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种类多样性

种类多样性

种类多样性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普通生物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43192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热带海洋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第六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第七届青年海洋科学论坛、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第十届徐州科技论坛等;种类多样性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宾铎、任一平、李秀保等。

种类多样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3192 占比:99.98%

总计:443276篇

种类多样性—发文趋势图

种类多样性

-研究学者

  • 徐宾铎
  • 任一平
  • 李秀保
  • 杨剑辉
  • 练健生
  • 黄晖
  • 吕颂辉
  • 尤丰
  • 张成龙
  • 李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媛; 肖婷; 褚姝频; 刘吉祥; 芮东明; 姚克兵; 杨敬辉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江苏省句容市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种类和不同种群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发生频率,探索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的遗传变化,为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后白镇、华阳镇和茅山镇等地采集大量葡萄炭疽病害样本,采用单孢纯化的方法获得葡萄炭疽分离株;对供试菌株的CAL(calmodulin)、GAPDH(glyceraldehydes-3-phosphate dehydrogenase)、TUB2(β-tublin)等多基因位点进行扩增、测序并采用MEGA6.06软件以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统计各类病原菌的分离率;采用区分计量法对葡萄炭疽分离菌株进行多菌灵的抗性频率测定;对供试菌株的TUB2基因进行抗性位点定点扩增,在NCBI上对抗性位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共获得51个葡萄炭疽单孢分离株,主要有C.aenigma、C.viniferum和C.fructicola 3个种,分别为27、16和8株,分离率分别为52.94%、31.37%、15.69%;51株葡萄炭疽分离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43.14%;中抗菌株(MR)的突变类型为F200Y,高抗菌株(HR)的突变类型为E198A;C.aenigma全部为敏感菌株(S),C.fructicola全部为高抗菌株(HR),C.viniferum中分别有2株敏感菌株(S)和14株中抗菌株(MR)。[结论]江苏省句容市葡萄炭疽病菌至少有3个种群,分别是C.aenigma、C.viniferum、C.fructicola;葡萄炭疽病菌种群可能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 沈萍萍; 齐雨藻
    • 摘要: 棕囊藻(Phaeocystis)是全球海洋广泛分布的有害藻华原因种,也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在极地和近海地区的碳、硫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食物网结构及全球气候变化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个体微小,形态特征观察困难,在常规观察中很容易被忽略.同时多数棕囊藻具有复杂的异型生活史,具有多种不同细胞形态,因此其传统分类与鉴定一直存在较多分歧.截至目前已描述的棕囊藻有10种,而确定具有电子显微镜和/或DNA分子数据支持的只有7个种,而且随着新的观测技术与研究方法的应用,更多的棕囊藻种类被发现.近年来中国沿海棕囊藻藻华肆虐,但有关棕囊藻形态及分类的研究却较少,目前一直报道的仅"球形棕囊藻"1种.因此本文对全球范围内棕囊藻属的种类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等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为后续厘清中国沿海棕囊藻的种类及遗传多样性现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 黄莹莹; 黄静; 覃艳艳; 罗柳娟; 秦玲
    • 摘要: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地面水与地下水及鱼类资源丰富.为了解保护区鱼类各类组成,采用渔具捕捉法、访问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调查了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结果表明,保护区鱼类种类共有66种,隶属于3目11科46属,其中鲤科鱼类占优势.鱼类的生态类型包括江河型、山区急流型和洞穴型等.保护区鱼类动物区系属于华南区系,鱼类的特有程度高,中国特有种类23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 申屠旭萍; 史嘉腾; 宋阳; 俞晓平
    • 摘要: 褐飞虱体内存在大量的共生菌,这些共生菌不但具有种类多样性,同时在对寄主的功能上也存在多样性.目前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得到的测序丰度大于0.1%的共生真菌和共生细菌种类分属19和53个不同的属.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和共生菌难以离体培养的特性,仍有相当部分共生菌分类地位尚未明确.共生菌在褐飞虱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代谢、抗性变异以及免疫功能等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类丰富的共生菌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共生真菌主要参与固醇类物质和必需氨基酸的合成,而共生细菌则主要参与维生素的合成.共生菌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抗药性发展以及对宿主的繁殖等方面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文针对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侧重点提出了建议,后续研究可以聚焦于:(1)共生菌种类的鉴定;(2)特定、单一种类共生菌的功能;(3)共生菌在褐飞虱体内各组织间的扩散途径、扩散种类和调控机制;(4)以共生菌为靶标进行褐飞虱的防治等.
    • 梁文; 周浩郎; 王欣; 黄荣永; 余克服
    • 摘要: 采用2019年5月14?22日开展的断面法调查数据,分析了涠洲岛西南部海域的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涠洲岛西南部海域造礁石珊瑚共有9科38种,优势种为滨珊瑚(Porites sp.)、秘密角蜂巢珊瑚(Favites abdita)、斯氏角孔珊瑚(Goniopora stutchburyi)等团块状珊瑚.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为5.20%~31.20%,平均值为16.66%,远离海岸或靠近海岸但水较深的站位覆盖率较高.石珊瑚补充量较低、病害少、死亡率较低.造礁石珊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互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靠近岩壁的站位,水较深且船舶通行和游客潜水等影响较少,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和多样性程度均较高.受侵蚀海岸悬浮泥沙和潜水旅游影响较大的砂质岸段站位,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最低、优势种的优势度最高、多样性程度相对较低.人为活动、西南季风、风暴潮、海岸侵蚀悬沙、极端气候是影响涠洲岛西南部海域造礁石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
    • 张琥顺; 宋普庆; 李渊; 刘世刚; 王雪华; 郑进顺; 林龙山
    • 摘要: 根据2018年11月东海中南部游泳动物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种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181种,其中鱼类133种,甲壳类34种,头足类14种;优势种(IRI≥500)为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麦氏犀鳕(Bregmaceros mcclellandi)、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和日本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东海中南部海域丰度(d)的变化范围为0.37~5.94,种类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38~2.64,均匀度(J)的变化范围为0.14~0.71.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东海中南部海域游泳动物群落分为以90 m等深线为界的两个群组,群组间的差异主要由七星底灯鱼、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龙头鱼、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麦氏犀鳕等引起.BIOENV结果显示水深与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最密切(rw=0.55).本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海域游泳动物种类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研究海域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养护等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周祥; 郭技星; 殷涛; 干威; 白春秀; 徐凡丁; 杨松灵
    • 摘要: 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橡胶植胶区小蠹虫种类多样性、空间生态位、种群发生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我国目前已报道的橡胶小蠹虫有5科51种,其中云南植胶区5科41种,海南3科14属25种.列举了云南和海南植胶区橡胶小蠹虫的种类以及优势种,海南植胶区不同区域小蠹虫的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相似性比例、种间竞争系数等,表明小蠹虫在胶园呈聚集分布,明确小蠹虫种群发生与低温寒害、割面病害、割胶技术、胶园管理、植树品种等因素有关.还综述了小蠹虫寻找橡胶树的致害机制以及信息素诱捕防控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从橡胶树干鉴定出27个挥发物性组分,明确其中4种挥发性物质对橡胶材小蠹和中对长小蠹具有引诱作用.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研究方面,明确中对长小蠹中有78个嗅觉相关基因,包含39个气味受体基因,14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11个化学感觉蛋白基因,8个离子型受体基因和6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找出12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OBPs,明确了其中PparOBP1和PparOBP2开放阅读框的长度、编码氨基酸的信号肽及其与长叶烯、月桂烯、α-蒎烯的结合能力.最后简述了橡胶小蠹虫聚信息素筛选、改良和设计小蠹虫诱捕器、田间施用方法等诱捕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情况,指出了目前我国橡胶小蠹虫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 陈强; 路斌; 刘宜滨; 王欣; 李倩
    • 摘要: 通过对唐山市区野生植物种类调查,明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为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和城市生态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野生植物共计33科88属106种;生活类型以1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87.73%;重要性高的植物优势性较高,相对频度较高的野生植物种类较少,相对频度10%以内的低频植物占总数90%以上;不同地域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时期,植物种类差异性明显.
    • 谢泰祥; 张清华; 周杰; 陈娟; 马山虎; 艾叶
    • 摘要: [目的]比较野生建兰根际和根内细菌的种群结构差异,为研究根共生细菌与建兰的营养关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福州鼓山野生建兰根际和根内共生细菌,分析其种类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建兰根际、根内拥有种类多样的细菌,辛普森指数分别为0.99、0.95;香农指数比较显示建兰根际细菌种类多样性显著高于根内.建兰根际拥有10门细菌,优势门为变形菌门(60.5%)、酸杆菌门(20.5%)、放线菌门(15.3%),根内优势细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75.3%)、酸杆菌门(7.3%)、放线菌门(14.6%).根际与根内丰度最高的10个细菌属中,Solibacter、Acidipila仅在根际中,戴氏菌、新鞘氨醇菌和Granulicella仅存在于根内.根际中酸杆菌门酸杆菌纲的丰度显著高于根内,11个差异显著的目,仅肠杆菌目在根内的丰度大于根际,根际有12个属的丰度显著高于根内.[结论]建兰根际与根内细菌种类丰富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生态位的细菌对建兰的生物学功能存在较大差异.
    • 杜有新; 王军峰; 梁炜; 杨晓君; 王志高; 刘伟
    • 摘要: 以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长序榆(Ulmus elongata L.K.Fu et C.S.Ding)群落为研究对象,对该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种类、胸径(地径)、株高、冠幅和盖度等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了林冠层不同层次的种类组成.在此基础上,对该长序榆群落的种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χ2和W检验以及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分析了该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 显示:该长序榆群落共有维管植物37科53属58种,乔木层有19科26属32种,乔木层种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3.03、0.93和0.87;灌木层有17科18属19种,灌木层种类的H、D和J值分别2.73、0.92和0.93;草本层有14科17属18种,草本层种类的H、D和J值分别为2.55、0.90和0.88.林冠层越低种类数越多,且长序榆仅出现在林冠层的中上层,并缺乏更新苗.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群落乔木层25个主要树种的种间关系总体呈不显著正关联.从PC值看,仅有58个种对紧密关联(PC≥0.6),其中,长序榆仅与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和华中樱桃〔Cerasus conradinae(Koehne)Yüet Li〕等10个种类紧密关联;从AC值看,有92个种对紧密正关联(AC≥0.60),有91个种对紧密负关联(AC≤-0.60),其中,长序榆仅与红楠、紫弹树(Celtis biondii Pamp.)和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AC≥0.60)以及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L.Burtt et A.W.Hill〕、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和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hongkongensis(Hemsl.)Hutch.〕(AC≤-0.60)紧密关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群落中,长序榆与多数树种不紧密正关联,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随机性.虽然群落中缺乏长序榆更新苗,但长序榆种群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种群中尚有一定数量的中小龄级个体,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改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