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石莼

石莼

石莼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轻工业、手工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4558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商业研究、技术与市场、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水产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中国中药学会全国第五届中药鉴定学术大会等;石莼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培龙、邵平、侯文杰等。

石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558 占比:99.78%

总计:34633篇

石莼—发文趋势图

石莼

-研究学者

  • 孙培龙
  • 邵平
  • 侯文杰
  • 侯文燕
  • 董书阁
  • 董静静
  • 刘珊
  • 江晓路
  • 胡军
  • 胡有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常雯; 郭小路; 刘菁; 刘志国; 于贞贞; 高渭; 张芹; 陈聪
    • 摘要: 石莼是近海常见的大型藻类,其新陈代谢过程受Zn干扰,有成为海水Zn生物指示剂的潜力。本研究通过模拟石莼(Ulva lactuca)对Zn^(2+)的生物利用过程,分析Zn^(2+)在石莼藻体表面吸附(外化)和藻体利用(内化)的分配特征,衡量石莼作为近海Zn污染生物指示因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培养初期(0~72 h),石莼对Zn^(2+)的富集主要为外化作用;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石莼对Zn^(2+)的富集逐渐转为内化作用;该体系石莼对Zn^(2+)的最终内化量为10.35μg·g^(-1),外化量为9.14μg·g^(-1),石莼对Zn有明显的富集行为。同时,吸附过程的线性拟合关系明显优于吸收过程,培养后期拟合程度要优于培养初期。体系中吸附吸收量与溶液中的Zn浓度和TOC浓度存在明显现象关系,且线性关系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综上,石莼可作为自然条件下监控近海Zn的重要生物指示因子。
    • 卢宏博; 夏宁; 冯传阳; 魏海峰; 刘长发
    • 摘要: 于自然光照强度(4000±500)lux下,在盛水500 m L的1000 m L烧杯中,以(NH_(4))_(2)SO_(4)为氮源,NH_(4)^(+)-N浓度梯度为0 mg/L、0.25 mg/L、0.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N∶P16∶1,氮过量,然后加入Cu^(2+)和Cd^(2+)(0.5 mg/L和1 mg/L),及驯化后切成1 cm×1 cm(1 g/L)的孔石莼Ulva pertusa,每组3个平行,于0.25 h、0.5h、1 h、3 h、6 h、12 h时取样,用多瓶法与干扰法研究Cu^(2+)和Cd^(2+)胁迫下孔石莼对氮磷(NH_(4)^(+)-N和PO_(4)^(3-)-P)的吸收率。结果表明,Cu^(2+)和Cd^(2+)胁迫可促进和抑制孔石莼吸收氮磷营养盐,吸收动力学过程符合Michaelis-Mente方程。Cu^(2+)和Cd^(2+)胁迫对孔石莼吸收氮磷营养盐的抑制作用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促进作用随Cu^(2+)、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高浓度(1 mg/L)Cd^(2+)胁迫抑制孔石莼吸收NH_(4)^(+)-N,最大抑制率可达55.4%,远大于Cu^(2+)的抑制速率。Cu^(2+)和Cd^(2+)胁迫对孔石莼吸收PO_(4)^(3-)-P抑制较明显,12 h内Cu^(2+)、Cd^(2+)对孔石莼吸收PO_(4)^(3-)-P抑制率分别为32.2%~76.7%和17.1%~67.6%。
    • 曾媛媛; 仝涛; 黄昆仑
    • 摘要: 石莼多酚是绿藻石莼(Ulva lactuca)的次级代谢产物,已被实验证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石莼产生的多酚含量和生物活性不仅取决于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还取决于提取方法和操作步骤.本文将对绿藻石莼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组成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中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降胆固醇、抗炎作用以及体外抗癌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石莼多酚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增加石莼多酚这种自然资源在食品、药品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静; 王毅超; 王洪淑; 刘峰; 陈楠生
    •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暴发的石莼属绿潮既包括大规模暴发的跨海域绿潮,也包括小规模暴发的局地绿潮.我国有关绿潮致灾物种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黄海绿潮浒苔,而针对局地绿潮致灾物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局地绿潮物种的鉴定和分布调查是有效预防和监测潜在大规模绿潮暴发的重要环节.本文对2020年11月初于山东烟台第一海水浴场暴发的石莼属绿潮进行了初步研究.经随机采样获得了12株藻体,根据tufA分子标记初步将其中11株鉴定为Ulva laetevirens.本研究完成了U.laetevirens的一个代表性株系CNS00533的叶绿体基因组构建和解析.叶绿体基因组为110 889 bp,含有71个蛋白编码基因、27个tRNA基因和3个rRNA基因(rrl、rrn和rrn5).烟台海域U.laetevirens株系叶绿体基因组基因组成和排列顺序与爱尔兰海域U.laetevirens株系MT179351完全一致,DNA序列相似性为99.8%,进一步证明CNS00533为U.laetevirens.此外,U.laetevirens的烟台株系与爱尔兰株系的叶绿体基因组也存在差异,烟台株系比爱尔兰株系多了5个Ⅰ型内含子和1个Ⅱ型内含子,导致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增加7 kb.CNS00533与U.rigida MT179352叶绿体基因组之间存在多个不同的长片段插入序列(763-2 346 bp),DNA序列相似性也较低(93.1%);与U.australisMT179348相比差异更大,存在一个较大(覆盖45个基因)的基因组反转事件.在基于71个蛋白编码基因的遗传进化树中,CNS00533与U.laetevirens MT179351聚类在一枝,与U.rigida MT179352遗传距离较近,与U.australis MT179348的遗传距离很远,表明U.laetevirens、U.rigida和U.australis为石莼属的3个不同物种.2020年11月烟台海域局地绿潮事件的原因种U.laetevirens在我国近海绿潮事件中首次报道,本研究对该物种的分子进化分析将有助于对我国近海绿潮监测、物种鉴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 杨雪; 林锟; 谭丽菊; 王江涛
    • 摘要: 近年来,海水富营养化导致近海海域大型海藻过量繁殖,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自2007年以来,浒苔绿潮在黄海海域连续暴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探究浒苔大规模暴发与氮磷比值(N/P)的关系,及其与其他大型绿藻在不同N/P下的竞争机制,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与石莼(Ulva lac-tuca)在不同N/P下单独培养和共培养时的生长情况,探究了浒苔及石莼生长的变化;结合苏北浅滩海域现场N/P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浒苔绿潮暴发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浒苔单独培养时,在一定范围内高N/P能促进浒苔的生长,氮对于浒苔的影响大于磷.(2)石莼单独培养时,低N/P下石莼长势最好,但改变N/P对石莼的影响并不显著.(3)浒苔和石莼共培养时,浒苔生长受到了一定限制,低N/P下浒苔生长受限更显著.(4)苏北浅滩海域高N/P更适合浒苔的生长,可能是浒苔绿潮能够大规模暴发的原因之一.
    • 刘青; 蒋雪蕾; 沈俊杰; 周晓见
    • 摘要: 为实现大型绿藻石莼的资源化利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石莼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条件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2 g·L^(-1)的石莼在振荡速率150 r·min^(-1)、NaCl质量浓度0 g·L^(-1)、温度25°C下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1 d后石莼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714.29 mg·g^(-1).准二级动力学可以更好地反映石莼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且石莼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石莼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主要由表面的羟基、羧基以及氨基官能团参与..
    • CHEN Yong-qiang; CHEN Biao; LEI Xin-ming; HUANG Hui
    • 摘要: 以南海三亚湾鹿回头海域八种常见造礁石珊瑚优势种的反射率光谱为代表,用光谱仪测量它们和此海域常见底质石莼以及碎石的反射率光谱.通过反射率、导数光谱法研究了三亚鹿回头海域造礁石珊瑚、石莼和碎石的光谱差异.石莼于561.4 nm处出现反射率高达48% 左右的显著波峰,在500~700 nm波长范围和造礁石珊瑚反射率差异较大;碎石反射率明显高于造礁石珊瑚反射率,整体差异显著.导数分析结果表明造礁石珊瑚、石莼和碎石可区分波段为:造礁石珊瑚与石莼主要为一阶导数在485~487,505~510,515~529,559~578,587~593,598~603和667~670 nm等波段.二阶导数在494.4~505.7,524~534.5,543.6~561.4和567.2~579.7 nm波段.四阶导数在515.8~430,621~627.1,628.8~635.6,639.3~645,661.8~669.8和678.4~682.4 nm等波段.造礁石珊瑚与碎石一阶导数反射光谱,主要为400~413.7,414~418,484.8~486.9,506~509.6,514.5~528.9,576.9~587.6和602.7~653.4 nm波段.二阶导数主要为,451.6~461.6,564.5~570.7和677~685 nm.四阶导数主要为,412.6~425.3,459.8~467,467.7~470.6,535.6~540.8,583.8~591.4,654.4~659.8和670.8~680 nm等波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