGBS、SF的最佳取代量为5%、20%、5%,采用该取代量下的超高强灌浆料28 d氢氧化钙含量最低、结合水含量最高、孔隙率最低。研究结果对水泥基灌浆料配合比优化和基本性能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朱清利
    • 摘要: 研究了铜尾矿砂替代天然河砂对高强灌浆料工作性能、抗压和抗折强度、弹性模量、收缩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铜尾矿砂的取代率越高,灌浆料的流动性越低,各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越高。当铜尾矿砂取代率为10%时,其对灌浆料的收缩性能影响较小,当取代率增加至20%以上时,灌浆料的收缩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表现为体积膨胀率显著增加。铜尾矿砂能提高灌浆料基体的密实度,改善界面过渡区的结构,降低孔隙率,细化孔径,减少有害孔和多害孔的比例,提高灌浆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程勇刚
    • 摘要: 机制砂是一种人工砂,可利用碎石制造而成,可有效替代部分天然砂进行灌浆料的生产,但其石粉含量和级配控制对灌浆料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了掺入不同比例机制砂,灌浆料的流动度、强度、和易性及竖向膨胀率等性能。结果表明,当水粉比为0.15且机制砂替换河砂比例达50%~75%时,灌浆料强度显著提高,流动度及和易性状态良好,竖向膨胀率与基准配比相比略微提升,灌浆料整体性能进一步提升。
    • 吴玉龙; 顾盛; 赵建华; 孙彬; 谢慧晟; 周红艳
    •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强度现场检测技术,分析了孔道条件与标准试件测试的差异,提出了现场检测面的获取方法;设计并制作了48组孔道条件模拟试件,测试了其表面硬度和抗压强度,拟合了测强曲线。结果表明:表面硬度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灌浆料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强正相关,指数回归拟合下,相关系数达0.906。
    • 朱宝贵; 蔡星; 朱研; 吴浩; 李云杰; 吴其胜
    • 摘要: 通过对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不同掺量下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制备高早强、高流动度的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并测试了其初始流动度、30 min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3 h竖向膨胀率和3 h与24 h竖向膨胀率差值。结果表明: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套筒灌浆料的初始流动度和30 min流动度均增加,在减水剂掺量为3.7 g时,其1 d和28 d抗压强度最大,分别为58.2 MPa和121.1 MPa,此时初始流动度为358 mm,30 min流动度为344 mm,28 d抗折强度为21 MPa,3 h竖向膨胀率为0.16%,3 h与24 h竖向膨胀率差值为0.11%,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JG/T408—2013《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标准。
    • 常帅帅; 汲治鹏; 高颖; 郭庆林
    • 摘要: 本文试验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材,掺加适量矿粉、机制砂、粉煤灰、膨胀剂和减水剂,以强度、流动度、泌水率和收缩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连续两次正交试验确定了半柔性路面用高性能自流平低收缩水泥基灌浆料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最佳配合比为:水灰比0.62,砂灰比19%,矿粉掺量6%,粉煤灰6%,UEA膨胀剂7%~9%,聚羧酸减水剂0.9%。制备的半柔性路面灌浆料具有自流平、低收缩、不泌水和早期强度高的特性。
    • 刘云霄; 茌引引; 田威; 侯英杰; 张嘉航
    • 摘要: 研究了不同种类及掺量的膨胀剂对水泥基灌浆料早期收缩、流动度、硬化后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铝酸盐膨胀剂掺入后,水泥基灌浆料后期膨胀效果较好,但其早期膨胀效果不理想;氧化钙膨胀剂掺入后,水泥基灌浆料早期与后期膨胀效果均较好,但对其流动度与强度有明显不利的影响;塑性膨胀剂能够显著提高浆体塑性阶段的竖向膨胀率,但对水泥基灌浆料早期强度影响较大;在掺有塑性膨胀剂的水泥基灌浆料中掺入消泡剂,在保证膨胀性的前提下,可有效细化水泥基灌浆料的孔隙,改善其孔隙结构,同时对其强度提升作用明显,具有较好的综合技术效果.
    • 常帅帅; 汲治鹏; 高颖; 郭庆林
    • 摘要: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材,掺加适量矿粉、机制砂、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以强度、流动度、泌水率、收缩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连续两次正交试验确定了半柔性路面用高性能自流平低收缩水泥基灌浆料最佳配合比。其结果表明,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最佳配合比为:水灰比0.62,砂灰比19%,矿粉掺量6%,粉煤灰6%,UEA膨胀剂7%~9%,聚羧酸减水剂0.9%。制备的半柔性路面灌浆料具有自流平、低收缩、不泌水和早期强度高的特点。
    • 赵建华; 凌良建; 吕嘉; 谢慧晟
    • 摘要: 研究了灌浆料标准试块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表面硬度法检测灌浆料实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工程现场灌浆料表面硬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测强曲线,并通过分析工程现场构件注浆孔端与出浆孔端灌浆料的表面硬度差异确定了合适的检测部位。结果表明:灌浆料抗压强度在前期增长较快,14 d后增长变缓,且14 d抗压强度能够达到28 d抗压强度的90%左右,故建议表面硬度法检测灌浆料实体抗压强度的最佳龄期应在14 d之后;出浆孔端灌浆料的表面硬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而注浆孔端灌浆料的表面硬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好,故建议表面硬度法检测灌浆料实体抗压强度的检测部位应选择注浆孔端;根据注浆孔端灌浆料的表面硬度与标准试块表面硬度之间的差异确定了二者之间的表面硬度修正量,可为表面硬度法检测灌浆料实体抗压强度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刘良林; 肖建庄; 李建新; 张凯建; 丁陶
    • 摘要: 灌浆料是套筒灌浆连接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受力本构关系的建立,能为套筒灌浆连接火安全设计方法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持。通过36个小棱柱体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先开展高温试验(最高温度≤600°C),冷却至室温后,再设置静、动态加载应变率,研究高温后灌浆料的单轴受压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取105°C预烘干120 min,结合升温速率5°C/min的复合措施,抑制抗压强度为85.7 MPa灌浆料的爆裂;灌浆料试件的失效模式为竖向通缝式开裂,且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试件表面发生明显的剥落现象;动态加载应变率为0.067 s^(-1)下,高温后普遍高于静态下的试件峰值应力值,最高可达29.6%;动态加载应变率为0.001 s^(-1)下,高温后试件的弹性模量低于常温值,峰值应变高于常温值,其中,弹性模量下降幅度最大可达57.0%,峰值应变增大幅度最大可达13.2%;高温后灌浆料应力–应变归一化曲线包括上升、下降两部分,二者均呈现非线性发展特征;通过试验数据的拟合分析,建立高温后灌浆料单轴受压归一化静动态本构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高温后套筒灌浆连接高应力反复拉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模拟对象的荷载–位移曲线、峰值荷载等特征与实测结果吻合度较高,且率先实现模拟对象的套筒外钢筋断裂,得到400°C为高温作用后套筒灌浆连接失效模式转变的临界温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