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石刻文献

石刻文献

石刻文献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033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西藏研究、文博、档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2012年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国际研讨会、新世纪中华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等;石刻文献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逵夫、周阿根、牛红广等。

石刻文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10.7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52%

专利文献>

论文:1033 占比:88.75%

总计:1164篇

石刻文献—发文趋势图

石刻文献

-研究学者

  • 赵逵夫
  • 周阿根
  • 牛红广
  • 刘本才
  • 樊波
  • 赵一
  • 万岳霞
  • 刘心明
  • 张鹏飞
  • 李举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01书名:《海上碑林里的红色记忆》作者: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上海市浦东新区地方志办公室主编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2月图书简介:这是一部汇编上海地区“红色”碑记的文献集。上海地区历史上曾经建立有众多的石刻碑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石刻文献,至今保存的各类碑石也有千种之多。《海上碑林里的红色记忆》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收录了上海地区的140多处纪念碑、雕塑,基本涵盖了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革命志士们在上海生活、战斗、牺牲的光辉事迹。
    • 李朝杰; 金景芝
    • 摘要: 地方志中包含了大量的石刻文献,然因其繁芜,欲善加利用,首先应对其做一番梳理。明清沧州方志的石刻文献主要集中在嘉靖《河间府志》、乾隆《河间府新志》、乾隆《河间县志》、民国《沧县志》、康熙《盐山县志》、民国《盐山新志》、乾隆《肃宁县志》、康熙《吴桥县志》、光绪《吴桥县志》、光绪《东光县志》《民国交河县志》、康熙《青县志》、民国《青县志》、民国《南皮县志》、康熙《献县志》、民国《献县志》等十六部县志中,经此梳理,可在校勘、辑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张楠
    • 摘要: 河北辖区出土石刻资源丰富,近三十年整理研究已初具规模,整理研究成果集中在讨论河北省整个辖区内石刻资源的内容、特点、价值等;以市县地区为纲整理研究石刻资源和对某专题石刻进行深入探讨。高质量的整理研究成果基本上出现在社科院系统、文物古籍存藏部门及各大高校,多数是石刻史料研究利用产生的结果。但依然存在数量有限、发展不平衡、质量问题等缺陷。未来石刻文献整理研究将大量涌现,并体现跨学科的特点,同时纸质版电子版方式共存。
    • 曹万青
    • 摘要: 当代石刻文献整理的范式相较于古代金石学的时代,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变,但并未有根本性的突破,仍以文字的考订校勘为主要内容。李文才疏证的《隋唐五代扬州地区石刻文献集成》,在这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创新性突破,该书不仅将散见于各处的隋唐五代时期扬州地区的石刻文献进行了萃聚整理,而且对整理体例的范式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创革。文字校勘精当而正其谬误、补订阙漏而考辩细微、疏证则旁征博引而论述详略得当,从而使得扬州地区隋唐五代石刻文献的史料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提升了石刻文献整理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 杨成凌
    • 摘要: 石刻文献多据原稿上石,审慎从事,且不易为后人妄改。因此唐代石刻文献所保存的大量实物史料在版本、辑佚、校勘等方面极具学术价值。本文叙述了唐代石刻文献对传世文献进行校勘的价值,即可刊传世文献之讹误、可补传世文献之脱文、可证传世文献之衍文、可乙传世文献之倒文,并举例作了说明。
    • 甄雪燕
    • 摘要: 在古代印刷术并不发达的年代里,书籍的保存和流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手工传抄,将文献写在简牍、帛纸上,通过借阅传抄流传,如敦煌就藏有一定数量的手工传抄医书文本。然而,手工传抄会出现抄错、抄丢、删改、增补等情况,需要后人不断校对,保证最佳的底本流传。二是石刻文献,将文献铭刻于金石上,放置于公共场所公开陈列,阅读者可以直接拓印或传抄,如汉代的熹平石经。
    • 江朝辉; 高媛
    • 摘要: 石刻文献因采用“石”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时空相契、内外相融的传播传承方式,产生耐久、互文与集体无意识交叠的历史积淀意蕴,形成把“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传播中,具体的时代意识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相互碰撞、相互磨合,使石刻文献成为新时期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有力阵地。
    • 程章灿
    • 摘要: 石刻作为一种文献形式,具有写本、刻本、拓本、辑本等四种形态。石刻的四种版本形态,构成了石刻文献从生产、阅读、流通到利用的生命循环的完整过程。不同版本形态,代表不同的生产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生产者参与,“四本”突出了石刻文献的物质性与复杂性。从这四个角度来分析和解读这一过程,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四本”彼此的异同和关系,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思考“四本”对于重建整个中国古典文献学体系尤其是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意义。
    • 摘要: 我校牛继清教授主纂、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安徽文献总目》一书已经由黄山书社出版。《安徽文献总目》以周朝至1911年为时间范围,以清代康熙分省之区划为地域范围,以中国历代传世文献、公私书目(含海外汉籍)等为考察范围,确定了历代安徽文献的总规模,细致盘点了其留存情况。共著录安徽历代13000余位作者的33000余种著作,其中有5700余位作者的17000余种著作以不同版本形式存留至今。全书以朝代为序,以人物为纲,每一条目均包含人物小传和著作目录。凡现存文献或后世辑佚本,均依据时间顺序,注明版本情况;稿本、抄本、珍稀善本、前人批校题跋本等均注明收藏单位。国内重要图书收藏单位所藏历代皖人石刻文献拓本,也酌情收录,列于本人著述之后。书后附有“书名索引”“著者索引”及“索引字头拼音检字表”,方便读者使用。
    • 罗昌繁
    • 摘要: 目前的石刻文献研究主要体现在史料的比勘验照、查漏补缺意义上.实际上,石刻具有多维面相,兼有物质载体与文献内容的双重意义,其研究角度亦可多元.已有的石刻研究,主要存在重文字轻图像、重碑志轻题识、重作者轻书者石工拓工、重静态石本轻动态立石与流通、重出土石本轻传世纸本、重汉字轻非汉字、轻石刻主体研究等偏向.有关石刻研究,除了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与历史文化视角,还可在文本学、物质文化、空间文化、视觉文化、阅读史等视角进行拓新考察.要拓新多元研究视角,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研究人员的石刻主体研究观念,将石刻从作为史料的"身份定位"与传世文献之"附庸"的角色里解放出来,单独予以主体性观照.另外,在当今学科体制下,对石刻进行学科意义层面的提升,有利于石刻文献研究朝多元方向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