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造礁石珊瑚

造礁石珊瑚

造礁石珊瑚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动物学、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598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聪明泉、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热带海洋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等;造礁石珊瑚的相关文献由214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晖、李元超、练健生等。

造礁石珊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598 占比:99.63%

总计:19671篇

造礁石珊瑚—发文趋势图

造礁石珊瑚

-研究学者

  • 黄晖
  • 李元超
  • 练健生
  • 张浴阳
  • 杨剑辉
  • 尤丰
  • 周国伟
  • 董志军
  • 李秀保
  • 张成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祥明; 周畅
    • 摘要: 珊瑚对环境要求较高,温度、盐度、pH、重金属、悬浮泥沙、紫外线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珊瑚的退化。又因为造礁石珊瑚是现代珊瑚礁的框架,本研究首先基于造礁石珊瑚的生存状况及其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其退化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而从珊瑚礁生物增殖放流、人工养殖移植技术、相关功能基因研究、科学有效的监测管理等多个角度,综述了造礁石珊瑚及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及相关研究和管理措施的进展状况。
    • 李长青; 夏利栋; 沈贝祺; 王沛政
    • 摘要: 为了解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礁石珊瑚群落的变化趋势,选取造礁石珊瑚覆盖率、造礁石珊瑚种类、硬珊瑚补充量作为监测指标,于2016—2020年采用断面监测法(Line intercept transect)对保护区内的珊瑚礁资源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表明:5年内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礁石珊瑚覆盖率逐年呈下降趋势,2020年的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为19.93%;造礁石珊瑚群落优势类群仍以团块状为主;硬珊瑚平均补充量在2018年以前保持增长,之后则出现大幅度的下降,2020年的补充量为0.19 ind·m^(-2),远低于2016年以及之前的调查结果。总体而言,近年来,三亚珊瑚礁保护区内珊瑚礁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珊瑚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珊瑚补充量减少明显,表明保护区内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一定的威胁,需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 刘培军
    • 摘要: 一、试题设计珊瑚礁是海洋浅水造礁石珊瑚和其他附礁生物的遗骸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浅水造礁石珊瑚一般生长在海水表层至水深50米的透光层范围内的海底。珊瑚礁体出露形成的暴露面是海平面变化的良好指示标志,对珊瑚礁地层中层序的划分和研究珊瑚礁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对南沙群岛某岛礁的研究发现,该岛礁存在多个暴露面,每个暴露面均有溶蚀孔穴发育。
    • 郭峰; 肖家光; 田鹏; 王伟; 王晓磊; 黄丁勇; 王建佳; 牛文涛
    • 摘要: 本研究于2020年7月在大亚湾及大鹏半岛沿岸开展造礁石珊瑚的分布、覆盖率、死亡率、硬珊瑚补充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24个站位共发现造礁石珊瑚9科17属44种以及5个未定种,其中裸肋珊瑚科的种类最多,有7属27种,其次为鹿角珊瑚科和滨珊瑚科,均有2属6种;中央列岛沿岸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为12.0%,三门岛沿岸平均覆盖率为12.9%,大鹏半岛沿岸平均覆盖率为5.2%;以坚实滨珊瑚(Porites solida)、翼形蔷薇珊瑚(Montipora peltiformis)、五边角蜂巢珊瑚(Favites pentagona)和多孔同星珊瑚(Plesiastrea versipora)等为优势种;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较高。与历史数据相比,大亚湾及大鹏半岛沿岸造礁石珊瑚退化严重,活珊瑚覆盖率锐减,优势种由分支状珊瑚逐步转变为皮壳状或亚团块状珊瑚。此外,本研究构建了近岸造礁石珊瑚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目前大亚湾及大鹏半岛沿岸造礁石珊瑚进行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中央列岛、三门岛和大鹏半岛东侧海域造礁石珊瑚处于低或中脆弱状态;较场尾、杨梅坑、西冲和大鹏半岛西侧海域造礁石珊瑚处于高或很高脆弱状态,在环境压力影响下其受损可能性较高。在海水养殖、渔业捕捞、滨海旅游和船舶航行等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下,大亚湾及大鹏半岛沿岸造礁石珊瑚整体处于中高脆弱状态,建议加强珊瑚礁监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胡文佳; 郑新庆; 张典; 廖宝林; 李元超; 刘昕明; 马志远; 杜建国; 俞炜炜; 陈彬
    • 摘要: 为有效开展造礁石珊瑚的保护与珊瑚礁的修复,需要探明其适生空间分布格局和适生环境条件.采用最大熵模型方法,结合空间分析技术首次对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造礁石珊瑚潜在适生区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定量评估了珊瑚分布与多元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沿岸造礁石珊瑚的分布主要受到降水、海温等环境变量的影响,最适宜的环境区间为年降水量1136~2051mm,降水量变化方差66~83mm、最冷季平均海温18.6~23.3°C、年平均海温20.9~25.8°C.模拟得到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岛-涠洲岛-雷州半岛沿岸、珠江口-大亚湾、南澳-东山-六鳌沿岸、厦门湾-平潭岛等地,其中最优适生区面积约为138km2.通过叠加分析比较造礁石珊瑚分布热点区和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识别出我国大陆沿岸造礁石珊瑚的潜在保护空缺可能主要出现在珠江口-大亚湾和福建南部沿海,以及海南岛周边的临高、陵水等地.
    • 甘健锋; 俞晓磊; 罗勇; 黄林韬; 刘骋跃; 江雷; 黄晖
    • 摘要: 能量与营养物质的正常获取是维系造礁石珊瑚生命活动的基础,这主要与其两种营养方式——光合自养和异养营养有关.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造礁石珊瑚的研究以光合自养为主,而对其异养营养的认识则相对不足.基于此,本研究以鹿回头礁区(海南三亚)的3种代表性造礁石珊瑚——丛生盔形珊瑚、鹿角杯形珊瑚和美丽鹿角珊瑚为对象,通过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水族用桡足类、酵母浸出粉溶液及水族珊瑚粮这4种食物,探讨了3种造礁石珊瑚的食性、摄食方式.结果 显示,丛生盔形珊瑚对上述4种食物均表现出明显的摄食行为;相反,美丽鹿角珊瑚对4种食物均不表现摄食行为;鹿角杯形珊瑚只摄食尺寸较小的丰年虫无节幼体和水族珊瑚粮,并首次发现其在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时水螅体间相互协作以及通过释放肠系膜摄食水族珊瑚粮的现象.进一步研究丛生盔形珊瑚对丰年虫无节幼体的摄食速率和消化情况,发现其摄食速率与丰年虫无节幼体密度符合米氏方程,且其消化周期约为3h.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造礁石珊瑚摄食取向及其摄食过程,可为造礁石珊瑚人工养殖过程中的饵料选择提供借鉴.
    • 梁文; 周浩郎; 王欣; 黄荣永; 余克服
    • 摘要: 采用2019年5月14?22日开展的断面法调查数据,分析了涠洲岛西南部海域的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涠洲岛西南部海域造礁石珊瑚共有9科38种,优势种为滨珊瑚(Porites sp.)、秘密角蜂巢珊瑚(Favites abdita)、斯氏角孔珊瑚(Goniopora stutchburyi)等团块状珊瑚.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为5.20%~31.20%,平均值为16.66%,远离海岸或靠近海岸但水较深的站位覆盖率较高.石珊瑚补充量较低、病害少、死亡率较低.造礁石珊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互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靠近岩壁的站位,水较深且船舶通行和游客潜水等影响较少,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和多样性程度均较高.受侵蚀海岸悬浮泥沙和潜水旅游影响较大的砂质岸段站位,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最低、优势种的优势度最高、多样性程度相对较低.人为活动、西南季风、风暴潮、海岸侵蚀悬沙、极端气候是影响涠洲岛西南部海域造礁石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
    • 罗勇; 俞晓磊; 黄晖
    • 摘要: 营养方式是造礁石珊瑚获取能量与营养物质的基础,影响其生长与分布.近年来珊瑚礁区悬浮物含量与组分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对造礁石珊瑚营养方式的诸多影响正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研究系统综述了珊瑚礁区悬浮物变化特征、悬浮物对造礁石珊瑚营养方式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研究现状.发现近年来人类活动加剧与强降雨事件频发是驱动珊瑚礁,尤其是近岸珊瑚礁区悬浮物含量递增、组分改变与变频加剧的主因;悬浮物变化对造礁石珊瑚光合自养与异养营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这主要与悬浮物消光效应、生物可利用性及造礁石珊瑚种类密切相关.虽然少数种类造礁石珊瑚具光合可塑性或异养可塑性,能在高含量悬浮物存在的弱光环境中较好生长.然而对绝大多数造礁石珊瑚而言,其营养方式适应性较差,无法在悬浮物影响下较好地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与营养物质,进而难以生存.总体来说,悬浮物被认为是近年来影响造礁石珊瑚生长与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而关于造礁石珊瑚营养方式对悬浮物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当前研究仍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
    • 张海洋; 赵美霞; 钟瑜; 鲁丽; 刘国辉; 杨红强; 严宏强
    • 摘要: 造礁珊瑚与虫黄藻共生是珊瑚礁最基本的生态特征。造礁珊瑚的生长乃至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均与虫黄藻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自然环境下造礁石珊瑚共生体光合作用特征研究仍相对缺乏,限制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与白化预警研究。在南海北部三亚鹿回头岸礁区选择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和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3种不同形态珊瑚,对其共生藻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进行了1年的跟踪监测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3种形态不同的珊瑚共生体光合作用特征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澄黄滨珊瑚有着最高的共生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但ΦPSⅡ最低。②澄黄滨珊瑚的共生藻密度最低值出现在冬季,而鹿角杯形珊瑚和十字牡丹珊瑚的共生藻密度最低值出现在春季。3种珊瑚的叶绿素a含量和ΦPSⅡ均表现出了相似的季节变化,秋冬偏高,春夏偏低。③珊瑚共生体的光合作用特征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和季节变化,与珊瑚礁生态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在珊瑚礁生态监测与健康评估过程中,所应用的指标需要认真考虑石珊瑚的种间差异性和环境的动态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