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收藏
图书收藏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2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体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0985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法音、文化月刊、编辑学刊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甘肃省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1年学术年会等;图书收藏的相关文献由138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弘、余力、崔民选等。
图书收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985篇
占比:98.65%
总计:11135篇
图书收藏
-研究学者
- 沈弘
- 余力
- 崔民选
- 李博
- 薛莉
- 虹去
- В.Н.Алекеева
- 丁铁艳
- 乔淑锦
- 乔燕萍
- 于贞志
- 于鸣镝
- 何俊伟
- 何槐昌
- 侯予红
- 俞国玉
- 刘一曙
- 刘卫星
- 刘建臻
- 刘桂英
- 刘梅
- 刘燕飞
- 刘艳萍
- 区伦
- 卢绍君
- 叶伟萍
- 叶延滨
- 吴旭光
- 吴碧华
- 吴继善
- 吴锐
- 周一康
- 周丹
- 周庆申
- 周蓉
- 唐春元
- 商晓东
- 孙敏
- 孙超
- 宋书星
- 宋书里
- 崔万华
- 巴特尔
- 应洪兰
- 张一民
- 张俞
- 张剑光
- 张寿根
- 张小六
- 张时唐1
-
-
-
-
-
摘要:
我校牛继清教授主纂、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安徽文献总目》一书已经由黄山书社出版。《安徽文献总目》以周朝至1911年为时间范围,以清代康熙分省之区划为地域范围,以中国历代传世文献、公私书目(含海外汉籍)等为考察范围,确定了历代安徽文献的总规模,细致盘点了其留存情况。共著录安徽历代13000余位作者的33000余种著作,其中有5700余位作者的17000余种著作以不同版本形式存留至今。全书以朝代为序,以人物为纲,每一条目均包含人物小传和著作目录。凡现存文献或后世辑佚本,均依据时间顺序,注明版本情况;稿本、抄本、珍稀善本、前人批校题跋本等均注明收藏单位。国内重要图书收藏单位所藏历代皖人石刻文献拓本,也酌情收录,列于本人著述之后。书后附有“书名索引”“著者索引”及“索引字头拼音检字表”,方便读者使用。
-
-
-
张时唐1
-
-
摘要:
收藏图书的升值潜力其实并不比邮票、钱币低,特别是受历史局限,不能再版或印量小、损耗大的图书版本,更是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收藏图书首先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另外还要有一定的版本、出版史知识。在弄懂了哪些书籍具有收藏价值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偏好精挑细选,就可能从图书收藏中得到相当的回报。
-
-
-
张联民
-
-
摘要: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藏与用关系发生了变化,藏为了用,不藏也能用,做到“藏 以致用”.要用经济成本观,来统筹关于藏与用的一系列工作.
-
-
-
张小六
-
-
摘要:
近年来,图书收藏日益受到广大藏友的青睐,即便如此,图书收藏也还是有一定的选择的,并非任何图书收藏都有价值。那么收藏类的书籍应该怎样去选择呢?一是要选择去当地大的书城或是专业性书店。在这些大的书城里其书籍来源不仅正规,更重要的是它们会时常上些专业性相对较强的书籍,而且种类也相对多一些;至于专业性书店则要视各地情况而异。
-
-
乔燕萍
-
-
摘要:
随着我国对网络著作权保护的不断加强,数字图书馆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公益性原则的冲突也不断加深。图书收藏机构在便于图书的数字化与公益性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一、图书馆公益性与知识产权图书馆是人类的知识宝库,一般是以无限扩大馆藏资源的阅读概率为价值本质的,其公益性和开放性不言而喻。图书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不同于其他组织和机构,其公益性和开放性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领域下应该得到特别的关照。
-
-
-
-
摘要:
9月11日、12日,复旦大学古籍收藏与保护研究院院长杨光辉教授(奉化杨村人,1991年毕业于宁波师范学院中文系)发来邮件,报道了《季学源红帮文化研究文存》(以下简称《文存》)一书已成为"剑桥收藏"图书。"剑桥"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约定简称,始创于1209年,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著名学者培根、牛顿、达尔文、霍金等均曾就读于该校。"剑桥"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
-
-
高安宁
- 《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1年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图书馆是一个现代人们必备的活动场所,高科技时代,知识,文化,科技的价值含量要求越来越高,高科技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图书馆收藏的各类知识载体成为现代建设的一个重要要素,为人才培养和人才出成就能付出较巨大的作用和贡献,但图书载体的运用却不被现代人们所重视,以图书载体的保存和储藏为内容的图书馆工作已被开发和利用载体的现代图书馆事业所取代.图书馆分各类型,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有专业性,对于图书馆的图书收藏,要体现特色。不同专业在资料研究中合作的人员能互相协作,保证促使成果很快完成,又能为现代化特色图书馆提供较完整的资料以利于入网,实现全球网络化。把人才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建设一支有特色的人才队伍,把图书馆办成学习型图书馆,为读者,学习型社会服务。
-
-
-
-
-
-
-
-